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概括主要内容(七大方法教你概括记叙文)

如何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概括要点,用心体会写作意图,把握文意,这篇文章告诉你!

记叙类文章中,作者通过写人、叙事、写景、状物所表达出来的某种观点、认识或情感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归纳中心思想要求能从宏观上理解和分析文章的核心,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概括主要内容(七大方法教你概括记叙文)(1)

(一)从分析体裁入手

叙事散文有两种类型:

一类通过叙事表达作者的感悟,如《走一步,再走一步》,通过回顾自己在悬崖上一步一步爬下来的事,表达在困难时候应着眼于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所要到的地方的感悟;

一类是通过叙事表达自己的情感,如《藤野先生》表现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之情。

抒情散文包括写景散文、咏物散文。

写景散文往往融情于景,通过有声有色的景物描写,表达作者的感情。如《春》。

咏物散文常常将物人格化,赋予物以人的精神、品格、性情,或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或借物喻人,如《白杨礼赞》采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

总之,要掌握不同类型的记叙文的特征,用心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生活哲理或情感,这就是文章的思想。

(二)从分析题目入手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总能或显或隐地传达出文章的主题。有的文章题目就是文章中心思想最精炼的概括。有的题目虽然没在直拨点明主旨,但为我们分析、归纳中心思想指明了方向。

如《白杨礼赞》明确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简练概括了叙述的主要事件,我们顺着事件去分析其中折射出的人物性格、精神,揣摩作者的态度、写作意图,就把握住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从分析材料详略入手

叙述中的详略问题是一个取材、组材如何扣紧中心、体现主题的问题。无论事件怎样复杂,写作的目的都是明确集中的,取舍如何,孰详孰略,依据的标准只能是文章的主题。凡是对主题思想起重要作用,内涵深刻、情节生动的具体材料,就展开详写,而对主题起次要作用的材料,只做榄括叙述。阅读记叙文,应注意材料的详略处理是如何为中心服务的。

(四)从主旨句、关键句入手

文中有些句子直接告诉读者文章的中心意思,抓住这些点明主旨的句子就可抓住文章的中心。这些句子常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出现。许多文章往往开篇点题,分析开篇的语句、段落就可以迅速把握文章的中心。

如《背影》开篇写到了作者对父亲背影的回忆,表达对父亲的思念和难以忘怀的感情。也有许多记叙文在结尾点明主题或深化中心,分析结尾段的含义也可以迅速捕捉到文章的中心思想。

(五)从分析文中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入手

记叙文除以记叙为主外,还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如描写、议论、抒情等。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句有画龙点睛的功效,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个“睛”“看”文章的中心意思。同时,从议论、抒情的句子中,可以直接看到作者感情的变化。

(六)从概括段意和分析人物、事件入手

有些文章的中心思想隐含在人物、事件或文章各部分之中,需要把文章各部分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

例如《变色龙》一文,小说主要通过对话来展现人物性格特征,奥楚蔑洛夫几次“变色”,根据狗的主人的身份变化不断改变态度,其见风使舵、欺下媚上的嘴脸随着事件的发展令人一览无余。作者通过这种夸张、讽刺的手法,批判了沙皇专制统治下社会的虚伪。

概括段意是记叙文阅读的重要环节。有中心句的段落,最便捷的概括方法是直接摘取文段的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多数在段首、段末,个别在段落的中间)。有些文段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重要意思,把这些意思连接起来,概括组合出段意;有些段没有中心句,就要仔细阅读材料,抓住贯穿全段的中心内容,可用“本段叙述了什么事,描写了怎样的景”的方式来概括。

(七)从作品写作背景入手

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作品内容是社会背景的产物。许多优秀的作品,都有时代的烙印。有的文章,只有了解了它产生的背景,才有可能深切地理解内容的由来和作者的意图,从而概括出中心思想。

除以上几个方面外,分析结构层次,理清文章思路,同样便于准确把握文章中心。

分析文章结构层次常用以下方法:

按时间先后划分;

按地点的转换划分;

按事情发生的过程或思想感情的变化划分;

按描述内容的不同角度划分;

按总一一分一一总的结构特点划分;

按表达方式的不同划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