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一句劝:高血压不想脑出血,最好别碰4种食物,再馋也要忍住

40岁的江先生是个小工头,平时应酬少不了要喝酒。

去年,他在一个酒局上突然出现左侧肢体乏力、头晕目眩的症状,没多久就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随后被送往医院急救。

入院后他的血压居高不下,最高时甚至达到230/125mmHg,医生诊断其为高血压脑出血。即使使用降压药、血压还是达不到理想的水平,值得万幸的是,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还是抢救成功了,但留下了后遗症。

如今的江先生左上肢无法伸直,左下肢偏瘫步态,脚趾不能活动,喝水都会呛咳,几乎无法正常生活。

一、高血压是脑卒中的“最大祸根”

《中国卒中报告2019(中文版)》指出,卒中已经成为我国过早死亡和疾病负担的首位原因。此外,我国每5名死者中,至少有1名死者是死于脑卒中。在所有脑卒中患者中,脑出血患者占10%-20%,死亡率高达50%

在脑出血中,80%以上与高血压有关。在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剧烈运动、用力排便等因素的刺激下,血压会在短时间内升高,超过管壁承受力极限,导致薄弱部分破裂,最终引发脑出血。

除了高血压,糖尿病、肥胖、久坐不动、大量饮酒、滥用药物等也是脑出血的危险因素。

听一句劝:高血压不想脑出血,最好别碰4种食物,再馋也要忍住(1)

2017年,发表在Hypertension杂志的开滦研究表明:与收缩压<120mmHg的人相比,收缩压持续在170mmHg的人发生脑梗死的几率增加4倍,发生脑出血的几率增加11.4倍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三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王星曾提到:血压越高,脑出血风险越大。收缩压每升高 20mmHg,脑出血风险增加 24%;舒张压每升高10mmHg,脑出血风险增加23%。

而且,脑出血还会导致各种后遗症,在脑出血急性期,病死率甚至高达30%-40%

不过,虽然高血压与脑出血息息相关,但不是所有高血压患者都会发生脑出血。如果高血压患者可以及时发现血压异常,积极就医,并且遵照医嘱按时服用药物,将血压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 发生脑出血的几率就可以大大降低。

二、中国人更易发生脑出血,发现预警及时预防

其实,脑出血来临时,并非不声不响的。但日常生活中,仍有大部分人忽略了身体的预警信号,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研究表明,中国人的脑出血发病率在20%以上,而外国人的脑出血发病率仅为10%。也就是说,我们中国人是脑出血高危人群。专家认为,一方面是与人种有关,中国人颅内病变血管的严重程度比西方人高;另一方面与中国人的血压治疗不达标有关。

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如果身体突然以下异常,需提高警惕:

1、头痛

突然出现一侧头痛,随着颅内压力的增高,头痛可能从一侧蔓延至整个头部,同时伴有呕吐的症状。

2、眩晕

突然出现头晕,感觉天旋地转,站不稳,甚至晕倒在地。

3、麻木

一侧肢体麻木、无力,行动不便,同时伴随着口角歪斜、言语不清的症状。

4、蒙黑

眼前出现一过性的蒙黑,或者一只眼睛突然视物不清,出现重影。

5、无力

手臂握力突然下降,没有力气拿东西。

6、呛咳

在喝水或者吃东西的时候,经常莫名其妙呛咳。

如果遇到有人突发以上情况的话,应学会急救,抓住黄金5分钟。首先,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在救护车到来之前,使患者保持平躺,头偏向一侧,不要频繁移动患者。

然后清理患者口中的异物,拉出患者的舌头,以免窒息。最后,降低患者头部的温度,减少大脑耗氧量。

三、得了高血压不想脑出血,要学会忌口

高血压的发生和饮食息息相关,不想诱发脑出血,除了控制好血压外,日常这4种食物也要少吃:

1、高脂肪食物

炸鸡、薯条等高脂食物,虽然美味又方便,但是脂肪含量较多,经常吃容易导致高血脂,阻碍正常的血液循环,间接引发高血压问题。

2、高盐食物

高盐饮食是高血压的头号元凶,与血压的持续升高有着密切的关系。限制盐分的摄入,既能预防高血压,也有利于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

3、含糖量高的食物

游离糖是高血压的隐形推手,常见的有白砂糖、红糖、冰糖、果葡糖浆等,尤其是果葡糖浆,与血压升高有直接的关系。

因为血糖一升高,机体为了降低血糖,就会释放大量的胰岛素,同时刺激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

4、高胆固醇食物

动物内脏、肥肉等高胆固醇食物,吃太多的话容易导致超重和肥胖,升高体内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最终导致血压升高。

除此之外,预防高血压脑出血还要合理运动,比如散步、慢跑、游泳、瑜伽等有氧运动;检测血压,按时复查;谨遵医嘱服药,切忌随意增加或减少药量,更不能血压一下降就停药。

高血压不是小事,不注意控制血压分分钟可能导致脑出血。日常生活中,要想身体健康,血压正常,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能只顾口腹之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