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八大奇迹红旗渠的故事(10年徒手削平1250座山头)

上世纪七十年代,周总理曾经自豪地对外宾说:“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另一个是林县的红旗渠。”对于南京长江大桥,很多人听说过甚至亲自体验过,但是林县红旗渠并不是一个人人都熟知的地方,但就是这样一个地方蕴含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成为中国奇迹的红旗渠到底有何动人之处?群众们为之付出了多少?

世界第八大奇迹红旗渠的故事(10年徒手削平1250座山头)(1)

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红旗渠,为什么非修不可?

红旗渠位于今安阳市林州市,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中国水长城”、“人工天河”。周总理的一句红旗渠是新中国两大奇迹之一,在1971年至1980年期间来红旗渠参观的外宾就达到一万多人次,旅客中不乏外国最高领导人。为什么红旗渠能够得到周总理的盛赞呢?这要从这条水渠的修建背景以及修建过程说起。

世界第八大奇迹红旗渠的故事(10年徒手削平1250座山头)(2)

红旗渠所在的林州市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叫做林县,这是一个位于河南与山西交界处极度干旱的小县城,因为干旱曾经五次出现“人吃人”的恐怖景象。因为没有充沛的水源,这里曾经发生过上百次自然灾害,三十余次庄稼颗粒无收,生活在这边的百姓过着艰苦的生活。

世界第八大奇迹红旗渠的故事(10年徒手削平1250座山头)(3)

虽然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县政府在林县援建了大量水工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当地居民缓解了用水困难,但是毕竟水源有限,这样的水利工程仍然不能帮助解决大面积的灌溉问题。1959年,林县再次遭遇前所未有的特大干旱,流经林县的四条河流全部断流干涸,此前所修建的水利工程失效,当地的村民又只能依靠远处的水源取水喝。

世界第八大奇迹红旗渠的故事(10年徒手削平1250座山头)(4)

这次特大干旱让当地县委认识到,如果要解决当地的干旱问题,就必须找到新水源并且修建水渠,将水引进林县,县委将目标锁定在林县境外70公里处的浊漳河。并决定于1960年2月正式开工,当时该项目被取名为引漳入林工程,1960年3月改名为“红旗渠”,并且如同这个名字一般正式高举红旗向前进。

但是修建水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林县在修建红旗渠的时候遇到了诸多困难,但是秉持着“人定胜天”的精神,勇敢无畏、迎难而上。

世界第八大奇迹红旗渠的故事(10年徒手削平1250座山头)(5)

二、艰苦的条件不足以应对重重的困难,但是劳动人民的决心可以

红旗渠在修建之初,林县县委就低估了红旗渠的修建难度。当时施工人员预计在七万名左右,每个人每天挖1米,在2月初就动工的话,5月1日红旗渠就能够实现通水。但是在工程开工之后才发现,原来分配好的7万名施工人员,真正能够到场的却没有那么多。

世界第八大奇迹红旗渠的故事(10年徒手削平1250座山头)(6)

加之当时的技术实力十分薄弱,参与施工的人员并没有任何现代的开凿设备,只有一锤一铲一双手。现场的水利专家只有28名,其中学历最高的也只是中专的文凭。由于当时国家正处在特殊时期,经历自然灾害的国家能够拨给当地的资金也只有三百万储备金,而且自然灾害让当地的农业严重受损,民众处于自己都吃不饱的状态,更是没有力量来开挖水渠。

世界第八大奇迹红旗渠的故事(10年徒手削平1250座山头)(7)

正是因为领导力不足、技术不支持以及劳动力量分散,所以在修建水渠的时候出现了很多错误。没有知识储备的农民拿着炸药满山放炮,时有失误炸坏渠底的事情出现。有些施工人员挖错渠线,走了不少弯路。在需要加快修建的渠段,效率过于低下,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将其拿下,而且在工程的质量以及安全方面都没有保障。

世界第八大奇迹红旗渠的故事(10年徒手削平1250座山头)(8)

红旗渠的修建还遭遇了沿线居民的反对。特别是当红旗渠修建到山西段的时候,群众们的意见相当大,因为漫天放炮使得山上的石头被炸碎,碎石不断往山下滚落,砸坏山上的树木,破坏当时的水土,而且碎石还会滚向居民区,楼房的砖瓦被砸烂,饲养的牲口被吓跑,损失非常严重,所以这项工程在进行九个月后被迫停工。

世界第八大奇迹红旗渠的故事(10年徒手削平1250座山头)(9)

但是如果遇到困难,中国人就必定会想出解决的办法,这是中国人的优质品格。林县人民不害怕这场硬仗,想尽各种解决办法,在条件艰难的施工现场,找不到合适的地方休息就就近找合适的地方,可能是石头缝中,可能是露天打铺,十年修建水渠的漫漫之路,这群农民就这样挺了过来。

因为需要大量的石灰,于是全县烧制石灰最棒的能手纷纷来到施工现场。因为条件受制,所以便在前人烧制石灰的基础上改良方法,创造了明窑堆石烧灰的方法,大量产出石灰,彻底解决施工地需要大量石灰的难题。

世界第八大奇迹红旗渠的故事(10年徒手削平1250座山头)(10)

在县委、县政府的帮助之下,解决炸药难的问题,还在当地创办水泥厂,解决水泥的难题。修建水渠的每个人都无畏艰辛,为造福家乡百姓奉献出自己的所有,最终红旗渠经过10年的时间终于通水,全长1500公里,建于太行山悬崖峭壁之上。工程耗费总资金约1.2亿元,其中除了国家的投资更多的是社会团队的投资,工程参与的群众达7万余人,先后有81位干部以及群众在这项工程中奉献出自己的生命。

世界第八大奇迹红旗渠的故事(10年徒手削平1250座山头)(11)

三、红旗渠意义重大,造福百姓、传播红旗渠思想

红旗渠的修建成功意义重大,正是因为这条水渠的通水,彻底改善了林县干旱的恶劣生存环境。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红旗渠能够解决56.7万人以及37万头家禽的正常饮水问题,54万亩耕地得到灌溉,粮食的产出量大大增加,很好地解决了当地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

世界第八大奇迹红旗渠的故事(10年徒手削平1250座山头)(12)

这也是世界第八大奇迹,是劳动人民靠着自己的双手砥砺前行,不仅造福一方百姓,还留下来珍贵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精神在中原大地上引起广泛共鸣与回响,展现着历久弥新的伟大光芒。

因为红旗区有着当地劳动人民的血、汗、泪,所以有着震天动地的精神创造,红旗渠精神传遍中华神州大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团结协作以及无私奉献”,这是红旗渠精神的内涵。这需要每个中国人牢记在心,继承并发扬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为中国更好地明天而奋斗!

世界第八大奇迹红旗渠的故事(10年徒手削平1250座山头)(1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