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用的操作系统发展现状 国产操作系统创新发展明年有望加速

本报记者 贾丽当下,随着鸿蒙、欧拉、统信UOS等国产系统不断成长,操作系统的国产化进程不断推进,而辐射全球市场的开源软件生态也在加速形成,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好用的操作系统发展现状 国产操作系统创新发展明年有望加速?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好用的操作系统发展现状 国产操作系统创新发展明年有望加速

好用的操作系统发展现状 国产操作系统创新发展明年有望加速

本报记者 贾丽

当下,随着鸿蒙、欧拉、统信UOS等国产系统不断成长,操作系统的国产化进程不断推进,而辐射全球市场的开源软件生态也在加速形成。

12月28日,在操作系统产业峰会上,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宣布,作为数字基础设施的底座,操作系统已经成为推动我国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核心力量。据悉,以欧拉为代表的国产操作系统正在加速发展。截至目前,欧拉商业累计装机部署数量达300万套,在中国服务器操作系统的新增市场市场份额达25%。

对于国产操作系统是否有望参与全球竞争,openEuler(欧拉)社区理事长江大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包括英特尔等众多海外企业也已加入openEuler社区中。推动整个计算产业、IT产业技术发展,需要建立支持多样性算力的开源操作系统,企业应抓住这个技术变革时间,在未来几年让国产操作系统成为全球领先操作系统。”

《2022年中国操作系统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国产操作系统通用新增市场在2024年将达到34.1亿元的规模,明年起国产操作系统创新发展将有望开启加速模式。中国工程院院士廖湘科在会上表示,开源生态建设未来将成为国产操作系统创新发展的主流模式。

开源成为操作系统技术创新的有效路径

当下,操作系统国产化进程正持续推进,产业链日趋繁荣。华为常务董事、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汪涛表示,欧拉已构筑关键技术根基和创新机制,并实现规模部署在各行各业核心系统,打通了从处理器、整机、OSV、ISV的完整产业链生态。16%的市占有率为操作系统领域的生死线,超过这个份额便可自循环、自发展。

据了解,这是中国第一次在基础软件领域,依托全产业链力量,通过开源共建的方式,快速跨越一个技术路线的生态拐点。国产操作系统正在成为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坚实的软件底座。

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理事长孙文龙在会上表示,部分国产操作系统已实现产业生态的快速构建和商业装机的规模部署,充分利用、参与、支持开源,是实现操作系统技术创新和产业繁荣的有效路径。

“我国产业‘缺芯(芯片)少魂(操作系统)’的状况正持续被打破,在部分关键技术领域实现了自主可控。开源已成为操作系统创新的主要方式,让更多企业及开发者参与进来,提升行业创新凝聚力。”工信部高质量发展高层次咨询专家项立刚向《证券日报》记者如是称。

国产操作系统迎来产业发展机遇

当下,操作系统领域成为众多科技企业探索的新“蓝海”,市场前景广阔。

据悉,操作系统产业峰会上,多家上市公司及相关企业参与其中,包括麒麟软件、统信软件、麒麟信安、软通动力、中科创达、海量数据等。其中,涉及操作系统核心领域的麒麟软件为A股中国软件的子公司;统信软件为诚迈科技持股32.31%的子公司。与此同时,操作系统产业链涌现越来越多上市公司。今年12月27日,国产操作系统开发商凝思软件递交上市招股书,拟登陆创业板;10月28日,“国产操作系统第一股”麒麟信安登陆科创板。

“国产操作系统产业链在自主可控的主基调上,在资本助推下加速壮大,并逐步在海外市场试水。操作系统产业发展从碎片化走向标准化,将形成‘多点开花’的品牌竞争格局。在海外市场,Android、Windows等海外操作系统厂商虽占主流,但国产厂商有望通过软硬件适配、建立开源根社区等方式进行国产操作系统生态建设,占据更多市场份额。”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鹏对《证券日报》记者称。

在产业规模上,据亿欧智库数据,预计2023年国产操作系统市场规模将达56.2亿元。据市场研究机构Research and Markets统计,2026年,全球操作系统市场规模预计为481.8亿美元。

华泰证券分析师认为,目前国产操作系统与海外主流操作系统相比,在硬件适配、系统内核和配套软件方面仍存在差距,但随着国产厂商逐步发力Linux系统,同步建设开源根社区,以及信创政策的加持,未来国产操作系统有望通过开发服务器等垂直领域生态,实现对海外操作系统厂商的加速追赶。

(编辑 孙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