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 两位数除一位数(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三年级下册数学 两位数除一位数(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1)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08~110总复习,教科书P111~112“练习二十三”第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整理,进一步理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算理,巩固计算方法,熟练进行相应的乘、除法计算和验算。

2.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分析、概括能力,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自我反思、整理知识,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

▶教学重点

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及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熟练、正确地计算,灵活地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师:这学期我们都学习了哪些计算方法?你是怎样学习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设计意图】教师的谈话直奔主题,唤起学生对本学期所学计算知识的记忆,为后续的复习整理做准备。

二、回顾梳理

1.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件出示某学校图书馆的采购单。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列出求每种书总价的算式吗?

【学情预设】学生都能说出每种书的单价和数量,并列出求总价的算式。

分别列式:50×40=58×49=42×53=72×59=(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融于解决图书总价的问题之中,刻意设计四组不同数据,为接下来口算、估算、笔算的复习提供素材。

(1)口算。

师:这些算式中,你能迅速算出哪个算式的结果?

【学情预设】全班学生都能迅速算出结果的是50×40。

师:你是怎么计算出50×40的结果的?

【学情预设】计算末尾有0的乘法,先算0前面的数的积,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后面添几个0。

师: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并口算出答案吗?

【学情预设】学生能很快举例说出多个算式,比如:30×60,50×60,80×60。

教师注意引导,将学生列举得不合要求的算式甄别出来。

课件出示习题。

师:这句话对吗?

【学情预设】这句话不对,比如20×50=1000,50×80=4000等。这里还可以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比如125×8=1000,25×4=100等一些特殊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哪道算式一下就能算出答案”,唤起学生对口算方法的回忆,让学生自己列举类似的例子,体会此类算式的共同特点,在计算和交流中巩固计算方法。通过判断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估算。

师:不计算,你能确定剩下3种书,哪种花钱最多?哪种花钱最少吗?

师:试着估一估,一会儿全班交流。

【学情预设】学生的方法可能有:把58估成60,把49估成50,60×50=3000;把42估成40,把53估成50,40×50=2000;把72估成70,把59估成60,70×60=4200;或者直接用2个乘数十位上的数相乘等方法进行比较。

师:在这些估计结果中,你认为哪一个最接近准确答案?为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3)笔算。

师:老师算出了剩下三种图书的总价分别是2842元、2226元、4248元。不计算,你能迅速判断出它们分别是哪种图书的价钱吗?

【学情预设】对学生提出的可行的方法都予以肯定,主要引导学生从两个角度去推测:根据估算的结果,两个乘数的末尾数相乘确定积个位上的数。

师:你们的判断对不对呢?算一算,验证一下。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结果。

师:找一找我们容易犯错的地方,在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大家应该注意什么?

【学情预设】有的学生会说数位要对齐,从个位乘起;也有的会说得数的末尾和乘数的末尾对齐。只要是正确的教师都应予以肯定。最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说,归纳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注意事项。

【设计意图】通过对三种书价钱的选择,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推理、判断,沟通估算与准确计算之间的联系,真正体会估算的价值。学生在寻找笔算容易犯错的地方的过程中,自觉反思自己的计算过程和习惯。这样的提醒比学生重复计算更有针对性和价值。

2.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师:解决了学校图书馆的问题,我们来看3个家庭的用电情况。

课件出示教科书P110第2题表格。

师:你们知道怎么计算吗?

【学情预设】学生能很快列出算式:408÷6=546÷6=630÷6=(教师板书)

师:请同学们再解决两个问题:(1)它们的结果分别是几位数?(2)和你的同桌交流: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学情预设】大部分同学能通过列式知道它们的结果分别是几位数,只是计算时容易出现商的位置错误、忘记商中间的0、余数比除数大等问题。所以,一定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教师小结:笔算除法,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设计意图】基于已有的教学经验,把时间交给学生。几个有针对性的算式包含了确定商的位数的方法,商中间有0的除法等问题,使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深刻体会算理,进一步掌握算理和算法。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111“练习二十三”第1、2题。

请学生在随堂本上独立完成,再汇报交流,集体订正。

2.完成教科书P111“练习二十三”第3、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学情预设】第3题是利用除法的知识解决问题,665÷7=95(只)。

第4题是可以用多种方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可以先笔算求出58×11的结果,再与620比较;也可以用估算:10辆车可以坐580人,还有一辆车大约能坐50人,一共能坐约630人,且58>50,620人一定能坐下;还可以想:一共有620人,前10辆车可以坐580人,还剩40人,第11辆车可以坐58人,一定能坐下。

3.完成教科书P112“练习二十三”第5题。

学生可以先说一说解决这道题的思路,再全班互相交流,教师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可以让学生掌握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灵活选择估算或精确计算来解决问题。

四、课堂小结

1.今天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

2.你对今天所复习的内容还有什么问题?有什么地方需要注意?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

50×40=58×49=42×53=72×59=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408÷6=546÷6=630÷6=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归纳梳理,形成知识网络结构,加深学生对乘、除计算方法相关知识的巩固,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通过综合练习,学生进一步熟练地掌握了计算方法,计算正确率较以前有所提高。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