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数的讲解(序数是什么)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希望用一种自然的方式引入序数这一数学概念,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序数的讲解?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序数的讲解(序数是什么)

序数的讲解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希望用一种自然的方式引入序数这一数学概念。

本文试图让任何一个对集合与映射有朴素认知的人(比如,高中生)能看懂。


(本文改写自知乎问答:什么样的集合可以排序?张智浩的回答)


目录

零、引子

一、序是什么

二、什么时候可以排序

三、良序

四、序数



零、引子

让我们从简单的场景开始。一年级二班的小朋友们要去做课间操,都是排着队去操场的。怎么排队呢,比如按学号排,1 号小朋友站在开头,他的后面站着 2 号,以此类推,一个接一个。这是最简单的“按序排列”的场景。当然了,因为一年级二班只有有限多个小朋友,所以这也很简单。

如果有无限多个小朋友呢?哦,如果小朋友们的学号都是正整数,那似乎也差不多:还是 1 号站在开头,2 号次之,一个一个下去,无非队伍没有尽头了嘛。

但是,如果小朋友们的学号是 [0,1] 区间里的有理数呢?这个时候这个队伍就有些奇怪了,学号为 0 的小朋友当然在开头,但他后面站谁呢?这时候似乎有点奇怪了,根本没有谁正好在他后面:如果觉得学号为 q 的小朋友在他后面,那么学号为 q/2 的小朋友肯定在他们俩中间,所以学号为 q 的这位并不正好在学号为 0 的后面。换言之,如果学号用有理数来标记,根本没法排出队伍来——至少跟我们想象中的队伍不太一样。

这似乎带来一个问题:什么样的集合可以按序排列呢?


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当然是“什么叫‘按序排列’”

(注:一个没有说清楚的问题自然是没法回答的,第一步自然是搞清楚这个问题究竟在问什么;很多时候我们的问题都是一些用自然语言表述的“朴素”的问题,将其转化为用严格数学语言表述的问题之后,问题“基本上”也就解决了)


按照上面的朴素分析,我们已经看到了排队的要点:首先有个开头的小朋友,然后他后面站一个,他后面这个小朋友的后面还有一个,每个小朋友后面都站一个,除了最后一个小朋友(如果有最后一个的话)。不能出现一个小朋友后面不知道站谁的情况,一大群人站在他后面,但没有谁刚好在他后面。

看起来我们已经遇到了一个关键点,即“后面一个”。我们是不是可以说:一个集合能够“按序排列”,就是说这个集合中每个元素都能找到“后面一个”的元素?

仔细想一想,这似乎符合我们朴素的理解。那么某个元素的“后面一个”,是什么意思?

要严格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得严格定义什么叫“序”,因为显然这些问题都依赖于“什么叫序”。


一、序是什么

序是一种关系。这句看起来像废话一样的话其实在数学上也有明确的含义,但是在这里我们不想讨论什么叫“关系”,因为这可能稍微有点离题了。在下面有个 注释 提到这件事,但是所有的 注释 都是可以跳过的内容,与正文关系不大。

就我们朴素的认知来说,什么叫序呢?序是拿来比较大小的,比如我说一个集合 X 上有个序,我的意思是从中任取两个元素 x₁,x₂ ∈ X,我能比较哪个大哪个小。所以我们给出以下定义:

定义. 设 X 是一个集合。一个 X 上的全序,或者简称为序,是一个满足以下条件的二元关系 ≤:

  1. 对任意 x ∈ X 有 x ≤ x;
  2. 设 x₁,x₂ ∈ X,如果 x₁ ≤ x₂ 且 x₂ ≤ x₁ 同时成立,那么 x₁ = x₂;
  3. 设 x₁,x₂,x₃ ∈ X,如果 x₁ ≤ x₂ 且 x₂ ≤ x₃,那么 x₁ ≤ x₃;
  4. 对任意 x₁ ≤ x₂,要么有 x₁ ≤ x₂,要么有 x₂ ≤ x₁。

如果你忽略掉一个神秘的名词“二元关系”,仅仅从字面上理解,这几条要求似乎完全满足我们对“序”的想象:前两条几乎是废话,第三条是所谓的“传递性”,第四条则是说“任意两个元素都能比较大小”,所以叫“序”。下面我们都将使用“全序”这一名称,而不再用“序”。

多说一句,第四条加第二条能推出第一条自动满足,所以其实不需要这么多条件。


注释. 这个定义其实不那么完整,因为我还没定义“二元关系”这个神秘的名词。对于不知道的读者,我们简单说一下。我要怎么描述一种“关系”呢?最简单的一种办法是:我把所有有关系的对子都拿出来,那我自然就知道这个关系是什么了。比如,我宣称 X 上有一种关系叫“小于等于”,我只需要给出所有 (x₁,x₂) 的对子,其中 x₁ 小于等于 x₂,那么我就确定了这个关系。所以,一个 X 上的关系就是 X × X 的一个子集。这里我并未写得很严格,但我想在正文中应当不影响理解。

注释. 如果在上述定义中去掉第四条,我们就得到了“偏序”的定义。简单来说,一个偏序基本上就是一个全序,唯一的区别是,两个元素并不一定可以比较大小。不过本文中我们暂且不讨论偏序的事情。


一个全序集 (X,≤) 就是一个集合 X 和其上的一个全序 ≤ 一起组成的对子。一个集合上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全序,所以我们应当将全序视为一种结构。换言之,一个全序集,是一个集合装备了全序这种结构之后得到的东西,它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集合了,而是一个有结构的集合。所以一开始的问题应当是:什么样的全序集可以排序?


本节的最后我们来看几个全序的例子:

  • 自然数集合 N,整数集合 Z,有理数集合 Q,实数集合 R,都能按照通常大家熟知的大小关系 ≤ 成为一个全序集。
  • 如果 (X,≤) 是一个全序集,而 Y 是一个 X 的子集,那么 Y 上有一个显然的全序,即把 X 上的全序限制在 Y 上。比如,全体非负实数的集合,记为 [0, ∞),作为 R 的子集有一个显然的全序。
  • 我们在 N 上给出一个与 ≤ 不同的全序 ≦,定义如下:对任意 m,n ∈ N,有 2m ≦ 2n 1;如果 m ≤ n,那么有 2m ≦ 2n 以及 2m 1 ≦ 2n 1。简单来说,我定义所有偶数都比奇数小,但是奇数和偶数自己的大小关系还是跟通常的一样。也可以把这个全序具体写出来:0 ≦ 2 ≦ 4 ≦ … ≦ 1 ≦ 3 ≦ 5 ≦ …。
  • 我们在 [0, ∞) × N 上给出一个全序 ≦ 定义如下:如果 x₁ ≤ x₂ ∈ [0, ∞),那么对任意 n₁,n₂ ∈ N 有 (x₁,n₁) ≦ (x₂,n₂);如果 n₁ ≤ n₂ ∈ N,那么对任意 x ∈ [0, ∞) 有 (x,n₁) ≦ (x,n₂)。这种顺序也叫“字典序”,因为字典就是这么排序的。

我没有仔细给出后几个例子的定义,也没有验证它们确实是全序,但我想这是很容易感受到的。细节就留给读者吧。


二、什么时候可以排序

现在我们已经严格定义了什么叫“序”了,现在我们来看看给定一个全序集 (X,≤),我们是不是能把 X 中的元素“排”起来。

如果能够把 X 中的元素排起来,这个队伍首先有个开头,这个开头是谁呢?哦,那当然是 X 里面最小的那个元素了。那啥叫“最小”呢,当然是没有比它更小的了。所以以下定义是显然的:

定义. 设 (X,≤) 是一个全序集。如果一个元素 x ∈ X 满足以下条件:

  • 如果有某个 x' ∈ X 使得 x' ≤ x,则 x' = x,

那么称 x 为极小元素。


等等,也许你会说,“最小”的意思难道不是比其它所有元素都小吗?那么我们定义:

定义. 设 (X,≤) 是一个全序集。如果一个元素 x ≤ X 满足以下条件:

  • 对任意 y ∈ X 有 x ≤ y,

那么称 x 为最小元素。


为了区分这两种定义,前者我叫做“小”而后者我叫做“小”。如果有过求函数的极值与最值的经验,可能会对这一命名感到亲切。那么这两个概念是一样的吗,我们的感觉是不是对的呢?确实是对的。

命题. 设 (X,≤) 是一个全序集。如果 x ∈ X 是一个极小元素,那么它也是最小元素;反之,如果它是一个最小元素,那么它也是一个极小元素。此外,不论极小元素还是最小元素,如果存在,那么是唯一的。

证明. 证明是比较容易的。先假设 x 是最小元素。如果有 x' ∈ X 满足 x' ≤ x,由于 x 是最小元素,必定有 x ≤ x',所以 x = x' 。换言之 x 是极小元素。

反过来,假设 x 是极小元素。对任意 y ∈ X,由全序的定义知道要么 x ≤ y 要么 y ≤ x。如果 x ≤ y,那么没什么可说的;如果 y ≤ x,由于 x 是极小元素,必定有 y = x,那还是有 x ≤ y。总之,不论如何都有 x ≤ y,即 x 是最小元素。

至于唯一性是比较显然的。如果 x,x' ∈ X 是两个最小元素,那么由 x 最小知道 x ≤ x',由 x' 最小知道 x' ≤ x,故 x = x'。


注释. 对于全序集这两个概念自然是一样的,但是对于偏序集就不同了。由于任意两个元素并不一定能比较大小,所以在偏序集中“最小元素”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概念;仔细看上面的证明,任意两个元素能比较大小这一条也是关键的一步。此外,在一般的偏序集中,极小元素不一定唯一。


上面的命题并没有提及最小元素或者极小元素的存在性,只是说“如果存在那么怎么样”。事实上一个全序集也不一定存在最小元素,比如整数集合按照通常的序关系就没有最小的那个数,但自然数集合就有最小的数,即 0。

所以 (X,≤) 的元素能“按序排列”的第一个条件是:全序集 (X,≤) 存在极小元素。好了,现在队伍的开头有了,下一个排谁呢?

注意,我们已经说了“下一个”,所以立马的问题就是,什么叫“下一个”?任取 x ∈ X,自然的“下一个”显然要比 x 大,并且它们之间没其它元素了。所以我们定义:

定义. 设 (X,≤) 是一个全序集且 x ∈ X,则 x 的后继是满足以下条件的一个元素 S(x) ∈ X:

  1. 有 x < S(x),即 x ≤ S(x) 且 x ≠ S(x);
  2. 若有某个元素 y ∈ X 满足 x < y ≤ S(x),则 y = S(x)。


这个定义看起来有些拗口,或许我们能改写一下。用符号 (x, ∞) 表示 X 中比 x 大的元素形成的子集,即 (x, ∞) := {y ∈ X ∣ x < y}。那么上述定义就是在说:后继 S(x) 是 (x, ∞) 中的极小元素。如果这个极小元素存在,那么我们就找到了 x 的“后一个”。如果每个 x ∈ X,只要不是“最后一个”,都有“后一个”,那么我似乎就可以把 X 中的元素“按序排列”起来了。

至此我们似乎已经找到了 (X,≤) 可以“按序排列”的条件,包括两条:

  1. 存在极小元素;
  2. 对每个 x ∈ X,子集 (x, ∞),只要非空,都存在极小元素,即 x 的后继。

当然,子集 (x, ∞) 是空集的意思就是“没有比 x 更大的元素”,即 x 是极大元素。我没有写下极大元素和最大元素的定义,但原则上跟前面写的没什么区别。


至此问题结束了吗?不,这里还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如果记 m 是极小元素,我的排列总是像 m,S(m),S²(m) = S(S(m)),… 这样排起来的,但是所有 x ∈ X 都会出现在这里面吗,会不会有些元素不在队伍里面?换言之,如果某些 x ∈ X 没有“前一个”,我这算是“按序排列”吗?

这其实不是一个特别关键的问题,它依赖于我们对“按序排列”的理解,我们将在最后讨论这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比较关键,我们马上来讨论。


三、良序

上面给出的可以“按序排列”的条件有个最大的问题:这些条件不是被子集保持的。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 (X,≤) 满足“按序排列”的两个条件,而 Y 是 X 的一个子集,那么 (Y,≤) 并不见得可以满足这两个条件。这想一想似乎违背了我们朴素的直觉:如果我把一些元素排列起来,我从里面取一部分元素,它们应该也自动排列起来了才对。

来看一个例子。在第一节中我们有一个 [0, ∞) × N,≦) 的字典序的例子,它满足“按序排列”的两个条件:首先极小元素是 (0,0),其次对每个 (x,n) ∈ [0,∞) × N,它的后继是 (x,n 1)。然而,考虑它的一个子集,比如 {(x,0) ∣ x > 1},它就没有极小元素,在里面也没有后继,因为这个全序集和 (1, ∞) 几乎就是一样的。(关于什么叫“一样”我们也会在之后讨论)


所以,可能更好的选择是 (X,≤) 的任意子集都满足上述可“按序排列”的条件。但是子集的子集还是子集,所以这件事情显然等价于说 X 的任意子集都存在极小元素。

定义. 设 (X,≤) 是一个全序集。如果全序 ≤ 满足以下条件:

  • 任意非空子集 Y 存在极小元素,

则称 ≤ 是一个良序,而 (X,≤) 称为一个良序集。


顾名思义,“良序”的意思就是这个序很好,当然经过上面的讨论我们也知道它到底好在哪里:从一个良序集里面任取一个子集,都能“按序排列”。

看几个例子。显然自然数集合按照通常的序关系 (N,≤) 是一个良序集。上面给出了 N 上的另一个全序关系 ≦,容易验证 (N,≦) 是一个良序集。可以感受到,(N,≦) 就是把两个 (N,≤) 给“拼”在一起了。


那么这里说个题外话。所谓的“良序原理”说:对任意一个集合 X,存在一个 X 上的良序。

乍一听这是一个很强的命题,因为一个集合上的序实在是太多了,但良序这个条件又这么苛刻,几乎不太可能实现的样子。事实上它也确实很强,它等价于“选择公理”。对于那些不了解什么是选择公理的读者,我们也简单提一下,它基本上是这么个意思:如果我现在有一大堆非空集合,记为 {X_i},其中 i ∈ I 用来标记这些集合,那么我可以从每个 X_j 里面挑一个元素 x_j ∈ X_j。

这听起来什么也没说,难道不是显然的吗?嗯,确实是这样,不过“挑一个”的意思是找到这么一个映射 f : I \to ∪ X_i 使得 f(j) ∈ X_j,称为选择函数。这个映射怎么找呢?

关于选择公理,在此我不详细阐述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这个知乎问答:

如何让一个 5 岁小孩听懂什么是选择公理?​匡世珉的回答。(此处没有链接)


不过如果有了良序原理,这样的选择函数似乎很容易找到了:首先在 ∪ X_i 上给一个良序。那么每个子集 X_j,按照定义会有一个极小元素 x_j。好了,那么我们定义 f(j) = x_j 就完事了。

这或许会对大家理解选择公理提供一些帮助。


多说一句,问题描述中有“把 [0,1] 中的有理数”排成一列的做法。这里并不需要用良序原理,只需要注意到 [0,1] 中的有理数其实可以和自然数集 N 建立一个双射,这就完了。当然这件事情也并不显然。


四、序数

我们大概已经回答了原本的问题:什么样的全序集可以“按序排列”?按照我的理解,就是良序集。好了,每当我们有一个数学对象,我们就可以做一些常规的操作。

定义. 设 (X,≤) 和 (Y,≦) 是全序集。如果一个映射 f : X → Y 满足以下条件:

  • 若 x₁ ≤ x₂ ∈ X,则 f(x₁) ≦ f(x₂) ∈ Y,

则称 f 是一个保序映射。如果 f 还是一个双射(一一对应),则称 f 是一个保序同构。

容易验证保序同构的逆映射还是保序同构。


注释. 如果读者知道一些基本的范畴论,容易看出,所有全序集和保序映射组成一个范畴,这个范畴的同构就是保序同构。所有良序集组成这个范畴的一个满子范畴。


如果两个全序集是保序同构的,那么它们几乎就是“一样”的。所谓“同构”,就是“有相同的结构”,即序结构是一样的。

注释. 当然了,什么叫“一样”其实是个很大的问题,如果有不一样的“一样”那还是“一样”吗?比如整数集合 (Z,≤) 到自身有很多保序同构:对每个 m ∈ Z 定义 f_m(n) := n m,那么 f_m 显然是保序的;换言之,整数集合与自己有很多不一样的“一样”;不过又说回来,它自己与自己有一个特别的“一样”即恒等,所以到底是不是“一样”呢?对于这些范畴论的讨论,我推荐读者阅读下文:

孔良:1 1=2?​(此处没有链接,可以去知乎搜索孔良老师,或者在返朴公众号中寻找)


然后我们会发现,良序集真的性质很好:如果两个良序集“一样”,那么它们只有唯一的方式“一样”,换言之它们真的一样!

命题. 设 (X,≤) 和 (Y,≦) 是两个保序同构的良序集,则它们之间的保序同构是唯一的。

在此我们不给出具体的证明。大概的想法是,保序同构总是把极小元素映到极小元素,后继映到后继,两边都排成一排,那么显然只有一种保序同构。当然了,这不算是思路,因为要严格化这种想法还需要很多工作。或许会感受到,这种说法很像数学归纳法;事实上我们确实会有一种新的归纳法,在此不细说了。


既然我们把保序同构的良序集看成一样的,那么唯一有用的就是良序集的“等价类”了,保序同构的良序集视为等价的。我们给这些等价类取个名字,叫“序数”。

定义. 一个序数是一个良序集的等价类。

比如,我们用正整数 n 来表示 {0,1,…,n-1} 这个良序集对应的序数,用 0 表示空集这个良序集对应的序数,用 ω 来表示正整数集合 (N,≤) 对应的序数。

习题. 空集如何成为一个良序集?


注释. 这里其实有一些小问题。众所周知,所有集合的“集合”并不是一个集合;类似地,和某个集合同构的所有集合也不构成一个集合。比如,对每个集合 X,集合 {X} × Y 当然和 Y 有一个双射。所以,如果考虑和某个良序集保序同构的所有良序集,这也太大了而不是一个集合。不过这到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我们还有别的办法定义什么叫序数。不过在这里理解成等价类没有什么影响。


序数可以比较大小,事实上随便拿一些序数出来组成的集合也自然地是一个良序集。序数可以做加法,也就是把两个良序集“拼”在一起,比如我们前面看到的 (N,≦) 对应的序数就是 ω ω。序数也可以做乘法,也就是把两个良序集做笛卡尔积然后取字典序,比如 ω ω = ω · 2(不过通常的字典序和我上面的例子是反的)。序数的加法和乘法都不是交换的,比如 1 ω = ω ≠ ω 1 以及 2 · ω = ω ≠ ω · 2。

习题. 验证这两个等式和不等式。


最后我们把前面挖的一个坑填上:我们只讨论了元素有后继的情况,如果我还希望元素有前继,即每个元素,除了极小元素,都是某个元素的后继,又会怎么样?可以证明,只有有限的序数和 ω 满足这一条件。其实这比较显然,更大的序数一定包含 ω,那么自然就会出现一个没有前继的元素。

当然了,严格的证明依赖于更严格的定义。这一节我们几乎没有给出任何严格的定义,主要是写得太长了,不打算继续了。

拓展阅读.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维基百科,搜索序数(ordinal number)即可。


#数学# #代数# #科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