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鞭催马的典故(鞭长莫及的故事)

公元前595年,左司马申舟奉楚庄王之命到齐国办事,途径宋国因为事先没有办理向宋国借道的手续,不合礼节,被认为是鄙视宋国,于是宋文公一怒之下杀死了申舟消息传到楚国,楚庄王非常气愤,于是就发兵进攻宋国,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扬鞭催马的典故?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扬鞭催马的典故(鞭长莫及的故事)

扬鞭催马的典故

公元前595年,左司马申舟奉楚庄王之命到齐国办事,途径宋国。因为事先没有办理向宋国借道的手续,不合礼节,被认为是鄙视宋国,于是宋文公一怒之下杀死了申舟。消息传到楚国,楚庄王非常气愤,于是就发兵进攻宋国。

宋国被楚军围困了半年,形势十分危急。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派大夫乐婴齐去面见晋景公,请晋国出兵帮助解围。

晋景公本想答应宋国的要求,可是晋大夫伯宗却坚决反对。他对晋景公说:“我们怎么能为了帮助宋国而与楚国为敌呢?古人有一句话说:即使鞭子很长,也不能打在马肚子上(鞭长莫及),今天的楚国就好比是马肚子,它的强大是老天赐予的,别人是无法跟它抗衡的。我们晋国再强大,也不能违抗天意啊。”

晋景公听了伯宗的话,虽然觉得有理,但还是有些犹豫。他说:“我们怎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拒绝别人的请求呢。这样做,我深感耻辱。”

“这没有什么。”大夫伯宗解释说:“俗话说:处理事情想高想低,全由自己的心意。河流湖泊的水中能容纳污浊,山川泽地上能藏匿毒蛇猛​兽,美玉上面隐伏着瑕斑,所以一国的君主有时候也不免要含耻忍辱,这些都是很自然的现象。再说,有点小过失,也损害不了大德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