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思维训练100条(小学数学思维训练第127期)

关注我,关注成功!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

一年级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100条(小学数学思维训练第127期)(1)

请你根据上图先讲一个数学故事,再写出算式。

二年级

下表中A、B、C代表三个不同的数,并且每相邻三个数的和都是30,A、B、C分别表示多少?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100条(小学数学思维训练第127期)(2)

三年级

实验室的挂钟整点报时,几点就响几下。一天,小张开始做实验时,刚好挂钟报时,完成实验时,恰好挂钟又报时。从实验开始到结束,挂钟一共敲了30下,小张的实验做了几个小时?

四年级

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50千米的两地相对而行。甲先出发,每小时步行5千米。1小时后乙骑自行车出发,骑了两个小时后,两人还相距11千米。乙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五年级

刘叔叔和徐叔叔去江边钓鱼,刘叔叔钓了9条鱼,徐叔叔钓了12条鱼。中午来了位游客,刘叔叔和徐叔叔把钓的鱼烧熟后平均分成3份,每人一份。餐后游客付了14元钱给刘叔叔和徐叔叔两人。问刘叔叔和徐叔叔各应得多少元?

六年级

已知质数a、b满足3a 9b=51,那么a与b的积是多少?

做完题之前,请不要看下面的答案!

独立思考很重要!

答 案 解 析

一年级解析:

【答案】4+2=6或者2+4=6。

【解析】通过观察情境图,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清楚就可,不要做统一要求。有4只小鸡正在草地上捉虫子吃,这时又跑来3只小鸡,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算式填写:4+2=6(只)或者2+4=6(只)。

二年级解析:

【答案】A表示7,B表示14,C表示9。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每相邻三个数的和都是30,那么先写出第一个算式:9 A B=30,把(A B)看成一个整体并求出(A B),可得A B=30-9=21;

接着写出第二个算式:A B C=30,前面已算出A B=21,用21替换(A B),由此可推出21 C=30,那么C=30-21=9;

继续写出第三个算式:B C 7=30,我们已经算出C=9,用9替换C,那么B 9 7=30,得到B=30-7-9=14;

最后我们再根据A B=21,B=14,推算出A=21-14=7。所以A、B、C分别表示7、14、9。。

三年级解析:

【答案】小张的实验可能做了4小时,也可能做了3小时或2小时。

【解析】挂钟整点报时,可能敲的次数有1、2、3、4、5、6、7、8、9、10、11、12。实验从开始到结束一共敲了30下,可以把30分成几个连续整时数的和,有3种情况:30=4 5 6 7 8,

30=6 7 8 9,

30=9 10 11。

因此,小张的实验可能是从4时到8时经过了4小时,也可能是从6时到9时经过了3小时,也可能是从9时到11时经过了2小时。

四年级解析:

【答案】乙每小时行驶12千米。

【解析】根据信息“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50千米的两地相对而行。甲先出发,每小时步行5千米。1小时后乙骑自行车出发,骑了两个小时后,两人还相距11千米”,可以先求出甲乙两个小时共行驶的路程:50-11-5=34(千米),也就是甲乙两人每小时共行驶34÷2=17(千米),甲每小时步行5千米,所以乙每小时骑车行17-5=12(千米)。

五年级解析:

【答案】刘叔叔应得4元,徐叔叔应得10元。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刘叔叔和徐叔叔一共钓鱼的数量是:9+12=21(条);两位叔叔和游客他们每人分得鱼的数量为:21÷3=7(条)。再根据“游客一共付了14元钱”可知,每条鱼的单价为:14÷7=2(元)。刘叔叔给游客鱼的条数为:9-7=2(条),因此刘叔叔应得钱数为:2×2=4(元);同理徐叔叔应得钱数为:2×(12-7)=10(元)。

六年级解析:

【答案】a与b的积是10或22。

【解析】由题意可知:3a 9b=51,且51是奇数,又根据“奇数 偶数=奇数”可知:3a和9b应为一奇一偶。(1)若3a是偶数,那么a就是偶数,又因为a是质数,所以a=2,由此可以求出:3a=3×2=6,9b=51-6=45,则b=45÷9=5,ab=2×5=10。(2)若9b是偶数,那么b就是偶数,又因为b是质数,所以b=2,由此可以求出:9b=9×2=18,3a=51-18=33,则a=33÷3=11,ab=11×2=22。所以,a与b的积是10或22。

记得关注哟,坚持下来孩子会有很大的提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