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福大命大齐桓公)

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福大命大齐桓公)(1)

春秋战国时期,一些国君的上位颇有传奇性,正是因为这些大BOSS继位充满曲折、不可思议甚至带有魔幻味道,让这些人物在2000多前风云激荡的时代被赋予传奇色彩,也因此衍生出一系列影响当时历史格局的诱变因子。直至今日,这些传奇依旧光彩熠熠,为后人们津津乐道。

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福大命大齐桓公)(2)

今天说说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的继位,那可真是一个惊心动魄、险象环生。

01

周武王封姜尚于齐国营丘立国,在姜尚的治理下,修治政务,发展经济,一时齐国成为大国。姜尚便是齐国太公,继太公之后,历经丁公、哀公、献公、武公、厉公、文公、成公、庄公。

等到庄公去世,他的儿子禄甫继位,也就是釐公(釐读音同“僖”,古用作谥号)。釐公去世,太子继位,也就是襄公。

这个时候,有个人不爽了,就是釐公弟弟的儿子公孙无知。他凭什么不爽呢?

原来,釐公生前非常喜欢这个公孙无知,让他的礼秩服秩及俸禄比照太子。太子继位后,取消了无知的这样些待遇,这让无知怀恨在心。于是,无知的找到一个机会,杀害了襄公自立为齐国国君。

襄公生前诛杀臣民屡有不当,手底下的臣子每天提心跟吊胆。襄公的两个弟弟同样也怕哪天被哥哥给整没了,二弟公子纠逃到鲁国,由管仲、召忽来教导。三弟小白逃到莒城,由鲍叔牙负责教导。

02

有一年,杀了襄公自立为齐国国君的无知,也被人杀害。大夫们开始商议拥立新君。

其实,在襄公时,齐国朝堂便形成拥立公子小白和拥立公子纠两个利益集团。

于是,小白从小就亲近善贤大臣高傒立即暗中召回在莒城的小白。鲁国国君出派兵护卫公子纠回国,还先让教导公子纠的管仲带一支部队拦住从莒至齐都城的道路。

好戏出现了:两军还真相遇了。管仲拔箭射中小白的腰带钩子,小白惨叫一声,跌落下马车。隔在远处的管仲一看,心下大喜,小白肯定是挂了,于是派人飞快将好消息报给鲁国,鲁国护送的部队也放下心来,便不急着赶路,走了六天才把公子纠护送到齐都。公子纠要入城,被齐国军队拦下。原来,公子小白早就先到,被高傒、鲍叔牙等立为国君,这就是春秋时期赫赫有名的齐桓公。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小白被管仲一箭射中腰带钩子,并没击中要害,便见机装死欺骗管仲,随后乘坐轻便的车子飞驰而去,加之齐国内有高傒做内应,便抢先一步回国做了国君。

03

新上位的小白也就是齐桓公也不是省油的灯,他当然要报管仲的一箭之仇。他派人给鲁国说:我不忍心杀掉我的兄弟公子纠,就请鲁国杀掉他吧。管仲、召忽是我的仇人,请遣送回来,让我们剁成肉酱才甘心。要是不遵从的话,我们就包围鲁国。鲁国害怕了,就把公子纠给杀了。

这下,齐桓公盼着候选为阶下囚的管仲被押送回国,杀了他以泄恨。这时候,鲍叔牙对齐桓公说:“您如果要治理齐国,有我和高傒就可以了,但如果您想成就一番霸业,非管仲辅佐不行啊。”齐桓公心里有百个不情愿,但为了坐稳王位,干一番事业,按下心头怒火,最终还是采纳了这条建议。

齐桓公担心鲁国不放人,便催促鲁国说:“我只有早日得到管仲,治他的罪我才甘心。”管仲被遣送回国,桓公以隆重的礼节仪式命他为大夫,主持政务。

此后,在管仲的辅佐下,齐国一步步强大起来。齐国自身强大之后,管仲又帮齐桓公进一步走向霸主的宝座,推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成就一番霸业。齐桓公称管仲为仲父。鲍叔牙甘居管仲之下,历史上称为“管鲍之交”,成为美谈。

04

从表面上看,公子小白和公子纠俩从争夺王位,比谁跑得快谁就能当坐上王座。

但细究,其实并没这么简单:公子小白的利益集团,是朝中掌权者高傒及国氏二臣,还有家世背景不同一般的鲍叔牙做助攻。公子纠的利益集团,是以鲁国和管仲等为靠山,当时,鲁国的国力比不上齐国,管仲虽谋略过人,但他出身贫寒,在齐国根基也不牢。公子小白乍看是侥幸坐上王位,实际上是他幕后利益集团的获胜。

一些历史看起来是偶然因素起了决定作用,孰不知真正的内因才左右着历史。

历史是一面镜子。在齐桓公成就霸业的所有作为中,起用管仲无疑是最精彩的一笔。

管仲本是桓公政敌之谋士,而且有关键时刻的一箭之仇,即便如此,桓公能不计前嫌,委以重任,且言听计从,从而成就了一番霸业。历史上许多主政者,选人用人,以人划线,弃贤者而不顾,以圈子定乾坤,往往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格局决定结局,历史反复证明,并将继续证明。

参考文献:《史记》(汉)司马迁

END!,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