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书生会武功笔趣阁(武力非凡的书生)

从古至今,很多时候人们对于读书人的刻板印象如文弱书生,手无缚鸡之力等,甚至连读书人对自己最高成就的概括也是“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跨马定乾坤”,也就是常说的“出将入相”,而纵观整个中国历史真正能做到的寥若晨星,而周总理肯定算是其中一个。

实际上,除了周总理之外,老舍和鲁迅先生恐怕是近代文人里面,武力值最高的两个,而他们也周总理一样,其实也都有自己擅长的看家功夫。

一、老舍先生曾修习多种武术

这个书生会武功笔趣阁(武力非凡的书生)(1)

众所周知,老舍先生是满洲正红旗人,而满洲自古是马上民族,到民国时期,虽然很多八旗子弟在清朝的豢养下已经基本丧失了满洲人曾经的征战能力,但是满洲人尚武的传统始终没有丢弃。

老舍作为旗人,自幼就有练习武术的根底。他在《1934年计划》一文中曾有偶尔流露,他写道:“原来我就会不少刀枪剑戟……”

实际上,早在1921年老舍在北京担任小学校长期间,就曾与人合著《舞剑图》一书,老舍负责剑术内容的编写,这更证明他是内行人,否则不可能完成这项任务。

到了1930年以后,老舍离开北京去到山东,先后在济南和青岛的大学任教。在济南期间,老舍持续忙于写作,那篇著名的《济南的冬天》就诞生于这个时期,长时间伏案使其腰背劳损,久医无效让他下定决心继续通过习武恢复身体,并且拜入济南的回族查拳大师马永奎先生门下。先后学习和精进了太极、谭腿、查拳、洪拳、六路短拳、五行棍、太极棍等,尤其是对于“昆仑六合拳”的修习远超大多数人,这些武术也成了老舍每天一早都会坚持的运动,一直到老。

同时,对武学的熟悉自然也会在其作品中流露。短篇小说《断魂枪》,可以说既是老舍的文学创作,也是其对武学思想的表达,小说出版后受到极大欢迎,被改编成多种文字搬上舞台和荧幕。

二、周总理曾师从八卦拳名师

这个书生会武功笔趣阁(武力非凡的书生)(2)

周总理

而周总理修习武术的经历可能更加传奇。1913年,周恩来进入当时的天津南开学校学习,年仅18的周翔宇(即周恩来)是学校里的体育健将,对于田径和篮球尤其擅长。

后来,当时的津门名家韩慕侠受邀在南开学校开设武术课程,周恩来报名参加,师徒二人关系密切,周恩来即在此时对于八卦拳有了深入地学习。

而他的授业老师韩慕侠,乃是当时是形意八卦掌拳师张占魁和八卦掌祖师董海川的得意弟子,熟悉武侠历史的人肯定不会对这两位陌生。张占魁曾在北京击败“俄国大力士”,一战成名,名扬四海。而董海川更是宗师级人物,是在当时与杨氏太极杨露禅齐名的两大武学顶级大家之一。

周恩来师承自这样的最顶尖武术流派,对于八卦拳的领悟远超一般人,直到后来1917年,周恩来东渡日本留学,才不得不结束这段习武进程。

三、鲁迅先生是日本“柔道之父”的得意高徒

这个书生会武功笔趣阁(武力非凡的书生)(3)

鲁迅与同学

相较于老舍和周恩来的习武经历而言,如果说前两人的习武经历,主要还是爱好或者兴趣使然的话,那鲁迅先生对武术的痴迷可以说已经有“半职业”的味道了。

要知道鲁迅虽然是我国近代最为著名的文学大家,但鲁迅的求学经历,似乎一直与武力有关。在离开家乡绍兴以后,鲁迅首先是到了南京的水师陆军学堂,这是由洋务运动创办军事院校。在同样在进入该校的鲁迅胞弟周作人此后在《知堂回想录》曾提到,学生每周都要进行诸如爬桅杆之类的体能测试。后来鲁迅从此转入南京陆师学堂,从性质而言,依然是军事院校。再后来,鲁迅到日本留学,一开始的目标“东京振武学校”,本质上依旧是军事类的院校,这是一所为陆军士官学校输送生源的预备役学校。由这些求学经历可见,鲁迅的体能必然不差,其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军事素养对此后练习柔道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这个书生会武功笔趣阁(武力非凡的书生)(4)

鲁迅在《柔道入门誓约书》上的签名

后来,鲁迅在日本拜入了日本柔道的开山鼻祖,被誉为“柔道之父”的嘉纳治五郎门下,这是日本柔道领域的传奇人物,通过在嘉纳治五郎几年的悉心指导下,鲁迅的柔道技艺获得快速提升,甚至很多人都相信如果没有因为回国中断,鲁迅极有可能成为中国第一个拿到黑带的柔道高手。

这个书生会武功笔趣阁(武力非凡的书生)(5)

“柔道之父”嘉纳治五郎

在很多70后、80后的人记忆里,应该还会记得教课书里那个鲁迅踢鬼的故事,这也许是鲁迅先生最为著名的一次武力值输出事件。

当然,如果按照战斗力来看,鲁迅先生最厉害的肯定不是他的拳头,而是他的笔。虽然说功夫再高也怕菜刀,但往往菜刀也怕笔刀。以笔为刀,无往而不利。

在鲁迅的一生中,曾经跟郭沫若、梁实秋、徐志摩、章士钊、林语堂、吴稚晖等等不同人因为各种问题产生过争论、争吵甚至对骂,但先生恐怕是真的做到了:

论吵架,没输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