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要轻易的道歉(好好道歉为什么这么难)

为什么不要轻易的道歉(好好道歉为什么这么难)(1)

在亲密关系中,两个人难免会有冲突和矛盾,这时,我们都希望对方能够道歉,哪怕只是说句“对不起”。然而,这个愿望并没那么好实现。

有的人无论对错,从不道歉;有的人嘴上说着“对不起”,给人的感觉却是被逼无奈;

还有的人很认真地道了歉,但没走心,下次依旧我行我素,犯同样的错误……

为什么道歉这么难?为什么有人不愿意道歉?又该如何突破障碍、勇敢且正确地道歉呢?本篇文章,我们将带你一一剖析,学会道歉,好好道歉,不让感情因为不肯道歉而生嫌隙,更不让伴侣因为不能好好道歉而受伤。

真诚的道歉可以化解冲突、治愈伤痛,而虚伪、错误的道歉则会适得其反,甚至火上浇油,让两个人的关系急转直下。不幸的是,生活中后一种情况的占比有点高。

为什么道歉这么难?面对猝不及防的糟糕道歉,我们在生气、愤怒之余,会思考对方为什么不能好好说话,并把原因归于ta可能在防御,或是性格傲娇。但其实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心理动态在起作用:对于那些不会道歉的人来说,无法突破心理防线的原因也许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

1. 不想觉得自己是“坏人”,而感到羞耻。

临床心理学家Guy Winch认为,在很多时候,那些不愿意道歉的人,是混淆了“行为”和“品质”的关系。他们会下意识地觉得,承认了错误,就等于承认了自己是个“坏人”。承认做错了一项工作,就等于承认自己是个很笨的员工;承认忽略了对方,就意味着自己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关心他人的人。

他们很难意识到,一个人做出了什么样的行为,并不能够决定Ta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拥有什么样的品质。

对于一个以健康的方式思考的人来说,为错误道歉只是出于内疚的感觉,而对于那些不愿意道歉的人来说,道歉会让他们产生羞耻感内疚感针对的是错误的行为,而羞耻感则针对的是自己这个人本身——他们一旦承认了错误,就会觉得自己是个坏人,这是对他们的自尊和自我意识的重大威胁。

2. 不想感受到“内疚”,丢失自己的防御。

对于有的人来说,他们太想让自己的情绪保持在可控范围内了,这使得他们一直开启着情绪和情感上的高度防御状态,不愿意表现出脆弱的一面。道歉对他们是一种威胁,因为选择道歉的那一刻,他们会触碰到自己的情感,那一瞬间脆弱的情绪流动在他们的感觉中好像是“失控”。卸下面具和防御,诚实地面对自己的过错,允许自己内疚,这些都让他们害怕。

当他们面对需要道歉的情境时,不但不会降低防御,反而会本能地加强防御,“死不承认”或者对自己造成的伤害在情绪上“无动于衷”。因为他们担心哪怕降低一点点防线,就会使情感的闸门被冲开,暴露出自己的脆弱。

3. 担心道歉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

《有效道歉》一书的作者John Kador 说,我们不愿道歉,除了不愿意让自己因丢失防御而感到脆弱,另一方面则是担心道歉并不能收到理想的回应。

试想一下:如果你知道道歉后对方肯定会原谅你,那么道歉就会容易得多,因为已经预设了好的结果。但事实上,道歉的后果是我们无法预料和控制的:当我们说出“对不起”时,我们无法预测对方会作何反应,是会理解和接受,还是拒绝和惩罚。

面对这种不确定,有的人会往积极的方面想,认为它是一个机会,希望它能够弥补自己做过的错事,换取对方的原谅,修复你们的关系。

但那些不愿意道歉的人,往往会往坏的方面去想:

“会不会当我承认自己做错了事,对方反而会更生气,引发更大的冲突?”

“可能在这一次以后,对方都会抓住我的过错不放,看不起我、打压我。”

“当我道了歉,我就成了承担全部过错的一方,对方则不用承担任何责任。”

当他们害怕可能导致的一系列后果时,就会很难说出“对不起”。

4. “Ta不可能原谅我的,道歉不能改变什么”。

美国弗吉尼亚州的执照治疗师Athena Staik说,当我们犯下一些非常严重的错误时,道歉会变得更难。我们可能会反复在心里觉得:

“我已经犯了弥天大错,道歉还有什么用呢?”

“没有什么能够弥补了,我们的关系已经走到了尽头。”

“我是不值得被原谅的,Ta不可能会原谅我。”

于是,在对方最需要你的解释的时候,你却在恐慌的压迫下,不说一句话就离开。

还有的人会在长期的关系和相处中延续这种模式,对待任何需要自己道歉的环境都选择不承认、反驳或者不回应,这会给关系带来非常负面的影响。

以上四点原因其实都反映出了你内心深处的一些错误认知,要迈出道歉的一步,你首先要改变这些认知,战胜心中的恐惧。你需要知道:

· 没有人是完美的,犯错并不是你能力不足的证明,更不会意味着你不是一个好人——我们并不是我们的情绪和行为本身;我们是它们的创造者。

· 当你需要获得他人的原谅之前,你需要先获取自己的理解和原谅。

· 当你由于害怕不确定感而选择不作为时,实际上是剥夺了自己行动的权利。

· 如果你总觉得“尝试是无望的”,那么你可能已经陷入了习得性无助,需要改变归因方式,来抵抗虚无的悲观感。

道歉不止言语表达,而是一种由内至外的感觉,是一场从认知到行为的改变,是一段挑战自我边界的修行。

想到这些,你是不是心中满溢了勇气。

道歉是种能力,做到不难,做好不易,道歉是人际关系的桥梁,不争对错,携手前行。

你可能做的都对,但你依然需要道歉。

为什么不要轻易的道歉(好好道歉为什么这么难)(2)

怎样道歉才有效呢?

一般来讲,应该做到以下3个方面:尊重对方的感受,满足对方的需求,做出真正的改变。

阿龙是个工作狂,常常回家特别晚。对此,妻子芳芳有怨言。一天晚上,芳芳辅导孩子作业,进展很不顺利。她忍不住吼了两句,孩子就大哭起来。这时,阿龙回来了。芳芳新仇旧恨一起爆发了:“你从来都不陪孩子,你心里还有这个家吗?”阿龙累了一天,又被这么指责,心里也不痛快:“我这么辛苦为了谁?挣的钱是自己花了还是存私房钱了?还不是用来买房买车、给孩子交学费了!”两个人各执己见,吵得不可开交。

冷静后,阿龙主动打破僵局:“媳妇儿,对不起。你说得对,我光顾着工作,疏忽了对孩子的陪伴,让你受累了,这件事是我做得不够。”听他这么说,芳芳也软了下来:“我也有不对的地方,你是陪孩子少,但也不是从没陪过,我不该完全否定你的付出。”当两个人不再剑拔弩张的时候,才能真正面对问题。

两个人分析了工作忙时间少的现实问题,决定从提升陪伴质量做起。列出哪些是不需要特别多时间就可以完成的,根据阿龙的工作安排制定了家庭日等,阿龙把这些打印出来贴在家里最显眼的位置,用以提醒自己。这让芳芳看到了他改变的决心,也感到了被认真对待。阿龙也确实很认真地履行承诺,一点点地改变着。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满足对方的需求并不意味着无底线地妥协,而是要寻找一种平衡,自己可以做到,也能让对方感觉舒服。为了息事宁人,很多人喜欢做出各种承诺,最常见的就是保证下次不会再犯。不幸的是,这个错误还是会反复出现。于是,被道歉的人觉得对方太没诚意,道歉的人也觉得很累,不敢再轻易说出口。为什么绝不再犯的承诺很难实现呢?因为根本性的问题没有解决,有些反应就是下意识的,很难避免。所以,道歉时一定要明确自己不能做到的部分。

道歉的好处

道歉是对受到伤害的一方表示尊重和同理的方式,在道歉的过程中,承认我们对他们造成的伤害。

而一份敷衍的道歉,就像是一块胶布,封住我们的嘴巴,粘住我们的伤口,在两人之间构建出虚假的和平。我们并没有觉得治愈,也没有觉得和好如初,但我们却不被允许再说出自己的委屈与受伤。

虽然说不出来,但委屈的情绪在会我们心底暗暗滋生:

“他真的感觉抱歉吗?”

“ta肯定不知道我有多受伤!”

“ta根本就没有觉得自己做错了!”

“我对ta一点都不重要,ta根本不在乎我们的关系。”

正式的道歉,向我们传达的是一份珍重——“ta珍惜我们的关系,ta并不想让我们之间的间隙肆意延展,ta正在努力修复这段关系”。

真诚的道歉也是一份邀约。邀请我们一起找到更舒适的相处模式,澄清自己最真实的想法,以此来预防无意间的伤害反复发生。

虽然道歉并不意味着过去的一切没有发生过,但有效的道歉,能够消除那些行为对我们持续的负面影响。

与此同时,思考如何好好地道歉,能够减少了“糟糕道歉”一方的偏执,增强自我反省的能力。道歉让他们有了承认自己错误的勇气,耐受住道歉带来的不适感,从而培养出一种更为深刻的自尊感。

通过真诚道歉,他们有机会看清自己是如何无意间伤害他人的,这完善了他们的人际相处模式,缓解愧疚感和羞耻感,重获对情绪的掌控。

为什么不要轻易的道歉(好好道歉为什么这么难)(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