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拍摄的小行星撞地球纪录片(一个逗比从火星发回的报道)

nasa拍摄的小行星撞地球纪录片(一个逗比从火星发回的报道)(1)

文/ B12团队 XX

注:本文已由火星文翻译成地球通行文字。

B12从火星发回报道:群high族已经在某工厂聚众十个月之久,通宵玩乐,不能自拔。经明察暗访,成功擒到头目「火星球长」一枚。别问来者何人,吊起来摸两下再说。

火星球长,不是野人胜似野人

李俊是一枚「异人」,自称火星球长,是一名非典型技术男,曾在华数工作。鄙视小清新,直觉型,富一代,衣服上印着三个字:「矫情汉」。

球长三次高考,大学晚上通宵打游戏,白天继续上课;作为一名24岁男生曾被一名14岁少女倒追——可惜最终还是卖身给了网恋,与太太是“第二次见面就拿下了,一周后就同居了,两个月后就结婚——现在女儿都满月了”。

此事,被球长总结为“执行力很强”,做「火星工厂」也是如此。2014年4月份找到合伙人,6月份辞职,9月份开工。

作为一名80末,已婚已育,创业正当时,算是圆满。然而去年,球长不幸罹患「强制性脊柱炎」,脚肿,弄不好会残疾。这种一直要用药、打针又特别费钱的顽疾,让球长更加清楚自己要什么,“想要的就去,没有必要犹豫”。

看来,「玩爽」这件事情只能发生在火星上

球长自己就是一个爱玩的人。做火星工厂的初衷是想扩大圈子,认识更多的新人。对自己的用户群体,球长直言(他也曾几个是这样的人):

1、宅:永远躲在互联网和手机之后,严重依赖虚拟世界。

2、社交圈非常封闭,缺少玩伴和朋友。这大概是约炮神器为何火爆。

3、业余时间,「无聊」「空虚」。所谓打游戏无聊,不打游戏更无聊。

现在,这帮年轻人「玩」的痛点也很明显:唱歌、桌游、网吧,价格不划算。不值,所以不爽。

既然「玩」这种要又爽又便宜的事情,地球上是很难实现了。要不然,我们去火星上试试?

所以,从玩切入,火星工厂就是一个很便宜就可以把基本所有玩的东西都聚合在一起的场所。实际上,球长想要做标杆,让别人来适应自己。目前来的人,15-35岁,未成年人也随便进。只要爱玩,来者不拒。

开在火星的工厂,应该都是奇形怪状的吧

这个工厂某种程度上非常特别:

1、它是一个大集成

基本什么玩的都有:桌游,台球,KTV,德州,X-box,体感游戏,网游,能想到的常见聚会玩乐在这里都有。门票门人周一到周四19/天,其余时间39/天,不限时长。这个性价比应该算非常高了,门票只为维持正常开支。球长想要让利给消费者,依靠其他东西盈利,正如电影院60%的收入来自爆米花一样。

目前在杭州的第一家店室内900平方、阳台500平方。有几张图:

nasa拍摄的小行星撞地球纪录片(一个逗比从火星发回的报道)(2)

nasa拍摄的小行星撞地球纪录片(一个逗比从火星发回的报道)(3)

nasa拍摄的小行星撞地球纪录片(一个逗比从火星发回的报道)(4)

2、引导社交圈建立与重组

经常遇到桌游人数不够,或者网游缺少队友的时候,小喇叭会广播:几桌玩狼人现在正缺几个人,有没有小伙伴要过去加入?工作人员也经常会做一些「拆分」和「组合」,也会鼓励小伙伴自己号召组队。

由此,火星工厂产生了很多线上兴趣群——比如德州群,撸啊撸群,狼人群,单身群等等。这其中,有火星工厂的专人负责运营,也是用户粘性的一个来源。

3、各种好玩的活动

每个月请用户看电影,包场,养用户习惯。

节日的时候会有主题趴,基本每一个都是爆款。

比如万圣节趴体,要求所有人到场必须化妆,所以光门口卖帽子、眼镜、假面这类小玩意就卖了一万多。这个活动请来了各种演出团队,非洲鼓,乐队,街舞,唱歌 ,演出支出接近一万。上几张图:

nasa拍摄的小行星撞地球纪录片(一个逗比从火星发回的报道)(5)

nasa拍摄的小行星撞地球纪录片(一个逗比从火星发回的报道)(6)

有僵尸新娘 、血袋鸡尾酒,还有黑暗处冷不丁踩到的一条血腿……这个活动完全依靠朋友圈里的预告就已经有一千五百多人报名了,拒绝了七八百人之后现场还是爆满,从七点多排队到十点多。

此外,像一些重要球赛,以及相亲活动、枕头大战睡衣趴都会爆满。对火星工厂的当下,最重要的就是要人气,收入往后靠。有些活动甚至采取了「单个人收钱、十个人以上免票」的方式吸引人气。

火星耶,会不会缺氧死掉?

答案是,并不是。

火星工厂开张的第一个月全城免费,后来逐渐收支平衡。线下流量上,工作日有50-100人左右,周六一天有300多人次,单天门票收入超过一万,月收入已经到了30万左右。现在,火星工厂已经能拿到3000平方米的免费场地,正在装修第二家店,初步想要做众筹。

有了几个样板店,大规模复制才成为可能。

目前火星工厂包年2999元,终身会员一万五,目前有两名。对待会员,除了不限时间随便玩、可乐随便喝,生日送包厢之外,还可以无中介费介绍公寓、工作、男女朋友等各种事情。现在,开在城西的店,已经吸引了一枚童鞋连续28天报到,每天待5-10小时;还有一枚诸暨的小伙伴每星期专程过来三次。这大概是归属感的一个侧面印证。

在火星工厂吧台工作的小伙子是一枚开宾利的富二代。于是就发生了这样的对话:

“俊哥,我爸想找你谈谈……

“不会想收购我吧?……”

“不,他想入股!”

下一阶段,火星工厂会入侵地球吗?

外人有很多关于火星工厂未来商业模式的想象。当然,现在火星工厂也在尝试卖周边文化产品、时令食物酒水赚钱。不过,球长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此。

火星工厂已经入股了杭州鼎鼎有名的酒球会,第二家店会有Livehouse和O2O集市的尝试。与一些有调性的男女装品牌合作,玩点「体验式购物」,在线上屏幕看重的衣服可以直接在店里试穿,然后下单带走。

这种方式和场景,可以孵化出许多有意思的小体验店,加上吃喝玩乐的配套设施, 一个集演出、购物、休闲、交友一体的「城」就具备雏形了。

除此之外,球长发现,现在的写字楼与娱乐设施存在空间与时间上利用的高度浪费。周一到周五的工作时间,娱乐场所空场而写字楼满员,而周末和晚上,写字楼空场而娱乐场所爆满——为什么不能有一种方法把两者组合在一起,用同一个场地充当「办公」与「娱乐」两种功能呢?

这是球长另外一个商业尝试。白天80%空间办公20%娱乐,晚上和周末反过来,把同一场地最大程度的利用起来,娱乐和办公区域灵活可变。按照球长的话说,“对大部分人来说每天认真三五个小时,效率就算很高了。剩下的时间嘛——去玩一会好啦。”

人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社区动物,聚族而居是人类的共性。球长的玩法,与WeWork模式以及雷军投资的U 公寓,某种程度上不谋而合 。同是抢占线下物理社区的入口,WeWork从办公切,创业公寓从住宿切,火星公寓从娱乐切。不过,球长自称完全闭门造车,没有参考他们任何一方。

曾经B12总结出在「线下」入口做到极致的几个要点:高频、有痛点(消费升级后,吃住玩这类原先不是痛点的地方已经开始变成痛点);线上引流,线下共享;必须做出爆款,而且后端需要沉淀与社区化。目前看来,火星工厂基本契合。

球长的终极理想是为年轻人造一座城,让文艺青年来建设精神文明,大众青年来创造物质文明。如此,方可用互联网的精髓去改造年轻人的生活轨迹,重新定义生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