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非遗赤水晒醋(老味弥新非遗酿造品牌火起来背后的)

非遗活了、产品火了、品牌亮了!驴溪烧酒 “出圈”、“迈进酱油”新生,让江津的非遗酿造技艺绽放了新的生命力。

从小众到大众,从深闺到市场,从非遗元素到现代风尚,越来越多的江津非遗产品被消费者亲近和欣赏。

在江津非遗酿造品牌突围、非遗“活化”的背后,是品牌IP的打造获得高音量传播,更蕴藏着不一样的“江津思考”。

“老味”焕新,非遗结缘国潮

早上8点,驴溪酒厂已然是一派忙碌的景象,古朴的车间内,十几位工人熟练地翻晾着还未蒸煮的粮食,大口径蒸锅烟雾缭绕,几位老师傅对着光仔细检查着高粮蒸煮的情况……

“光蒸煮就要三次,湿度、温度都有讲究,这考师傅手艺,机器代替不了。”江津烧酒酿造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河川介绍说,学艺40多年来,驴溪烧酒的酿造工艺一直保持着纯手工,从泡粮、蒸粮,到摊晾、培菌发酵、蒸馏烤酒……一步步丝毫马虎不得。

贵州非遗赤水晒醋(老味弥新非遗酿造品牌火起来背后的)(1)

江津烧酒闻名已久,《江津县志》记载,早在明嘉靖年间,白沙酿酒业已经兴起,到清乾隆时,已有酿酒槽坊300余家,形成了一华里“槽坊街”。年产量大、畅销各地,当时江津白沙也成为了全国最大的小曲白酒生产基地之一。

现在的驴溪酒厂由国营白沙酒厂改制而来,酒厂最珍贵的资源就是世代传承下来的江津非遗烧酒酿造技艺。但明珠也会蒙尘,步入上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市场化的进程加快,各地白酒相继崛起,在争夺市场的浪潮中,驴溪酒厂不复往日荣光。随着文化自信的增强和非遗保护意识的崛起,如今,这块金字招牌被再度擦亮。

贵州非遗赤水晒醋(老味弥新非遗酿造品牌火起来背后的)(2)

2011年,驴溪酒厂的江津烧酒酿造技艺申遗成功;2012年,驴溪酒厂被认定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2017年,在政府牵头下,江小白酒业保护性收购了驴溪酒厂,以传承创新加持“老味”,开始大力探索产业化和品牌化之路。

如今的驴溪酒厂焕发出新的光彩:在运输、罐装等方面引入了新设备扩大产能;在技艺传承中引入人才助力口感和技艺创新化延续;与江小白合作深挖品牌故事,打造特色非遗IP;产品精研持续升级,年销量不断攀升,深受消费者赞誉。

江津非遗酿造技艺,随着驴溪烧酒品牌“出圈”,正在被越来越多人看见。

贵州非遗赤水晒醋(老味弥新非遗酿造品牌火起来背后的)(3)

“老味”新生,场景化国际化赋能

“非遗的历史文化价值并不等同于品牌价值。”江津区文化馆群文研究馆员邓正益表示,老字号品牌重塑并非易事,焕新老字号需要树立品牌意识,充分认识品牌的重要性,并采取适当的战略将品牌融入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的生活中。

公开数据也显示,新中国成立初期有一万多家老字号,如今只剩千余家。那在这场激烈的品牌突围战中,“驴溪烧酒”做了些什么?

江小白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注入资金、改良技术外,江小白助力驴溪烧酒积极探索特色的品牌传承和传播之路。首先是丰富产品线,细分驴溪烧酒的消费场景。

贵州非遗赤水晒醋(老味弥新非遗酿造品牌火起来背后的)(4)

“正如江小白表达瓶所描绘的朋友畅饮新场景,我们前期为驴溪烧酒也做了非常多的品牌布局工作。”该负责人说,例如,驴溪牌江津烧酒系列面向老酒友群体,纯粮酿造,口感与川菜适配性极强,适用于各种生活化饮食消费场景;驴溪老酒系列则更强调非遗手作之美,适合中高端消费场景。

其次,为了扩大品牌知名度,江小白多次携驴溪烧酒远征海外并荣获多次大奖。2017年举行的香港国际葡萄酒与烈酒品评大赛上,驴溪酒厂出品的“驴溪牌江津烧酒驴溪老坛青瓷”、“驴溪牌驴溪老酒非遗老字号光瓶”荣获大赛银奖;2018年 “美国终极烈酒挑战赛”中,驴溪酒厂选送参赛的“52度驴溪牌江津烧酒酿造技艺500ml陶瓷版也以94分的高分荣获“最终入围奖”;2021年美国旧金山世界烈酒大赛上,驴溪酒厂的驴溪老酒蓝陶、驴溪牌驴溪老坛·青瓷两款产品,荣获此次大赛最高品质大奖 “双金奖”。

从产品定位开始,国家级白酒评委邵家艳和90后高级食品营养师张曾伟的加入,助力了“驴溪烧酒”口感传承延续。同时,迎合 “国潮热”,驴溪酒厂的产品包装融入了大量国风美学元素,突出产品质感的同时塑造品牌调性。

为了将品牌战略更好传递给消费者,驴溪酒厂采取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的市场销售模式。线下除了借助江小白成熟的营销渠道,驴溪酒厂还推出了“驴溪热潮”非遗技艺体验游,邀请大量年轻群体深入一线,体验古法酿酒技艺、品尝手工精酿原酒、听大师讲解非遗故事,精彩的互动体验广受好评。

在线上,伴随着电商渠道的建立和多元化媒体手段的运用,驴溪烧酒“老味新生”,利用情感链接传播营销打破圈层,促使非遗文化的魅力也影响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贵州非遗赤水晒醋(老味弥新非遗酿造品牌火起来背后的)(5)

“老味”弥新,顺时顺势推陈出新

“真香!这就是小时候的酱油味道。”作为老江津人,李先生对迈进酱油感情颇深。去年,拥有市级非遗酱油酿造技艺的百年品牌——迈进味业,在经历破产重整后重回了市场,在保持古法酿造无添加的前提下,用不变的味道和全新的包装赢得了诸多消费者的青睐。

无论是迈进酱油还是驴溪烧酒,品牌“出圈”的背后,蕴含着“江津思考”的底层逻辑:让文化软实力和经济硬实力相辅相成,非遗魅力赋予品牌IP,品牌出圈助力非遗“活化”。

而阿里巴巴2020年发布的《非遗消费趋势报告》显示,非遗产品在其平台的年度总成交额为680亿元。这说明,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和复兴,“非遗”在传承与创新之间还有更大的服务市场。

贵州非遗赤水晒醋(老味弥新非遗酿造品牌火起来背后的)(6)

“江津非遗形式多样、品类齐全,江津非遗酿造的案例应该运用到更多非遗品牌的打造中去。”面对如何开拓更广阔的非遗市场,邓正益建议,更多的老字号品牌应该主动求变,顺时顺势推陈出新,助力江津非遗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

“目前,我们成立了文津堂文创工作室,鼓励非遗文创产品的研发,创造更多非遗文化传承保护的生动案例。”江津区文化馆馆长钟捷表示,通过江津非遗酿造产业的实践,未来江津将致力于打造更多非遗IP,进行品牌孵化,利用媒介做好用户沟通和交易,吸引更多人才涌入,这便是江津‘非遗’传承即将迎来的新未来。

“我们坚信非遗并不是古老、陈旧的文化,而是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艺术!活在当代的非遗,才是有生命力的非遗。”钟捷说。

文|杨雪

图|唐浩/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