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第16章(高中物理选修3-1第1)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第16章(高中物理选修3-1第1)(1)

第一章 静电场知识点总结

1.本章知识是高考的热点,考查频率较高的是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变化,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等知识点,尤其是与力学知识的结合构成力电综合题,能力要求较高,以计算题形式出现。

2.对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电场线、电势、电势能、等势面、平行板电容器等的考查,通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对概念理解要求较高。

3.本章知识与生产技术、生活实际、科学研究联系密切,如静电屏蔽、尖端放电、示波器原理、静电分选器、直线加速器等都可以成为新情景命题素材,要密切关注。

★知识结构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第16章(高中物理选修3-1第1)(2)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第16章(高中物理选修3-1第1)(3)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第16章(高中物理选修3-1第1)(4)

【特别提醒】

场强为零的点,电势、电势能不一定为零;电势为零的点,场强不一定为零,电势能一定为零;电势能为零的点,场强不一定为零,电势一定为零。

2、三个电场强度表达式的应用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第16章(高中物理选修3-1第1)(5)

3、如何比较电场中任两点的场强大小和方向呢?

(1)判断电场强度大小的几种方法: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第16章(高中物理选修3-1第1)(6)

(2)判断电场强度方向的几种方法:

方法一:根据规定,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即是该点的场强方向;

方法二:电场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即是该点的场强方向;

方法三: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就是场强的方向。

4、如何比较电场中任两点电势的高低呢?

方法一: 根据电场线方向判断,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

方法二: 根据电势的定义式ψ= Ep/q= -W/q,从电势的物理意义上分析判断;如:将 q从无穷远处移至 Q电场中的某点,外力克服电场力做功越多,则该点的电势越高;

方法三: 根据场强方向判断,场强方向即为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

方法四: 根据电势差判断,若UAB>0,则ψA>ψB

5、如何比较电荷电势能的大小呢?

方法一:根据电场力做功的正负判断,若电场力对移动电荷做正(负)功,则电势能减少(增加);

方法二:根据公式Ey=qφ;WAB=qUAB计算。

【典型例题】如图是一簇未标明方向、由单一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线,虚线是某一带电粒子通过该电场区域时的运动轨迹,a、b是轨迹上的两点,若带电粒子在运动中只受电场力作用,根据此图可判断出该带电粒子()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第16章(高中物理选修3-1第1)(7)

A.在a、b两点加速度的大小

B.电性与场源电荷的电性相同

C.在a、b两点时速度大小va< vb

D.在a、b两点的电势能Ea >Eb

【答案】A

★重难点二、带电体在电场中的运动★

1、用动力学观点解决带电体在电场中的运动

1)带电的物体在电场中受到电场力作用,还可能受到其他力的作用,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在诸多力的作用下物体可能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也可能所受合力不为零,做匀变速运动或变加速运动。

(2)处理这类问题,就像处理力学问题一样,首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包括电场力),再明确其运动状态,最后根据所受的合力和所处的状态选择相应的规律解题。

(3)相关规律:

①力的平衡条件,即F合=0或Fx=0,Fy=0。

②牛顿第二定律F合=ma或Fx=max,Fy=may,

③运动学公式,如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位移公式等,平抛运动知识、圆周运动知识等。

2、用能量观点解决带电体在电场中的运动

(1)带电的物体在电场中具有一定的电势能,同时还可能具有动能和重力势能等,用能量的观点处理问题是一种简便的方法。处理这类问题,首先要进行受力分析以及各力做功的情况分析,再根据做功情况选择合适的规律列式求解。常用的规律有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

(2)常见的几种功能关系

①只要外力做功不为零,物体的动能就要改变(动能定理)。

②静电力只要做功,物体的电势能就要改变,且静电力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少量。如果只有静电力做功,物体的动能和电势能之间相互转化,总量不变(类似机械能守恒定律)。

③如果除了重力和静电力之外,无其他力做功,则物体的动能、重力势能和电势能三者之和不变。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第16章(高中物理选修3-1第1)(8)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第16章(高中物理选修3-1第1)(9)

★重难点三、带电体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带电体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1.当带电物体的重力不能忽略时,带电物体就处在电场、重力场的复合场中,处理相关问题时要注意电场力和重力的影响.

2.相关问题及处理方法

(1)带电小球(液滴、尘埃、微粒)在电场中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必满足F电-mg=0.

(2)带电物体沿某一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可通过分析其受力,画出受力图,将力分解,由牛顿定律列出方程,结合运动学公式进行有关解答.

(3)若带电物体的初速度方向与合加速度方向不同,则做匀变速曲线运动,可采用将运动分解,运用牛顿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分别列方程求解;也可根据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列方程求解,后者更简捷一些.

(4)用细绳拴一带电小球在竖直方向的匀强电场中给其一初速度,当mg-F电=0时,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绳子拉力充当向心力,可由圆周运动知识分析解答.

3.整体运用功能关系法

首先对带电体受力分析,再分析运动形式,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公式计算.

(1)若选用动能定理,则要分清有多少个力做功,是恒力功还是变力功,同时要明确初、末状态及运动过程中动能的增量.

(2)若选用能量守恒定律,则要分清带电体在运动中共有多少种能量参与转化,哪些能量是增加的,哪些能量是减少的,表达式有几种.

①初状态和末状态的能量相等,即E初=E末

②增加能量的总和等于减少能量的总和,

即ΔE增=ΔE减

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匀变速运动,对非匀变速运动(非匀强电场中)也同样适用.

【典型例题】如图,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有一表面光滑、与水平面成45°角的绝缘直杆AC,其下端(C端)距地面高度h=0.8m,有一质量为500g的带电小环套在直杆上,正以某一速度沿杆匀速下滑,小环离开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第16章(高中物理选修3-1第1)(10)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第16章(高中物理选修3-1第1)(11)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第16章(高中物理选修3-1第1)(12)

第二章 恒定电流知识点总结

【知识结构】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第16章(高中物理选修3-1第1)(13)

★重难点一、含有电容器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含有电容器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1.分析和计算含有电容器的直流电路时,注意把握以下五个方面:

(1)电路稳定时电容器在电路中就相当于一个阻值无限大的元件,在电容器处电路看做是断路,画等效电路时,可以先把它去掉.

(2)若要求电容器所带电荷量时,可在相应的位置补上,求出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根据Q=CU计算.

(3)电路稳定时电容器所在支路上电阻两端无电压,该电阻相当于导线.

(4)当电容器与电阻并联后接入电路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与并联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

(5)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变化时,将会引起电容器的充放电,如果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升高,电容器将充电,反之电容器放电.通过与电容器串联的电阻的电量等于电容器带电量的变化量.

2.含电容器电路问题的分析方法

(1)应用电路的有关规律分析出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及其变化情况.

(2)根据平行板电容器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求解.

【特别提醒】

(1)通过电容器这个桥梁可以把电学知识与力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2)与电源相连的电容器,其极板间电压不变.

(3)与电源断开的电容器其所带电量不变.

(4)当电容器的两极板间电压变化时,有ΔQ=CΔU.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第16章(高中物理选修3-1第1)(14)

★重难点二、电路故障问题的分析★

一、电路故障问题的分析

电路故障一般是短路或断路,常见的情况有导线断芯、灯泡断丝、灯座短路、电阻器内部断路、接触不良等现象,检查故障的基本方法有两种:

1.仪表检测法

(1)断路故障的判断:用电压表与电源并联,若有电压,再逐段与电路并联,若电压表指针偏转,则该段电路中有断点。

(2)短路故障的判断:用电压表与电源并联,若有电压,再逐段与电路并联,若电压表示数为零,则该电路被短路。若电压表示数不为零,则该电路没有被短路或不完全被短路。

2.假设法

已知电路发生某种故障,寻找故障发生的位置时,可将整个电路划分为若干部分;然后逐一假设某部分电路发生故障,运用欧姆定律进行正向推理。推理结果若与题述物理现象不符合,则故障不是发生在这部分电路;若推理结果与题述物理现象符合,则故障可能发生在这部分电路。直到找出发生故障的全部可能为止,亦称排除法。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第16章(高中物理选修3-1第1)(15)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第16章(高中物理选修3-1第1)(16)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第16章(高中物理选修3-1第1)(17)

3.电路的动态分析

分析依据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常用规律:

(1)变化电阻本身和总电路变化规律相同;

(2)总电路上R增大时总电流I减小,路端电压U增大;

(3)和变化电阻有串联关系的看电流,即总电流减小时,该电阻的电流、电压都减小。

(4)和变化电阻有并联关系的看电压,即路端电压增大时,该电阻的电流、电压都增大。

4.闭合电路的U-I图象

图中a为电源的U-I图象,b为外电阻的U-I图象。

两者的交点坐标表示该电阻接入电路时电路的总电流和路端电压;该点和原点之间的矩形的面积表示输出功率;

a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源内阻大小;

b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外电阻的大小;当两个斜率相等时(即内、外电阻相等时)图中矩形面积最大,即输出功率最大。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第16章(高中物理选修3-1第1)(18)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第16章(高中物理选修3-1第1)(19)

(1)纯电阻电路

在纯电阻电路中,电功等于电热,电功率等于热功率,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第16章(高中物理选修3-1第1)(20)

(2)非纯电阻电路

在非纯电阻电路中,电功大于电热,电功率大于热功率,即UI>P热=I2R。

【典型例题】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2Ω,R2=R3=4Ω,当电键K接a时,R2上消耗的电功率为4W,当电键K接b时,电压表示数为4.5V.试求:

(1)当电键K接a时,通过电源的电流和电源两端的电压;

(2)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3)当电键K接c时,求电源输出功率.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第16章(高中物理选修3-1第1)(21)

★重难点四、电学实验中的几个问题★

电学实验中的几个问题

1.进行仪器选择、电路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1)安全性原则:所选元件在电路中不能被损坏,如电压表或电流表的电路中时,各对应物理量不超过它们的量程。

(2)目的性原则:所设计的电路应能够达到实验的目的。

(3)准确性原则:选取仪器或器材时应考虑减小系统误差,如电压表或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应尽可能指在中间刻度附近。

(4)方便操作原则:所设计的实验容易达到实验目的,且又简捷、方便。

(5)经济实惠原则:所设计的电路中所用的仪器应在大多数实验室能找到,本原则也可称为可实施原则。

2.电压表、电流表及多用电表的读数

(1)电压表、电流表和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直流电流挡的读数,要看清选择的量程和分度值。

(2)多用电表的欧姆挡的读数要看清选择的倍率,如:×1、×10、×100等。

3.实验仪器的选取

(1)电源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要大于电路中的实际电流。

(2)用电器的额定电流应大于或等于通过它的实际电流。

(3)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不能小于被测电压和电流的最大值。

4.电路的选取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第16章(高中物理选修3-1第1)(22)

(2)滑动变阻器调控电路有限流和分压两种接法;限流式调节电流、电压范围小,分压式调节电流、电压范围大,可从零开始变化。

当滑动变阻器的全阻值小于用电器的电阻,若实验要求电流、电压变化范围较大时,采用分压式。当电源提供的最小电流仍大于仪器允许的最大电流时,必须采用分压式。其他情况,从减少电能损耗考虑,应优先采用限流式电路。

5.电路的实物连接方法

(1)先图后连,先串后并。

(2)看准极性,接线到柱。

(3)明确量程,检查定位。

6.数据的处理方法

(1)公式法:物理意义比较明确。

(2)图象法:有取平均值的效果,结果比较准确。

7.仪器代换

(1)一个定值电阻和一个电流表可以代换电压表。

(2)小量程电流表可以改装后再接入电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