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边城的自然美(爱情与亲情的纯美描写)

《边城》所描写的是一个纯美的世界,那里山色清秀,水景迷人,木欣欣向荣,泉涓涓而流。

沈从文边城的自然美(爱情与亲情的纯美描写)(1)

美的景,心的静,情的纯,都似那涓涓流水,漂流在令人魂牵梦绕的纯美湘西。

纯美的爱情

天边,徐徐落下的红日,在白塔的尖顶上稍作停留。照耀着那些被染成桃花色的浮云,晚霞缠绵,空气微凉,亦如翠翠孤独的心境。

她总是爱坐在白塔后,望着远处温柔的夕阳,让余晖的暖抚慰内心的孤寂,和懵懂所带来的薄薄凄凉。花季少女不愿再享有这落寞的平淡,似乎在向往着什么,来填补这感触所生出来的空虚。

沈从文边城的自然美(爱情与亲情的纯美描写)(2)

她的情像云,纯美,清新,却又带着一缕若有若无的惆怅。她渴望着得到爱情,却又小心翼翼地试探。傩送的心似水,清澈,透明,夜晚山坡上如烟似幻的歌声,拨动了翠翠纯情的心弦。

清风伴月,小虫伴歌,皎洁的月光下,少女的爱意仿佛变成了轻柔的柔波,缓缓流向有虎耳草等待的梦的远方。如梦般的静谧中,两个年轻人的心越来越近了。


纯美的亲情

父母的歌声唱动人心,唱出了纯洁的翠翠,亦唱出了爷爷无尽的牵挂与爱,以及心中无限的爱与疼惜,想着自己快要离去,想着翠翠一个人孤苦伶仃,他多么希望给翠翠找一个依靠。

沈从文边城的自然美(爱情与亲情的纯美描写)(3)

一只小管子,一首长长的曲子,翠翠的心被吹软了,心中的忧虑也随之吹来,她担心爷爷离去,她害怕与爷爷永别。

可她不明白,看似快乐的爷爷也是忧愁着的,他不愿翠翠忧伤。

最终带着对翠翠的牵挂,安静地走了,翠翠所依靠的这抹温暖如余晖一般散去,但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将与青山乡间一起化作永恒。


水一般的湘西,有着水一般的柔情,孕育出纯美的景和情。通过爱情与亲情的纯美描写,以下我将从三个方面来解读:

《边城》之深度

“小桥流水人家”这种岁月静好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在沈从文的笔下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初读《边城》时你也许会诧异,仿佛自己走进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那里鸡犬相闻,人情质朴,处处一片和谐融洽。

平静的生命本无波澜,但是由于怯懦和胆小,使得悲剧由此展开。天保遭遇意外而死,傩送心中有愧不归,爷爷也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离去,只留下翠翠一人苦苦守望。

沈从文边城的自然美(爱情与亲情的纯美描写)(4)

在整篇小说中,转折点不停地出现,体现了人生世事无常,其中悲凉却不绝望,凄美却不压抑。《边城》是一个悲剧,更是一种信仰。

在这个越来越以财物来评比一个人的时代,我们不得不以迁就的心态去面对,并迫使自己进入到这个难免会有些落寞的环境。都市繁华下拥挤的喧哗总会在耳边索绕;盛世霓虹下璀璨的光芒总会在眼前闪耀。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仿佛丢掉了一个圣贤者本具有的纯净的心灵。

也许真的是时代造就了人的灵魂,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渴望着一种宁静,坚守着一种信仰,让那颗焦虑的心,能够安静下来,如水一般缓缓前行。

这是沈从文所展现的一种“水性社会”的艺术,正是要让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边城》之纯度

很多时候,我们爱上的只是自己的想象。也许一次的错过,留下的将会是终身的遗憾。

年少的青涩注定只能拥有懵懂的爱情。夹杂在两个男人的生命中,即便内心有自己的看法,也不能轻易地脱口而出,但不幸的是这两个男人之间却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大家选择藏在心里。

可终于有了解决的办法时,哥哥却提前犯了规,或许是因为不自信的缘故。

但更可悲的是天保的成全并没有使翠翠获得幸福,反而因为他的离去,一场本应甜蜜的结局这是也因怀有内疚而就此终结。

沈从文边城的自然美(爱情与亲情的纯美描写)(5)

留下的只有无尽的等待,仿佛又没有尽头的漫长。

只是一段凄美而又纠结的爱情,

李清照在《一剪梅》中这样写道:“一种相思,两处困愁。”用它来诠释这段爱情再恰当不过了。

那山、那人、那物,纯真的翠翠好不容易邂逅了纯真的爱情,但也正是纯真的心态结束了纯真的一切。

“爷爷,莫说个笑话吧。”既然你选择了逃避,也一定要笑着面对结局。

年轻、美丽、什么都刚刚好,只是当爱情变成抓不住的水,不管你是握紧还是推开,终有一天它会流逝或者蒸发,既然如此,离开便也成为其唯一的选择。


《边城》之温度

既然无法控制享福的幻觉,那不如将每一份思念化为永恒,在每个平平淡淡的日子里,去感受那曾经在记忆里充盈着的美好。

于丹说:“我看《论语》的温度,不烫手,亦不冰冷,略高于体温,千古恒常。”

而我看《边城》的温度,忽高忽低,若即若离,但却与体温连在一起,回味无穷。

沈从文边城的自然美(爱情与亲情的纯美描写)(6)

田园牧歌式的边城往事,给予我们的不仅仅美丽的风景,纯美的情感,更多的精神上的净化和升华。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都竖立着一个温度计,去衡量当我们身处湘西时的快乐心情,去评度当我们初逢爱恋时的短暂波澜,去调节当我们情感低落时的惆怅根源……

写在最后:

滚滚红尘里,每一次相遇都是生命的传奇,每一幅熟悉的画面都是无声的影片,“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闹意。”小说的结尾平和,给我们的感动,已不是情绪的波动,而是具有余味袅袅的牧歌情韵,像一首抒情诗,充满着浪漫主义,指给我们追寻善与美的捷径。

- END -

作者:冬梦雨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