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脸男为什么喜欢跟着小千寻(别再误解无脸男了)

文 | 县豪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宫崎骏2001年的动画经典《千与千寻》,曾夺得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最佳影片等多项大奖,在豆瓣被超110万人评出9.3分,位居豆瓣Top250中的第七位。如今,时隔18年后,这部电影在中国内地院线上映,仅过3天,票房就已达1.59亿。

无脸男为什么喜欢跟着小千寻(别再误解无脸男了)(1)

许多观众看这部电影,最大的收获是爱,认为千寻用自己的爱拯救了白龙、无脸男、汤婆婆等魔幻世界里的每一个人,但影片如果没有更复杂的维度,而仅仅停留在爱,它恐怕无法获得众多大奖的青睐。实际上,《千与千寻》是宫崎骏动画中最复杂、内蕴最深厚的一部,它同《疯狂动物城》一样,表面是一个讨小朋友欢心的合家欢作品,其实里面隐藏诸多人性探讨。

之前有位观众评论,很多人在讲千寻与白龙之间是爱情,她可以理解,但还有人说无脸男对千寻也是爱情,她就实在理解不了了。这位观众的质疑是有道理的,如果简单理解千寻和片中其他角色的关系,一个“爱”字似乎就可以概括一切,但宫崎骏想表达的远不止于此。

无脸男为什么喜欢跟着小千寻(别再误解无脸男了)(2)

来看看里面的主要角色。

无脸男

之所以将无脸男放在白龙前面,是因为实在有太多人误解了无脸男这个人物。无脸男的出现,不是为了证明爱,而是为了证明孤独。无脸男是人类固有的孤独的象征,他对千寻的追逐,不是爱上千寻,而是为了瓦解自己的孤独。《千与千寻》中那么多愿意讨好无脸男的角色,为何无脸男一定要选择千寻?

无脸男为什么喜欢跟着小千寻(别再误解无脸男了)(3)

因为千寻特别。其他所有角色对无脸男的态度都毫无差别,要么恭维要么恐惧,而千寻却既不恭维也不恐惧,这就是无脸男选择她的原因。为什么?因为一个人要瓦解自己的孤独,首先需要认识到自己的独特,如果他始终觉得自己只是泯然世界的众生之一,他是无法从根本上消解自己的孤独的,当一个人无法认识自己的独特时,他需要通过他人的独特来映照自己的独特。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不愿和普通人交朋友,而更愿意选择那些个性独特的人。所以,无脸男只要能走到千寻身边,就能够证明自己的独特,从而消解自己的孤独。

这是他渴望千寻的原因。

无脸男为什么喜欢跟着小千寻(别再误解无脸男了)(4)

宫崎骏用一个典型的情节,对这层含义进行了提示:千寻与无脸男坐在电车上时,我们看见视角从行进的电车的角度,展示了沿途两边寂寞的风景。这种寂寞画面,相信很多人都感同身受,此时,我们还看到镜头特写到千寻侧着脸的双眼,眼神坚定有宁静,同样是因为这份寂寞与孤独的渲染。

无脸男为什么喜欢跟着小千寻(别再误解无脸男了)(5)

所以,别再说无脸男爱上千寻了,如果真如此,他最后为何会留在钱婆婆身边?因为钱婆婆的独特同样能消解他的孤独。

无脸男是一个具有普世意义的角色,因为,谁能从不孤独呢?

无脸男为什么喜欢跟着小千寻(别再误解无脸男了)(6)

白龙

白龙和千寻之间是爱情吗?

严格来讲,也不是。他们之间,更像“前世”在琥珀川便已注定的无限接近爱情的友情。爱情与友情的界限难断,在白龙与千寻之间体现得尤为明显。

但无论爱情、友情,都不是白龙这个人物的重点,这个人物的重点在于,对自我的找寻

对自我的找寻,是整部电影最重要的母题。这从片名《千与千寻》即可看出:在“千”与“千寻”之间,相隔的,是自我的统一——即女主角到底是“千”,还是“千寻”?宫崎骏的答案是无比善良的:她既是“千”,也是“千寻”,因为,无论身为“千”还是“千寻”,她善良、勇敢、坚毅的性情是统一的,在她身上,名字的拥有与丢失其实并不重要。

无脸男为什么喜欢跟着小千寻(别再误解无脸男了)(7)

但白龙不同。

白龙必须找回自我,找回名字。为什么?因为在他身上,名字的消失代表记忆的消失。电影片名中的这个“与”字,在片中其实分裂为了两种内蕴,其一,是千寻天生的“自我统一”,其二,则是白龙自我的无法统一,在白龙身上,他必须将这个“与”字消除。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千寻始终是柔和、善良的,而白龙多多少少含有一些“着急、焦虑,甚至戾气”,这些情绪最终外化为他身上那些触目惊心的血迹。

白龙在守护千寻,凭的是他对千寻那朦胧的记忆,正是这份若隐若现的记忆,使他仿佛找到一个认识自我的突破口,我们当然不能说他在利用千寻,但至少,千寻对他的意义,绝不仅是“一个需要守护的人”这么简单。

他是在通过守护千寻,守护曾经的自己,唯有守护好那个曾经的自己,他才可能再变回琥珀川。

无脸男为什么喜欢跟着小千寻(别再误解无脸男了)(8)

汤婆婆

汤婆婆其实并不可恨,因为她有软肋,就是那个巨婴宝宝。

影片情节其实在朝一个必然的方向发展:千寻必会通过征服巨婴宝宝而征服汤婆婆。

这个情节看似俗套,其实很有味道:巨婴宝宝很单纯,她是汤婆婆的孩子,代表的便是汤婆婆这一飞扬跋扈人物身上最柔软、纯真的部分。已经有太多影视故事告诉我们,要改变一个“恶人”,别和他恶的部分硬刚,而应去寻找隐藏在其恶之中“善的部分”。巨婴宝宝就是汤婆婆“善的部分”。巨婴宝宝是“善的象征”,所以看上去千寻是征服了宝宝和婆婆两个人,其实,她最终打动的,只是汤婆婆一个人而已,因为,宝宝其实是汤婆婆的一部分,而且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当这部分消失(即汤婆婆发现宝宝不在房中),我们看见,汤婆婆的表面会被“恶”给撑满、撑破(即汤婆婆的头发突然散乱如被飓风啃过),就是因为她人格中最重要的部分不见了。

对巨婴宝宝的失而复得,则使汤婆婆人格中恶的部分彻底瓦解,这其实与影片的第一母题是完全呼应的(见后文对千寻的分析)。

无脸男为什么喜欢跟着小千寻(别再误解无脸男了)(9)

河神

只是来洗过一次澡的河神,也是一个相当有意思的角色。

他先是假扮腐烂之神,借熏天的臭气掩饰自己的骄傲,为什么要掩饰?我们知道,河神在片中其实具有尊贵的地位,而地位越尊贵的人,其实越会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得到了尊重,一点小小的、甚至是无心的不敬,都会让他们觉得自己被践踏,从而产生愤怒。

千寻恰好是个没什么心机并愿意全心服务客人的“澡堂服务生”,所以河神才会觉得在千寻这里获得了真正的尊敬,他最后大呼一声“舒服”轻盈飞出澡堂,这声“舒服”当然是指洗去了满身污垢,但更重要的,恐怕是对敬意的满足

无脸男为什么喜欢跟着小千寻(别再误解无脸男了)(10)

千寻

千寻的人物弧光非常清晰,从怯懦、胆小到勇敢、坚毅,从与魔幻世界格格不入到与这个世界水乳交融。影片所有的角色中,千寻是绝对的象征主义角色,她活生生、伸手可触,但的确,她又是宫崎骏塑造的一个重要意象。

白龙、无脸男、河神、汤婆婆、钱婆婆、锅炉爷爷、巨婴宝宝,甚至锅炉房中所有搬运煤球的“小精灵”……我们看到,千寻几乎征服了电影中的所有角色,而这些角色明明个个都个性鲜明,千寻居然能全部拿下?这诚然夸张,但也并非无迹可寻。

如果只有爱,能达成这样的奇迹吗?

无脸男为什么喜欢跟着小千寻(别再误解无脸男了)(11)

不能,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千寻的爱,比如汤婆婆。现实生活中同样如此,别试图用爱去感化每一个人,因为不是每个人需要的那种爱,你都给得起,即使你经过细微的甄别,终于知道每个人各需怎样的爱,你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去爱每个人。

那么,千寻靠的是什么?

其实是善。善比爱成本更低,也比爱更容易普及。每个人对善的定义与感受,远没有爱那么复杂,所以一个人是绝对有能力在每个人身上施与善意的。

宫崎骏倾注在千寻身上的,其实就是善。

而观众所看见的所谓爱,与白龙,与无脸男,种种爱,不过都是善在每个角色身上的具体表现。

无脸男为什么喜欢跟着小千寻(别再误解无脸男了)(12)

所以,归根结底,与其说《千与千寻》是一部充满爱的作品,不如说,它是一部真正善良的电影

而善良,无论对小孩,还是大人,或许都是永久的功课,尤其在似乎人人都充满戾气的当下。

· 全文完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