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幼儿时期的父母(做父母的你关注对了吗)

《儿科学》中,将幼儿期定义为1周岁到三周岁满,幼儿健康包括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这个时间段的孩子身体长得特别快,意识也一直增强,会直立行走了,也会表现出一些独立意识。 而作为父母的你,要特别关注处于幼儿期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因为这关系到孩子的身体健康,也关系到孩子的性格养成和未来是否能很好的融入社会。

如何做幼儿时期的父母(做父母的你关注对了吗)(1)

身体健康方面,现在是夏天,父母要注意:

1.要多给宝宝喝水

2.孩子的饭菜要荤素搭配

3.不要让孩子吃不熟或容易不熟的食物,如涮火锅之类的

4.给孩子多吃水果,补充多种营养元素

5.给孩子吃的水果一定要洗干净,免去虫卵的困扰

6.要注意宝宝的冷热变化,不要让宝宝在出汗的情况下被空调或风扇直接吹到

7.孩子外出为孩子做好防晒措施

心理健康方面:

孩子的心理健康是除了身体以外的全部,它包括孩子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和人格特征。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裁决者的角色,因为孩子后天的心理健康环境主要就是受父母影响,并被动得被父母构成的。

1.父母不可对孩子喜怒无常

这个时期的孩子会快速的学习到认知情绪,并在父母或身边人的影响下形成一些自我评价性的情绪,如羞愧、骄傲、嫉妒等等。如果没有父母的引导,这个时期的孩子不会对自己的行为有什么评价。比如孩子做错事,父母的情绪表达会影响到孩子对这件事的认识,如果父母总关注于孩子的错误,并对孩子将不满情绪表现出来,就容易使孩子变得自卑、内向。

2.注意观察幼儿期的孩子

父母要对孩子多观察,看他的一举一动,并适时作出反应,及时去纠正孩子,用柔和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引导,让孩子养成正直的三观和健康的性格。 综上,家长们应该认识到: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父母一定要精心照顾,不怕麻烦;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一定也要积极调整自己,因为,严厉苛责、喜怒无常的父母是很难拥有一个阳光乐观的宝宝的。

题图:昵图网

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