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这个故事的特点和来源(居然来自历史故事)

“松鼠父子读战国”系列故事之(25):楚宣王与“狐假虎威”(原创文章,谢绝转载)

文/松鼠爸爸

(注:头条APP里打开此文后,可点击右上角“耳机”自动播放语音。)

狐假虎威这个故事的特点和来源(居然来自历史故事)(1)

今天的楚国故事,让我们从一个成语说起。

这个成语就是“狐假虎威”。

却说楚宣王时,楚国的令尹(即国相)昭奚恤(xī xù)掌握国家大权,不仅在楚国一言九鼎,在国外也声名赫赫。

事情传到楚宣王耳朵里,他有点不信,于是向群臣求证:“寡人听说北方诸侯都害怕令尹昭奚恤,果真如此吗?”

狐假虎威这个故事的特点和来源(居然来自历史故事)(2)

楚宣王

楚国位于各诸侯国之南,在楚国人眼里,各诸侯都在北方。就像如今,在广东人看来,所有中国人都是北方人一样。

群臣都不敢得罪昭奚恤,无一人回答。

就在这时,一个来自魏国、名叫江乙的大臣挺身而出:“大王,臣跟您讲一个故事。”

“好啊!”

“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想寻找百兽充饥,抓来抓去,抓到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我掌管森林中的野兽。您如果吃掉我,就是违背上天的命令。您要是不相信,让我在前面走,您跟在后面,看看群兽见到我,有谁敢不逃跑的?’老虎信以为真,就与狐狸同行。果然,群兽见到它们,纷纷逃跑。老虎不知道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还以为他们怕的是狐狸。”

狐假虎威这个故事的特点和来源(居然来自历史故事)(3)

江乙讲完故事,开始总结:“大王,您国土方圆五千里,大军百万,却由昭奚恤独揽大权。所以,北方诸侯表面害怕昭奚恤,其实害怕的大王的军队。这道理就像群兽害怕老虎一样。”

这就是“狐假虎威”这句成语的由来。

狐假虎威这个故事的特点和来源(居然来自历史故事)(4)

楚国战士与战马

通常我们对这句成语的理解是:狐狸借老虎之势来欺压、恐吓百兽,是贬义。但江乙这个故事,似乎除了贬低昭奚恤,还有拍楚宣王的马屁的意味,可谓一举两得。

楚宣王将他听到的如实转告昭奚恤。昭奚恤道:“臣早晚侍奉君王,累死累活。然而一个魏国人在我们君臣之间挑拨离间,臣下有点害怕。臣不是害怕这个魏国人,而是害怕他疏远我们的君臣感情,而诸侯又相信那些离间之词。偏偏这种人还是君王身边的人,臣获罪的日子不远了。”

宣王轻描淡写道:“寡人都知道,你担心什么?”

楚宣王最后是怎么处理的呢?似乎既没有处理昭奚恤,也没有处分江乙。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江乙讲这个故事,是楚宣王的默许,目的是为了对过度揽权的昭奚恤进行敲打。

楚宣王是谁?

楚国开国以来第35任、战国以来第6任君王,在位30年。他的父亲,乃是启用吴起变法的楚悼王;他的儿子,则是赫赫有名的楚威王。

狐假虎威这个故事的特点和来源(居然来自历史故事)(5)

吴起

楚宣王在历史上以善于纳言、平衡大臣的不同意见著称。

最经典的案例,除了上述狐假虎威的故事,还有与“围魏救赵”同时发生的“援魏伐赵”。

前354年,魏惠王因为多年积怨,率军攻打赵国,赵都邯郸危在旦夕。

狐假虎威这个故事的特点和来源(居然来自历史故事)(6)

魏惠王

当时的赵君赵成侯万不得已,除了向齐威王求救,还同时向楚宣王求救。

楚宣王找群臣商议对策。令尹昭奚恤强烈反对救赵,而将军景舍,则主张救赵。

狐假虎威这个故事的特点和来源(居然来自历史故事)(7)

两人一番争论后,最后景舍提了一个折中的方案,让楚国派少量军队救赵

楚宣王见景舍的方案更胜一筹,于是令他领兵援救赵国。

这种花式做秀的援助,自然帮不了赵国什么忙。魏军战力强劲,没多久就攻破了赵都邯郸。

狐假虎威这个故事的特点和来源(居然来自历史故事)(8)

围魏救赵

第二年,即前353年,齐威王下令将军田忌和军师孙膑率齐军围魏救赵,于是就发生了著名的“齐魏桂陵之战”。

事实证明,楚宣王确实是一位兼听则明的君王。

狐假虎威这个故事的特点和来源(居然来自历史故事)(9)

松鼠父子读战国

小松鼠:“哎呀,原来‘狐假虎威’居然出自战国历史故事,我以前还以为只是一个童话呢。”

松鼠爸爸笑道:“有时候,历史跟童话,其实也没太大区别。”

狐假虎威这个故事的特点和来源(居然来自历史故事)(10)

“楚宣王为什么采纳将军景舍的建议,决定只派少量兵救赵呢?”

“景舍当时是这么说的:楚国派少量军队救赵,有几个好处。首先,赵国知道楚国在援助,必定与魏国死战;而魏国被赵国激怒,加上认为楚国援救不管用,必定不肯放弃灭赵的机会。这样一来,赵国、魏国将两败俱伤。再则,齐、秦两国如果乘楚国援救赵国之机,起兵攻打魏国,魏国必败。”

狐假虎威这个故事的特点和来源(居然来自历史故事)(11)

“这个思路是不是跟孙膑的‘围魏救赵’有点像?”小松鼠脑洞大开。

“还真是。”

小松鼠又问:“对了,老爸,那个江乙是魏国人,他拼命攻击昭奚恤,会不会因为魏王的授意?”

“啊,儿子,这是一个新奇的想法,爸爸还真没想过。”松鼠爸爸略微想了想说,“魏国人在楚国当高级打工仔,而且是靠近楚王的近臣,有两种可能:他是一个非常能干且忠心的职业经理人,就像在秦国打工的商鞅和张仪一样;二,他是魏国派来的卧底,目的是搬弄是非、挑拨离间楚国君臣。”

“那他到底是哪一种情况呢?”

“我也不知道。不过,从楚宣王重用江乙的史实看来,他应该不是间谍,而是一个重要谏臣。”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相关文章:

吴起变法强楚,为何楚国贵族却要杀害他?|父子读战国(10)

名将吴起为何拼着不做魏国驸马爷,也要跳槽楚国?|父子读战国(7)

马陵之战,孙膑是怎么对庞涓复仇的?|父子读战国(14)

庞涓为何请同学孙膑出山帮忙,又要置他于死地?|父子读战国(1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