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辩的本质(诡辩释义1诡辩概念)

著作者:胡友生 研究生 高级工程师

诡辩的本质(诡辩释义1诡辩概念)(1)

著作权说明:

本著作权归属著作者胡友生(网名:胡同友邻)所有,未经作者授权允许,不得作任何商业用途,如需转载、摘编请注明作者及其来源。

诡辩的本质(诡辩释义1诡辩概念)(2)

1、诡辩概念

不管什么时候,世界都是矛盾着的两个方面或是多个方面的综合体,有正确的,就有错误的,事物有客观规律的一面,也存在差异混乱的一面,人类有道德层面的价值认同,同时也存在可耻的流氓行为,有些事或人,你跟他讲道义民主,他回复的是欺凌霸权。

通过歪理邪说、违背客观规律、给出一种伪命题进行唯心推理或论证,将错误的观点或事实说成是正确的、正常的结论;将虚无缥缈、差异混乱的不存在,唯心地推理成客观存在或说成是事实规律;将无耻的流氓行为,装扮或美化成一种社会价值认同;将欺凌霸权披抹上保护自身安全的外衣,变换成他自己所谓的道义、民生、民主,所流露出的这些方法、这些说辞、这些推理其实就是诡辩,这种所谓的逻辑辩证关系、推理方式便是诡辩理论。

诡辩是违背客观事实、违背逻辑规律而所做的一种似是而非的说辞、推理和论证。在现实生活或科学研究过程中,论证一个命题或说明一个事实时,诡辩论者不是实事求是、如实地、以有力的逻辑力量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而是从唯心、主观出发,以片面的、表面的,有可能伪造一些毫无相关的现象制造成虚假的联系,推理成因果关系和主从关系,以达到混淆是非、颠倒黑白、无中生有、弄假成真的目的,为那些站不住脚、谎谬的言论制造出一种欺人骗人的推理形式,这种推理形式称之为诡辩论,亦称之为诡辩逻辑理论。

从诡辩的释义而言,诡字形声、从言、危声,具有欺诈、奸猾之释义,本义是责成、要求、实现。把不真实的或不实际的某些事物当作成为真实的或实际的事物提出或提供。模棱两可或似是而非的推理;对原则规律的错误运用,特别是在法律、道德原则上的错误运用,成为诡异的说辞或辩词。

更加准确地说,诡辩理论是一种歪曲事实的论证方法和逻辑形式,其特点是制造假象、违背逻辑、罔顾事实,歪曲地说道、辩论、论证。诡辩不同于武断,也不同于造谣,它表现得有理有节、有根有据,一大堆歪理、一连串说辞,表现出很有道理、理由,让你无法得到反驳。武断是根本没有任何理由,人们一看就知道是强词夺理,而造谣是无中生有,颠倒是非,人们一听就知道是意图险恶,居心不良。在这些现象中,只有诡辩方法在论证、推理其正确性或证明其道理时,总是会拿出来一大堆的“依据”、“根据”、“理由”,所以,在表面上,诡辩总是能迷惑很大一部分人。

有帅哥找了个女朋友,或靓女找了个男朋友,喜欢或是不喜欢对方,一定会有自己的一套说辞,相貌气质、高矮胖瘦、知识学历、金钱地位等,完完全全有一大堆的理由为喜欢或不喜欢诡辩,爱对方可以说道,不爱对方可以诡辩,这就是诡辩的实用性逻辑理论。

诡辩的本质(诡辩释义1诡辩概念)(3)

有单位一名副职领导,套工资拿到的是技术职称待遇,可多数时间是在搞行政工作,从办公室主任到单位副职,大量工作都交给了下属去做,自己光就指挥了,技术工作做不来,慢慢地行政事务也变得生疏了。长期以往,有技术业务工作要他去做,他总推脱说自己一直是搞行政工作的,有技术业务总是吩咐那些搞技术的、有职称的去做;这位副职,更多的行政事务是叫下属去做,做好完成后,有成绩是自己领导得好,领导有方,出现问题了,说成自己当年就是搞技术工作的,责任一定是下属的,有下属通过个人努力去完成某种任务,完不成是你个人的责任,完成好了,他会说这些事情是按照单位领导指示意图去做的。自己没有什么本事,拍马屁、阿谀奉承,拉顶头上司吃吃喝喝,上司出问题了,被留置了,被说成是上司思想变了,自己一切都是按照上司的指示做事情的,这种人说话、做事、做人,彻头彻尾的诡辩逻辑理论。

从另一方面讲,诡辩可称得上是一种说辞艺术,看从什么角度而言,对于快失去生命的人,如给予重症病人善良的谎言,或对待需要瞒天过海的事情,如老人失去了心爱的儿子,这种善意的欺骗,诡辩就会转变成有意义的一面。其次,诡辩还有另外一种强大功用在于与对方辩论时锋芒毕露地揭示对方论点的矛盾和漏洞,以最大限度掩盖自己观点立场理由的不足,这就是诡辩另一面的艺术实用价值。这种诡辩艺术的内涵在于灵巧性和实用性,它包括了人的思辩能力、智谋安排、语音说词、心理活动、方法处理、幽默表达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使其恰到好处地为某一种观点、某一种思想服务。

应当指出,之所以称之为诡辩,是因为它用歪曲的逻辑破坏了辩证法,诡辩人将自己的诡辩论也看成是一种“辩证法”,实则是冒充辩证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诡辩论有时候也会从多方面因素来证明自己的命题,诡辩论有时承认事物的永久运动,而否定事物的相对静止,否定概念的确定性;有时又以事物的相对静止否定事物的永久运动,把灵活性视作原则性。诡辩的基本方法就是需要什么理由就会提出所需要的诡辩逻辑、概念。因此,诡辩论最容易脱离现实的具体条件,不尊重事物转化的规律性,把事物解释灵活性特点总是依据自己的主观意志肆意运用。

诡辩论的认识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在解释事物或命题时,崇尚玩弄概念、故弄玄虚,多用华而不实、缺乏事实的辞藻美化相对主义、空想主义、理想主义的说教。西方哲学家黑格尔最早批判诡辩论时曾经指出:“诡辩这个词通常意味着以任意的方式,凭借虚假的依据,或者将一个真的道理否定了,弄得动摇了;或者将一个虚假的道理弄得非常动听,好像真得一样。”黑格尔的这段话,揭露了诡辩论的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特点。

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不知不觉都会在应用诡辩理论,多喝水有多喝水的理由,少喝水有少喝水的理由,想吃素有想吃素的理由,常吃肉有常吃肉的说道,集大成者有集大成者的经验理由,失败者有失败者的原因说辞,站立在自己的立场一定是自己所希望的观点,别人的立场观点,若不符合自己的立场观点,诡辩论者一定是否定的,要去证明自己的立场观点永远是对的,又要去否定或否认别人的立场观点,现实社会生活中,诡辩论说教每天都在上演,这就是诡辩论者的生活逻辑理论。

诡辩的本质(诡辩释义1诡辩概念)(4)

诡辩的本质(诡辩释义1诡辩概念)(5)

点击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更多文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