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中考声现象真题(江苏中考物理复习)

课时训练(一)  声现象

物理中考声现象真题(江苏中考物理复习)(1)

                  

一、选择题

1.[2019·苏州]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C.根据响度能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

D.“禁鸣喇叭”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

2.[2020·无锡]学校楼道内贴有“请勿大声喧哗”的标语,这是提醒同学们要控制声音的 (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3.[2020·扬州]中国民族乐器笙、古筝、扬琴等能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听众区分这些乐器主要依靠 (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声速

4.[2020·常州]英国科学家切断番茄植株的茎,用人耳倾听没有引起任何听觉。但在靠近茎的切口处放置录音机录音,然后用超大音量、超低速度播放,居然能清晰地听到“尖叫”声。这说明,番茄植株遭受伤害后,会发出 (  )

A.响度很小的超声 B.响度很大的超声

C.响度很小的次声 D.响度很大的次声

5.[2019·成都]如图K1-1所示为音叉共鸣实验: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用橡皮槌敲击其中一个音叉,另一个未被敲击的音叉也会发出声音。此现象可以说明 (  )

A.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B.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

D.物体不振动也可产生声音

物理中考声现象真题(江苏中考物理复习)(2)

图K1-1

物理中考声现象真题(江苏中考物理复习)(3)

图K1-2

6.[2020·南京]图K1-2甲是一手工艺品,由竹筒(AB两端开口,C处开一小口)和“活塞”组成。将“活塞”从B处塞入,在A处吹气并来回拉动“活塞”能发出悦耳的哨音,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哨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B.哨音是由竹筒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C.用更大的力吹气改变了哨音的音调

D.吹气时来回拉动“活塞”改变了哨音的响度

7.[2019·宿迁]声音可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下列对于声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教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B.“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声音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D.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8.[2019·南京]如图K1-3所示的活动中,用来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

物理中考声现象真题(江苏中考物理复习)(4)

图K1-3

9.[2019·聊城]图K1-4所描述的实验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

物理中考声现象真题(江苏中考物理复习)(5)

图K1-4

10.[2019·宜昌]2019年5月,我国自主创新研发的新型深远海综合科学考察船“东方红3”即将交付使用。该船多项指标国际领先,特别是低噪声控制指标达全球最高级别,“当船行驶时,水下20 m以外的鱼群都感觉不到”。根据以上介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噪声不能在水中传播

C.噪声会干扰声呐探测系统

D.声呐探测是向海底发射电磁波

11.[2020·南通]如图K1-5所示,用湿手摩擦杯口发声,若改变杯内水量可以改变声音的 (  )

物理中考声现象真题(江苏中考物理复习)(6)

图K1-5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二、填空题

12.[2019·扬州]扬州大力推进24小时城市书房建设,书房内禁止大声喧哗,“大”声是指声音的____大,这是在____处控制噪声。

13.[2019·盐城]如图K1-6所示,用手拨动钢尺,发出声音。声音是由钢尺____产生的,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声音的____发生改变,钢尺的振幅越大,声音的____越大。

物理中考声现象真题(江苏中考物理复习)(7)

图K1-6

14.[2020·盐城]校园文化艺术节的开幕式上,小华表演架子鼓,她用力敲击鼓面,使鼓面____发出声音,声音通过____传入人耳。用力越大,同学们听到声音的____(填声音的特性)越大。

15.[2020·苏州]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钟声”是由于钟的____而产生的;“客船”上的人通过____(填乐音的特性)辨别出是钟声。

16.[2020·宿迁]同学们在考场内听到的广播声主要是通过____传入耳朵的;考场周围禁止鸣笛,其目的是想在____处控制噪声。

17.[2020·泰州]如图K1-7所示,小明把衣架挂在细绳中央,将细绳绕在食指上,并用食指堵住双耳,请另一位同学敲击衣架,小明听到的声音是由衣架____产生的;如果用大小不同的力敲衣架,则听到声音的____会发生变化。

物理中考声现象真题(江苏中考物理复习)(8)

图K1-7

18.[2020·徐州]小华用录音机录下自己唱歌的声音,再播放出来感觉和直接听到的声音不同,在乐音的响度、音调和音色三个特性中,考虑到录音机音量是由自己调节的,所以不是声音的____不同;询问其他同学,得知自己唱的音是准的,没有“跑调”,所以不是声音的____不同;由此可以推断是声音的____不同。

19.如图K1-8所示,把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再将瓶口密封。

物理中考声现象真题(江苏中考物理复习)(9)

图K1-8

(1)这时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手机的铃声;如果逐渐把瓶中的空气抽去,听到的铃声会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由此可推断声音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待广口瓶内成真空状态,手机还能接收到呼叫信号,这说明__________

20.[2019·安徽]如图K1-9所示,水面上两船相距15 km,实验员在一条船上敲响水里的一口钟,同时点燃船上的火药使其发光;另一条船上的实验员在看到火药发光后10 s,通过水里的听音器听到了水下的钟声。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____m/s。

物理中考声现象真题(江苏中考物理复习)(10)

图K1-9

【参考答案】

1.B

2. A

3.C

4.A

5.A [解析]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本实验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选A。

6.B [解析]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A错误;哨音是由竹筒内空气振动产生的,B正确;用更大的力吹气,可以改变哨音的响度,但不能改变音调,C错误;吹气时来回拉动“活塞”,改变了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了空气柱振动的频率,即改变了哨音的音调,D错误。

7.A

8.A [解析]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感觉到音叉在振动,说明发声时物体在振动,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符合题意;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鼓面振幅不同,响度不同,探究的是响度跟振幅的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密闭瓶内声音逐渐减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C不符合题意;用硬卡片在梳齿上快划、慢划时听到声音的音调高低不同,所以探究的是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

9.C [解析]将小“人”放在音乐盒(或音箱)上,会发现小“人”随着音乐跳动,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故A不符合题意;改变图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钢尺振动的快慢会发生改变,钢尺发出声音

的音调会不同,故B不符合题意;让空气进入抽成真空的罩内,闹铃的声音越来越大,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C符合题意;用不同力敲击音叉,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同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不同,即音叉的振幅不同,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故D不符合题意。

10.C [解析]噪声是由发声体的不规则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噪声可以在水中传播,故B错误。噪声会干扰声呐探测系统,故C正确。声呐探测是向海底发射超声波,故D错误。

11.B

12.响度 声源

13.振动 音调 响度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改变了钢尺振动的频率,从而改变了发出声音的音调;钢尺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14.振动 空气 响度

15.振动 音色

16.空气 声源

17.振动 响度

18.响度 音调 音色

[解析]录下声音再播放出来,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发生了变化,则声音的音色会有所不同。

19.(1)能 变小 介质 不能

(2)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0.1.5×103

[解析]由题意可知,看到火药发光之后,经过10 s才听到钟声,可近似认为声音在水中传播15 km用的时间为t=10 s,则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v===1500 m/s。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