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的人生写成小说(把自己34)

我常记得这样的一天,行道的叶子开始变得黄绿参差,拂面的风也感觉凉却了,树下的影子里掺了些碎金,依风而下袅袅的叶子游鱼般地飘忽不定,终了,滑在大理石的花园台阶上,发劲去琢磨的时候,日子就流逝的快了。这些日子,回首一望,全都浸在书里了。

影响我很大的书,第一当属《新华字典》。七八岁时候,学得老师的识字本领,得了父亲的字典,便研读起来。小时候是极认真的,心里面不想别的事情,只是看这本字典,写字也仿着宋体,看些词语与造句的组合,多数句子都出自些有名的小说和文章段落里,也积累了些文学常识,不久时间,括弧里的繁体都能认得些了,这自然是大有益处的。如果要推选经典的书出来,我肯定好的字典是必不可少的。

把自己的人生写成小说(把自己34)(1)


现在记忆里最深刻的书,是那本《巴黎圣母院》。那时候是鲜有课外读物的,同学带到学校里,我就借过来,第一次看见这本书,觉得比常见的课本都厚几倍,字也密密麻麻的,心里好奇,这里面写的是什么呢?回家以后,便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虽然十几年过去了,但我那时读书的情景历历在目。早上起来续着昨日的看,一页一页翻过去,看到拗口的人名是要反复看的,这使得我以后看国外的大部头也习惯许多。家里闷热,我便拿着书坐在树下,太阳偏过来,我又挪一挪找树荫,树上的小虫和叶子也会落下来到书上的,当然还有土粒,风吹凉凉,可爱的流浪诗人皮埃尔·格兰古瓦,美丽的吉普赛女郎爱斯梅达拉,他们在乞丐王宫,奇迹宫廷的经历简直就是一部历险记!书中穿插着许多诗吟和歌谣,自己读着,心里也有复杂的感受。

副主教的弟弟小约翰,调皮的懒鬼,是个经常向哥哥讨要巴黎皮埃尔的赌棍。我渴望着下一页的故事,同时心情也被前面轻松欢愉的情节所支配着。后来,独眼、鸡胸、跛脚的敲钟人卡奇莫多受副主教指使劫去了爱斯梅达拉,年轻的军官弗比斯也背弃了她,最后,卡奇莫多杀死了副主教,抱着爱斯梅达拉的尸体离开人世。读完之后,心里面有一些酸楚的东西直到今天还在,故事中美好事物的幻灭,它让我时而快乐又陷入绝望,为他们开心又难过,这是一个十岁不到的小孩所能感到的最丰富的情感,在那之前,我未见过如此汪洋恣肆的世界百态,也没有个性如此鲜明的人。这是我读过最好的小说啊,到现在,我仍然深刻地记着。

一本《巴黎圣母院》直接将我带到了世界经典的门前,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维克多·雨果的书我便努力找更多来读,家乡小县城有新华书店,书都按原价卖,那时兜里是几个生活的费用,只能蹭着读了,周六早晨便早早赶去,在书架旁边踱步,寻到了就捧着看,这时心里怯懦,还要提防店员,更是不能于顾客挡路,累了就靠着看,腿麻了就走着看,是没有可以坐的地方。傍晚书店下班,店员催着关门,这时把书摸摸放下,低着头走出去,心里满是羞愧,但走在路上还是忍不住要雀跃起来,今天又读到了很多书。

日子累积起来,在旁边的书店我也常去,多数的世界经典都粗读到了。托尔斯泰、契诃夫、欧亨利、巴尔扎克、凡尔纳、海明威、司汤达、泰戈尔等等。从生活费用里攒几元钱,便要寻“六角丛书”去买,这套光明日报出版社的书是最便宜又耐看的开本,我购买过的《金银岛》、《化身博士》给我印象最深。偌大的地方里,我算是到过所有书店,同学的书,看见了便借来,有本厚厚的《飘》,读的困难些,或者替人讲题抄作业,换书过来,于今看来是做了些傻的事情,但知识与智识的积累翻倍增长了。读古文多的时候,甚至习作也是文言文的,依稀记得有次文章征选,我用古文写的游记,得了二等奖,心里还委屈了好一阵子,语文老师说,“你看白话文运动都废止古文了,你这样做就有些退步了”。每日晨昏忧乐,好书于我相亲如故,初中时光大抵如此过去了。

把自己的人生写成小说(把自己34)(2)

就这样漫读,对些好的书反复读,循着这朴素的读书之法,就将二十多个年头抛在脑后了。回望少年与春秋,深觉得读这些经典算是我这二十多年来做的最自然也是最值得的事情。而今的我还是在继续读书的,但少盲从,多思辨,窃以为读经典之书,颇益于建立思想,建立自己的思想,这是很困难的事情,但敢啃好书,耐心习读,深化思考,在面对世界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纷繁多变、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社会现象,面对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的考量,扎根经典更能让人分辨是非、正误、主次,真假、善恶、美丑,万事万物皆如洞若观火、清澈明了。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读经典之书,我更取叔本华先生的读书观。他说,“对于善读书的人来说,决不滥读是很重要的。即使是时下享有盛名、大受欢迎的书,如一年内就数版的政治宗教小册子、小说、诗歌等,也勿贸然拿来就读。要知道,为愚民而写作的人反而常会大受欢迎,不如把宝贵的时间用来专心阅读古今中外出类拔萃的名著,这些书才真正使人开卷有益。坏书是灵魂的毒药,读得越少越好,而好书则是多多益善。因为一般人通常只读最新的出版物,而不读各个时代最杰出的作品,所以作家也就拘囿在流行思潮的小范围中,时代也就在自己的泥泞中越陷越深了。”

经典之作,是一个燃烧的大海,你不能隔岸观火,你必定要把自己也“烧”了进去,把你的心交出来,与这些民族的,以至于人类的精灵,一起思考、探索、共同承担生命的重与轻。

本文为中图网书友投稿

投稿有奖,欢迎来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