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死后吕后做了什么(吕后收拾了刘邦后宫所有的女人)

公元前195年,刘邦去世。吕雉开始报复打击后宫,尤其戚夫人的悲惨命运正式来临:“断手足,去眼,煇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将她做成‘人彘’。那么吕雉有着蛇蝎一般的心肠,为何偏偏厚待薄姬呢?

其实,这跟刘邦对薄姬的态度和她个人的性格有着很大的关系。先来说薄姬这个人。

刘邦死后吕后做了什么(吕后收拾了刘邦后宫所有的女人)(1)

阴差阳错:成了刘邦的妃子

薄姬在刘邦眼里是个无趣的妃嫔,出身低微。薄姬的母亲是战国时魏国宗室女,秦灭魏,薄姬落民间,与一个姓薄的男子私通,未婚生下了薄姬,但不幸的是,父亲英年早逝。母亲魏媪拉扯着她,在乱世之中苦苦求生。

在薄姬稍长后,魏媪心怀故国,魏豹立为魏王,母亲见女儿天生丽质,就将她献给魏宫。无奈魏豹妻妾成群,不出众的薄姬,很难得引起魏豹的特别留意。

忽一日,有个著名的相士给薄姬看了一相,竟说她将生下一个将来要当皇帝的儿子!此事正史都有记载,言之凿凿。

据说魏豹当时听了又惊又喜,从此芙蓉帐暖,春宵苦短,专宠薄姬一人。正是这意外的惊喜,也更加坚定了他背汉附楚的决心。

面对两面三刀的魏豹背约,刘邦怒火攻心,派自己的亲信曹参将领率兵灭掉魏豹。

刘邦还立刻任命韩信为左丞相,率军讨伐魏国。 魏王豹将主力部队全部调往蒲坂,严守临晋关的交通要道,避免汉军从临晋关杀向魏国。

刘邦死后吕后做了什么(吕后收拾了刘邦后宫所有的女人)(2)

韩信将其带回荥阳,但刘邦并未将其处死,只是除去其封国,命其驻守荥阳。刘邦在魏地设置三个郡:河东郡、太原郡以及上党郡,魏国自此灭亡。

魏豹被俘虏后,刘邦倒还算客气,不但没杀他,还封他做御史大夫,让他守城。但不久被楚军围攻该城,魏豹因此一命归西。

魏豹死后,刘邦偶然想起被安排织坊的那些宫人,结果发现这些宫人中,居然也有几分姿色。便从其中挑选几个姿色出众的进宫当妃子,薄姬就是其中一个。

不过薄姬入后宫后,连刘邦的面都没见到。毕竟,刘邦内有悍妻吕雉,外惑诸夫人,因此,刘邦压根就不曾注意过她这个人。

命运转折:因一句玩笑话召寝

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薄姬连刘邦影子都看不到。眼看青春流逝的时候,但她却因一次的玩笑话得以刘邦的临幸。怎么回事呢?

薄姬有两个最要好的姐妹,一个叫赵子儿,一个叫管夫人,三人曾在魏国是最要好的姐妹。薄姬和二人还曾立下了盟誓:“不管谁先得富贵,都不能忘记了另外两个。”

汉高祖四年,管夫人和赵子儿陪伴刘邦来到河南成皋灵台,在闲谈时,这两个女人提起了当初和薄姬立下的誓言,还将薄姬能“生出天子”这件事情当笑话来讲。所以被刘邦无意间听到,出于好奇薄姬召侍寝。

刘邦并不是喜欢上薄姬,而是出于对薄姬同情,所以被临幸后,很快也就把她抛到了九霄云外,特别是她怀孕生产之后,更是连面都不见她一次。

因此,薄姬虽然为刘邦生下了儿子,但命运并没有因此改变,甚至都遗忘了她们母子在后宫的存在。

薄姬一向谨小慎微,为人低调,恪守成规,就连派来侍侯她的宫女,她都谦让几分。加上当时戚夫人和吕雉为了太子之位争得厉害,谁会在乎一对不受宠的母子呢?

刘恒就这样活了下来,甚至在戚夫人为刘如意争取赵王时,一向对戚夫人不满的吕雉,干脆也提议刘邦将其余的孩子一并封王,分派封地。

话说当年项羽抓到吕雉时,拿吕雉的生命威胁刘邦,结果刘邦表现得很不在乎,说你杀了就杀吧。从这个开始,吕雉就已经对刘邦死心,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子刘盈身上。

而刘邦又偏偏专宠戚夫人,数次想废太子,所以在之后的日子里,只要戚夫人出的主意,吕雉都要在前朝后宫搅一通。

刘邦死后吕后做了什么(吕后收拾了刘邦后宫所有的女人)(3)

于是刘恒就有了代王这个封号和代国这个封地。

那么吕雉不担心“生出天子”这个预言实现吗?

从这个封地来看,吕雉对这对母子不是不起疑心。毕竟,代国是边陲苦寒之地,能在那边站稳脚就已经不错了,起不了什么大浪。

刘恒八岁这年,是汉高祖十二年,刘邦去世了。大权独握的太后吕雉虽然对戚夫人进行了残忍的报复,但对薄姬的态度却完全相反。

毕竟,薄姬为人小心谨慎,又不被刘邦待见,吕雉觉得自己与薄姬多少有点同病相怜。所以并没有打击报复薄姬,只是将她打打发去儿子刘恒的封地,与儿子一起生活。

但吕雉对戚夫人就买那么客气了,残酷报复和打击戚夫人和她的儿子刘如意,而且刘邦的其他儿子和受宠的过的妃嫔也被收拾。

刘邦八个儿子,只有长子刘肥、次子刘盈、四子刘恒和幼子刘长得免,其他都被吕雉弄死。

刘肥之所以幸免,不是因为吕雉放过他,而是被刘盈救下。吕雉已经在刘肥的酒中下毒,幸亏在他要喝的时候被刘盈救下了。

刘邦死后吕后做了什么(吕后收拾了刘邦后宫所有的女人)(4)

后来,刘肥为了明哲保身,便将城献给向吕雉爱女鲁元公主,讨其欢心,更重要的是,刘肥乃是当时势力最大的一镇诸侯,又已经有了警觉,如果硬要加害,难免会逼使刘肥铤而走险,因而吕雉最终放过刘肥。

刘盈乃是吕雉所生,但吕雉干政弄权下,使刘盈郁郁得病而去世。刘长因生母早死,他自幼就是吕雉抚养,故而得免得一劫。

薄姬和儿子刘恒能相安无事,是因为母子为人低调,也是天意如此、非人力所能为。

一个原因是与刘邦的关系十分疏远。薄姬并不受刘邦宠爱,自入宫,立马就被刘邦给忘了。后来,无意间的一句玩笑话,刘邦当晚就召薄姬侍寝,才生下刘恒。

此后两个人基本也不见面,刘邦对薄姬没兴趣,薄姬对刘邦也不感冒。从两个人的出身、修养、学识、品味、谈吐来看,确实差距过大。

另一个原因是吕雉还没有独掌天下,薄姬乃系魏国王室宗女之后,与朝廷重臣陈平关系非同一般,吕雉打算掌握朝政后,还得需要仰仗陈平的支持与配合,经过各方因素权衡,选择放过薄姬和她的儿子刘恒。

经过吕雉一番大力“洗牌”之后,刘邦的儿子中,也就只剩了代王刘恒和淮南王刘长了。

吕雉死后,大臣们一致拥立刘恒继承皇位。虽说齐王刘襄一系在铲除吕族方有大功劳,但是他们毕竟是孙辈,而且他的娘家人也不是省油的灯,尤其是凶悍无比的舅父。

而刘长,他娘家的亲戚为人也不比刘襄家的好多少,所以一比之下,只有代王刘恒最是适合人选。

这样一来,皇帝的宝座,便砸向代王刘恒头上。

刘邦死后吕后做了什么(吕后收拾了刘邦后宫所有的女人)(5)

预言实现:儿子刘恒成为天子

公元前189年,使者们来到了代国迎接刘恒入京继承皇位。这时的刘恒,认为这可能是一个阴谋,并没有马上启程。

母亲薄姬提议以占卜星象决定,结果占卜是上上大吉,刘恒放了一半心,薄姬也不禁又想起了当年许负“生天子”的预言,觉得这正是天意。

不过刘恒担心有诈,先派舅父薄昭随使者入京确认无误,才进发。刚到城外,又派人打探消息,才放心前去大臣们会面。就这样,刘恒即位,封自己的母亲薄姬为皇太后。

而薄姬似乎完全就是为了“生天子”而来这世上的。虽在婚姻生活上一生坎坷,但她却生了一个好儿子,同时不仅熬死吕雉,还当了皇太后,妥妥是人生的大赢家!

写到最后

其实,并不是吕后对薄姬有多宽厚,而是因为薄姬母子一直都不受宠,早早地就被打发到离边境很近的代国去了。刘邦死后,吕后忙着收拾群臣和刘邦的儿子们的时候,薄姬母子完全不在吕后的计划里。一是薄姬性格使然,低调恭谦,淡泊名利;二是薄姬母子对吕雉一点威胁都没有,他们母子,应该属于最后大局已定,随便吹口气就能解决掉的人物。但人算不如天算,可惜吕雉只活了61岁。吕雉知道皇位落在不起眼的刘恒头上后,不知她会有什么想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