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涵养林(东辽县水源涵养林生态富农)

吉林日报讯(记者隋二龙 庞智源 通讯员 李洪波)随着天气渐暖,东辽河泛起层层涟漪。在德忠段东辽河缓冲带上,东辽县白泉林场职工正在栽植水源涵养林。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东辽县守着杨木水库、聚龙潭、二龙水库、金满水库、八一水库等5个水源地,生态保护责任重大。如何让百姓吃上“生态饭”?

与过度“劳累”造成土壤贫瘠产出能力下降相比,森林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制造氧气、吸收有毒气体、过滤尘埃,更重要的是森林还蕴藏着无尽的财富和创造的可能。

经过调研、咨询、论证,东辽县决定,栽种水源涵养林,主要以柞树为主。

选择柞树作为水源涵养林的主要树种,是因为东辽县要在充分发挥涵养水源作用的同时,利用区域优势,大力发展柞蚕业,并将其打造成为东辽跨越发展的支柱产业。

生态环保与强县富民是生态东辽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利用5年时间,东辽县将完成水源涵养林栽种面积38320公顷,相当于将全县五分之二的耕地变成林地。

为了保障涉地农民的利益,县政府每年每亩给予333元种植补偿资金,连续补偿5年,同时继续享有土地相关政策。水源涵养林前5年(含第5年)可以进行林粮间作,栽植大豆坡地每亩每年补贴300元,平地每亩每年补贴350元。

5年补贴到期后,所栽植柞林开始放养柞蚕。农民可以自主经营或以村、组为单位成立柞蚕养殖合作社进行统一经营,以自家柞林入股,参与分红;也可以将自家的经济林承包给经营大户和其他经济组织收取承包费;对不能自主经营又无法承包柞林的,统一由政府进行“兜底”,即农户的柞林按市价统一流转给政府。

有了“致富经”,水源涵养林的落实也就有了“时间轴”。

3月15日,东辽县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动员会召开,明确了建设水源涵养林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范围目标、建设内容、建设主体、相关政策、保障措施,并同时出台了《东辽县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指导意见》。3月17日,云顶镇工作队走进东沟村,宣传讲解水源涵养林建设的意义、涉地农民能够享受的相关待遇,并和村民商讨了退耕种树事宜。3月19日,金州乡大度村已经有78户涉地村民与村里签署了《水源涵养林栽植合同书》,村民实现了由“粮农”到“树农、蚕农”的转变。

水源涵养林(东辽县水源涵养林生态富农)(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