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宁红色故事(洛宁红色故事一)

洛宁是豫西较早播下革命火种的地区之一。早在20世纪初,李翔梧、温旭阳等一批洛宁革命志士积极投身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并将进步思想传播到故乡,影响和带动了一大批有志青年走上追求真理和自由的道路。

1931年5月,洛宁第一个中共党组织——河底支部诞生;1937年4月,中共洛宁县委成立,革命之火遂成燎原之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号召下,洛宁人民与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殊死斗争,用生命和鲜血保卫了家乡,谱写了一曲曲追求自由与幸福的乐章。1947年8月31日洛宁解放,在党的领导下建立了各级民主政权。全县人民积极开展剿匪反霸斗争和参战支前运动,为全国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据统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洛宁参加革命队伍的达16000余人,为革命事业英勇牺牲者达900多人,洛宁人民为中国革命的成功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值此第15个国际档案日,县委办公室(县档案局)联合县委党史研究室,推出5期洛宁红色故事,集中展现洛宁革命先烈的精神风貌和奋斗历程。

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

最早将马列主义思想带进洛宁的人是李翔梧、刘志敏夫妇。

陕甘宁红色故事(洛宁红色故事一)(1)

陕甘宁红色故事(洛宁红色故事一)(2)

李翔梧、刘志敏夫妇

李翔梧(1907-1935),洛宁县底张乡中高村人。李翔梧在河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读书期间,利用书信和假期回家的机会,向村中进步青年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的主张。李翔梧先后担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宣传处副处长、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红五军团红十四军四十师政委、红三军团十四军政委、红五军团政治部秘书长、红十三军政治部主任、建黎泰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红一方面军红七军团二十师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红军大学教员、总政治部敌工部长、宣传部长等职。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三至第五次反“围剿”战斗。1935年3月,李翔梧在江西会昌天门嶂突围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28岁。刘志敏(1908-1935),河南省罗山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赴苏,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后与李翔梧结为夫妻。刘先后担任建宁中心县委宣传部长、闽赣省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长、闽赣省委常委兼妇女部长等职。1935年6月,在福建漳州城西门外刑场英勇就义,时年27岁。

中共河底支部

陕甘宁红色故事(洛宁红色故事一)(3)

洛宁第一个中共党支部创建者伊自耕(1908-1935)

陕甘宁红色故事(洛宁红色故事一)(4)

中共河底支部旧址

1931年5月,伊自耕(宜阳县纪彰村人)受中共洛阳中心县委派遣到洛宁河底一带发展党员,建立了洛宁第一个中共基层组织——中共河底支部。伊自耕任支部书记,隶属中共洛阳中心县委领导。

中共柴窑支部、中共中高村支部

陕甘宁红色故事(洛宁红色故事一)(5)

洛宁南部地区党组织创建人李宗白(1898-1956)

陕甘宁红色故事(洛宁红色故事一)(6)

中共中高村支部旧址暨李宗白故居

1930年冬,李宗白在开封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4月,省委派他回洛宁开辟豫陕边区苏维埃革命根据地。李宗白回县后先后介绍温旭阳、王振纪、马发科、李绍连、张其林、李宗儒、李成均等人参加中国共产党,相继建立了柴窑、中高村、上高村党支部。

中共南山区委

陕甘宁红色故事(洛宁红色故事一)(7)

中共南山区委书记温旭阳(1890-1936)

陕甘宁红色故事(洛宁红色故事一)(8)

1934年春,河南大学李俊甫教授拿出1000块银元资助洛宁党组织购买枪支弹药。

陕甘宁红色故事(洛宁红色故事一)(9)

陕甘宁红色故事(洛宁红色故事一)(10)

陕甘宁红色故事(洛宁红色故事一)(11)

陕甘宁红色故事(洛宁红色故事一)(12)

中共洛宁县委员会

陕甘宁红色故事(洛宁红色故事一)(13)

第一届中共洛宁地下党县委书记韩达生(1905-1941)

陕甘宁红色故事(洛宁红色故事一)(14)

洛宁县立中学校长、第一届县委委员曲乃生(1905-1990)

陕甘宁红色故事(洛宁红色故事一)(15)

第一届县委委员贺崇升(1915-2005)

陕甘宁红色故事(洛宁红色故事一)(16)

中共洛宁县委旧址

1937年4月,中共洛宁县委在县立中学秘密成立,韩达生任书记,曲乃生、贺崇升任委员,隶属豫西工委领导。

陕甘宁红色故事(洛宁红色故事一)(17)

中共洛宁县委下辖区委一览表

陕甘宁红色故事(洛宁红色故事一)(1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