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斗大对决(四川人说的胡斗)

图文/大烟

拍摄地点:四川省三台县

胡斗大对决(四川人说的胡斗)(1)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四川有句俗话,或者说是歇后语:两爷子打捶——胡斗(胡豆)。这里说的胡豆是学名蚕豆的那种食物。原本蚕豆和两父子打起架来这样无理的事没有半毛钱关系的,因为蚕豆别名胡豆让人硬生生把它和“胡斗”拉在了一起。

胡斗大对决(四川人说的胡斗)(2)

作为食物胡豆是普通得再普通不过的了,以至于人们都可以忽略它。曾经在困难时期它还作为一种主食,但现在只是一种副食,或者作为一样小菜出现在餐桌上。乡下在田边地角栽种的胡豆也只在刚出嫩豆子时尝鲜,更多的都做饲喂家畜了。

但是胡豆远远不是那么简单。据说中国的蚕豆,是西汉张骞自西域引入的,所以才有胡豆这一名。至于还有佛豆这一称谓,不知是不是由于胡字发音造成的?反正《纲目》中是叫它胡豆,《中国药植志》中它的名字就多了:竖豆、仙豆、寒豆、罗泛豆等。每一物各地有各地的称呼这也正常,我们还是以学名称呼它蚕豆吧。

胡斗大对决(四川人说的胡斗)(3)

据说四川蚕豆种植最多不知道是否确切,但在四川蚕豆的吃法倒是很多,可煎可炒可油炸可炖汤,可佐食就饭也可下酒零食。小时候最馋的是一种“怪味胡豆”,集麻辣甜咸味于一身,让人吃过还要吸吮手指。

胡斗大对决(四川人说的胡斗)(4)

现代营养学家分析蚕豆中含有大量蛋白质,仅次于大豆;还含有大量钙、钾、镁、维生素C等,并且氨基酸种类较为齐全,特别是赖氨酸含量丰富。因此蚕豆有促进人体骨骼的生长发育、延缓动脉硬化以及增强记忆力作用;并且蚕豆中的蛋白质不含胆固醇,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胡斗大对决(四川人说的胡斗)(5)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蚕豆味甘、性平,入脾、胃经;可补中益气,健脾益胃,清热利湿,止血降压,涩精止带;主治中气不足,倦怠少食,高血压,咯血,衄血,妇女带下等病症。而且蚕豆全部植株都可入药。蚕豆花和茎性味甘、微辛,平;有止血,止带,降血压的功效。可用于呕泻、咯血、鼻衄、热并发斑等症。蚕豆的荚壳炒炭研细末用麻油调敷,可用于脓疮、水火烫伤。蚕豆衣(即蚕豆的种皮)有健脾利湿的作用,可用于浮肿。

胡斗大对决(四川人说的胡斗)(6)

当然食用蚕豆也是有禁忌的,中焦虚寒以及消化不良者不宜食用。另外还有一种病又称蚕豆黄,是由于遗传性红细胞六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一6-PD)缺乏者进食蚕豆后而引起急性血管内溶血。因此第一次或者儿童初次食用时不能多吃。但就小编来说吃多了不过是屁多而已。

胡斗大对决(四川人说的胡斗)(7)

这里告诉大家一个良方:嫩蚕豆煮稀饭能和胃、润肠通便,对治疗习惯性便秘有良好效果。如果大家觉得这个方子有用的话欢迎转发。

胡斗大对决(四川人说的胡斗)(8)

迎春花带着春寒,唤醒我们冬眠的眼睛

顾问:朱鹰、邹开歧

主编:姚小红

编辑:洪与、邹舟、杨玲、大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