马说练习题答案大全(中考文言文阅读地毯式训练)

一、文学常识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有《昌黎先生文集》被列为" 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马说练习题答案大全?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马说练习题答案大全(中考文言文阅读地毯式训练)

马说练习题答案大全

一、文学常识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有《昌黎先生文集》。被列为" 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二、语音:

骈死(pián) 槽枥(cáo) (lì)粟(sù) 外见(xiàn) 食马(sì)祗(zhǐ)

三、通假字

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 食马者食通饲,喂,喂养。

四、词类活用

策之不以其道策:名词用作动词,用鞭子打

五、一词多义

1、策:执策而临之(竹制的鞭子)策之不以其道(用鞭子打、驱赶)

六、词语解释

1、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可是)。

2、马千里者(助词,无义)

4、世有伯乐:擅长相马之人,本文指识别人才的人

3、求其能千里也(怎么)。  

5、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日行千里的马,本文指人才。

6、祗辱于奴隶之手祗:只是辱:辱没

7、骈死于槽枥之间骈:两马并驾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 8、不以千里称也以:凭,凭借称:著称

9、一食或尽粟一石一食:吃一顿尽:吃没。 10、才美不外见才:才能,美好的素质

11、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常:普通的等:等同,一样。 12、一食或尽粟一石或:有时

13、策之不以其道道:方法,正确的方法吗。 14、食之不能尽其材尽:竭尽

15、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鸣:马鸣叫通:通晓。 16、执策而临之临:面对

17、其真不知马也知:识别,了解。

七、理解性默写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8、全文的主旨句是: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9、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0、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1、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12、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3、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

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4、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5、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6、写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一食或尽粟一石。

17、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8、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19、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