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主要家国情怀(谆谆教导殷殷期望)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写给长子傅聪的家信精选,涵盖了傅聪留学国外的十数年和整个青年时代。在这些书信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父亲对儿子的舐犊情深,一个长辈对晚辈的谆谆教导,一个大家对艺术的深刻见解……

傅雷家书主要家国情怀(谆谆教导殷殷期望)(1)

《傅雷家书》内容围绕着家庭教育展开,用来教导傅聪的言行举止,细腻的笔触传达了浓浓的父子情谊,字里行间体现了作者开阔的眼界、广博的学问和深厚的艺术修养,同时也展示了具有现代精神的中国传统书香门第知识分子的人生准则和精神世界。

1. 为人处事之道

傅雷在给傅聪的家书里这样说:

"我们教育你的信条: 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我完全信任你,我多少年来播的种子,必有一日在你身上开花结果,我指的是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可见,傅雷非常重视对孩子的"人格教育"和"品德教育",他认为:"无论如何细小不足道的事,都反映出一个人的意识与性情。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与性情。"傅雷把人格教育看作主要内容,把知识与技术的传授看作次要内容,数十年如一日地教育傅聪,要提升个人的修养与品质。

比如,他教育孩子要养成讲规矩、懂礼仪的品质。他教导傅聪在与客人说话时要注意自己的仪态;他指出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同时,他还提醒傅聪在学习生活中的举动、态度、礼貌各方面,应该吸取别人的优点,从而改正自己的缺点。

比如,他教育孩子要有诚实谦虚的品质。他提出艺术最要紧的就是真诚,做学问最基本的素养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句话出自孔子的《论语》,意思是人要是不讲信用,这样的人也不会有什么作为。傅雷借用孔子儒家精神来训导孩子,做人最基本的是要诚实守信。

傅雷家书主要家国情怀(谆谆教导殷殷期望)(2)

当傅聪欲找寻理由更换老师,以提升琴艺,傅雷就告诉他:"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的;即使人家一时不了解,日后仍会了解的……绕圈子,躲躲闪闪,反易叫人生疑;你耍手段,倒不如光明正义,实话实说,只要忠度诚恳、谦卑、恭敬,无论如何人家不会对你怎么的?"无论何时何地,真诚是一个人立身的根本。

还比如,傅雷教育孩子要懂得知恩图报,学会感恩。"我决不是忘恩负义;我的确很真诚的感谢。""别忘了妈妈之于你不仅仅是一般的母爱,而尤其因为她为了你花的私血最多。"傅雷是个比较含蓄保守的人,他的言外之意不仅是要傅聪要多关心父母,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还要对旁人也要抱有感恩之心。

再比如,傅雷还非常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他教导孩子要正视现实,正视错误,人生道路上肯定充满曲折和坎坷,人不应只见其消极面,而应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挫折。"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一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傅雷崇尚古代文人那种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骨气,推崇魏晋风流,多次向傅聪推荐《世说新语》,反复提到高远、恬淡的六朝文化,其意无非希望傅聪做一个真挚诚恳,不事虚伪,豁达洒脱却不失赤子之心的性情中人。

傅雷家书主要家国情怀(谆谆教导殷殷期望)(3)

2. 学习之道

在学习方面,傅雷对孩子的教育是非常严格的。他在书信中说:"学问第一,艺术第二,真理第一,爱情第二。这是我至今没有变过的原则。"傅雷教育傅聪,知识是无穷尽的,要不断去探索学习,不断去补足、完善自我。

傅雷认为学习首先要端正学习态度,不应该有任何功利目的,因此他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淡泊洒脱的胸怀和开阔的眼界;他还认为学习应该制定属于自己的学习计划,事情应该按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当傅聪初到一个陌生环境时,傅雷经常去信督促儿子做学习计划,学习和练琴时间要合理分配。

傅雷还教育儿子要保持谦虚好学,不骄不躁的心态,永远不满足于现有的境界,要知道学无止境的道理。他时常劝诫傅聪:"要有耐性,不要操之过急。越是心平气和,越有成绩。"傅雷自己也是这样的人,做任何事情都绝不马虎,无论是工作中的作品翻译,还是生活里的养花种草,都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对待。

傅雷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认为人应该学会自省,时常进行自我批评,这有助于提髙人的自我修养,能更加正确的看待自己。"批评与自我批评所以能成为有力的武器,就在于它能培养冷静的科学头脑,对己、对人、对事,都一视同仁,做不偏不倚的检讨。"

傅雷家书主要家国情怀(谆谆教导殷殷期望)(4)

在傅聪欣喜于在国际比赛中获奖之时,傅雷就提醒他,在取得巨大成功时,更要谨言慎行,千万不能松懈。"胜不骄,败不馁"是傅雷对儿子的要求,也是傅聪人格魅力的表现。

傅聪在钢琴艺术方面造诣很深,这跟父亲的严格要求是分不开的。在傅雷家书中,最多的是对于傅聪艺术成长的关心与指导,傅雷以其丰富的学识、睿智的见解对儿子的艺术道路予以指点。

傅雷帮助孩子一起分析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并给孩子提供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供孩子参考选择。同时,傅雷还有意识地培养傅聪在文学和美术方面的爱好,以此扩大傅聪的感受能力,希望儿子在学养上博取广收,能够真正融汇各种文化艺术之优长,给了傅聪精神上最大的点拨。

傅雷先生通过平等的倾心交流方式与儿子谈艺术、谈人生,他强调在才气与天赋的加持下,还要加强对于理论、逻辑、历史方面知识的学习,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并强调冷静客观的自我批评精神,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

在经过父亲傅雷多年培养后,加上自己不懈的努力,傅聪最终成为世界上第一流的艺术家,以其出类拔萃的钢琴演奏给人们以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这都足以证实傅雷的教育方法是值得借鉴与学习的。

傅雷家书主要家国情怀(谆谆教导殷殷期望)(5)

3. 生活之道

对待儿子的教育,傅雷先生虽然非常严格,有时候甚至有些严苛,但是在家书中,我们处处能够感受到他对儿子的那种深沉而浓烈的爱。

傅雷说:"我做父亲的只想做你的影子,既要随时随地帮助你、保护你,又要不让你对这个影子觉得厌烦。"风筝飞高千里,一线犹在父母这头。

儿子傅聪出国在外,作为父亲的傅雷对他的生活焦心劳思。从信封上该写多大的字,邮票贴在哪里,到应该怎样签名;从他告诫傅聪要学习西方人的习惯与礼仪,别人的东西没经过别人的允许不能碰,进门要把丝围巾和大衣一通脱下,手不要放进衣服口袋里;到在饭桌上,刀叉的摆放及使用需要注意的事项等无所不包。傅雷唯恐儿子在外做的不好,什么生活琐事都要提醒几句。

当得知傅聪在国外身体瘦弱,傅雷夫妇在信中反复强调傅聪要注意学会保养身体,饮食均衡,工作学习之余要注意休息,只有精神饱满才能打胜仗。点点滴滴的嘱托都展现着傅雷爱子心切的一面。

儿子的情感生活也是傅雷夫妇十分关注的问题,傅雷在家书中谈了许多怎样对待爱情的见解。傅雷在心中坚决反对"恋爱至上",钻研学问、坚守真理、追求艺术永远是人生的头等大事,"关于感情问题,我还是要郑重告诫。无论如何要克制,以前途为重,以健康为重。"

傅雷家书主要家国情怀(谆谆教导殷殷期望)(6)

傅雷提倡的是有理、有节制的恋爱,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心态的平和,也不会因此浪费时间和生命。他认为那种没有原则地盲目恋爱,甚至将爱情当作整个世界的人是不会幸福的。因此,他希望儿子一定要严肃地对待爱情,不能凭冲动做事,一时的热情毕竟不能持久,再轰轰烈烈的爱情经过时间的冲刷最终也会走向平稳,平平淡淡才是爱情的常态。

在婚姻方面,傅雷告诉傅聪找结婚对象应该找一个有包容心、并且能给他的事业给予鼓励与帮助的人,善良的本质、温厚的性格和开阔的胸襟,这3点是一位合格妻子必备的品质,其他的都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来培养。

当得知傅聪结婚后,作为父亲的傅雷常教导儿子夫妻间和平相处的道理。傅雷认为夫妻一定要相互尊重,相敬如宾是夫妻相处的最高境界,凡事多征求对方的意见,家里的重要事情应该夫妻相互商量后共同决定,这样的婚姻生活才能长久幸福。

他还劝告儿子婚后不能只顾自己的事业,还得顾及伴侣,夫妇间要多些理解和包容,相忍相让,多站到对方的角度看问题,这样夫妇才能相伴终生。傅聪的母亲朱梅馥便是这样一个识大体、顾大局、性格温柔的女子,将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赢得了家人的赞叹和感激。

对身在异国的儿子傅聪,傅雷事事惦念,从正确遵守国外礼仪到妥善处理同学、老师的关系,就生活里一应琐碎事务,傅雷在书信中都不厌其烦地叮咛嘱咐。这些洋洋数万言的书信,倾注了傅雷夫妇的全部情感,深沉的爱流淌在字里行间,读来令人动容。

傅雷家书主要家国情怀(谆谆教导殷殷期望)(7)

最后,傅雷虽一生历经沧桑,但爱国之情从未减少半分。因此,他在书信中也一再嘱托儿子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凡事以国家利益为先,决不能辜负祖国对自己的期望,让孩子不忘祖国,要爱国,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比如,傅雷在书信中曾这么说:"你如今每次登台都与国家面子有关;个人的荣誉得失事小,国家的荣誉得失事大!你既然热爱祖国,这一点尤其不能忘了。"

傅雷先生生于清末,自小便是在中国深厚的的传统文化氛围中成长发展起来,所以,他的思想带有传统性,崇尚"仁、义、理、智、信"的理念精神;他在成年后到西方留学,又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所以,傅雷的思想既有中国传统文化概念,又有西方思想开放的特点。

《傅雷家书》原汁原味地体现了傅雷的思想。傅雷既带着中国传统长辈的殷殷期盼,又以朋友平等的身份,教导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个人的原则,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当然,无论是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心,还是学习上细致入微的指导,还是为人处事方面的谆谆教诲,书信中更多情况下傅雷是在谈文化 、谈艺术、谈人生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引出他的看法观点来开导傅聪,是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教导孩子的

傅雷家书主要家国情怀(谆谆教导殷殷期望)(8)

这些书信突破了一般的家书的范围,傅雷那超越常人的广阔视野和艺术修养让这些书信不仅带有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的色彩,有很深刻的文化研究价值;而且傅雷的家庭教育对当时乃至今后的社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对当代家庭教育有着不可低估的参考价值,对于每一位父母都有极大的借鉴价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