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比较有名的历史事件 读资治通鉴札记423

太后令永巷因戚夫人,髡钳,衣赭衣,令舂【按:立刻打击后宫政敌。】。〔赭衣,囚服也;以赤土染之。赭,止也翻。〕遣使召赵王如意。使者三反,赵相周昌谓使者曰:"高帝属臣赵王,〔属,之欲翻。〕王年少;〔少,诗照翻;下同。〕窃闻太后怨戚夫人,欲召赵王并诛之,臣不敢遣王。王且亦病,不能奉诏【周昌很忠心。】。"太后怒,先使人召昌【按:太后很狡猾。】。昌至长安,乃使人复召赵王【按:此时,这个周昌就不再说话了。所以,我们也可以说杀如意者,周昌也。如果真的要保护如意,为什么要听从吕后的诏令到长安呢?为什么不带着如意逃跑?】。王来,未到;帝知太后怒,自迎赵王霸上,与入宫,自挟与起居饮食。太后欲杀之,不得间。〔间,古苋翻;隙也。〕【按:顺带带出了汉惠帝。这里正式进入汉惠帝时期了。

资治通鉴比较有名的历史事件 读资治通鉴札记423(1)

元年(丁未,公元前一九四年)

①冬,十二月,帝晨出射【按:汉惠帝也不是窝囊废。大早上就去晨练了。】。赵王年【章:甲十五行本无"年"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少,不能蚤起;太后使人持鸩饮之。【按:据说这种毒鸟现在已经没有了。究竟是否存在,恐怕还是个谜。虽然有人信有。但是似乎没有实际的证据。看不到现在的真正的生物学方面的证据。】犂明,〔徐广曰:犂,犹比也;比至天明也。诸言犂明者,将明时也。吕静曰:犂,结也,力奚翻。程大昌曰:徐说非也。犂、黎,古字通。黎,黑也;黑与明相杂,欲晓未晓之交也,犹曰昧爽也。昧,暗也;爽,明也;亦明暗相杂也。迟明,即未及乎明也。厥明、质明,则已晓也。康云力追切。未知何据。〕帝还,赵王已死【按:不费吹灰之力。没有看到周昌任何举动。】。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瘖药,〔断,丁管翻。去,羌吕翻。师古曰:去其眼睛,以药薰耳令聋也。瘖,不能言也;以瘖药饮之。瘖,于今翻。〕使居厕中,命曰"人彘"【按:杀害赵王如意后才残害戚夫人。】。居数日,乃召帝观人彘。帝见,问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岁余不能起。使人请太后曰:"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师古曰:令太后治事,己自如太子然。余谓惠帝之意,盖以谓身为太后子而不能容父之宠姬,是终不能治天下也。治,直之翻。〕帝以此日饮为淫乐,不听政。〔乐,音洛。〕【按:通过戚夫人事件,吕后全面建立了政治权威。凸显政治女强人的特点。刘邦之后,汉帝国另一个政治强人上场了。人彘,是吕后政治生命开始的标志。说刘盈不听政也是不对的,后面我们就会看到。只是以吕后为主罢了。其实我们得想想,吕后为什么要打击自己唯一的亲生儿子?如果我们看到吕后在汉惠帝死后大肆封吕姓王就该知道了,儿子对母亲其实有某种牵制性的作用。儿子在,母亲是不能任意而为的,因为这毕竟是丈夫的家,是儿子的家。我们看前面吕后迫害戚夫人也是,是在杀了如意之后,这说明如意和戚夫人之间是有着影响的,此处让我们看到了男性为大的,这种意思表示。纵然是女强人,也没有办法改变这种男性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趋势。

资治通鉴比较有名的历史事件 读资治通鉴札记423(2)

臣光曰:为人子者,父母有过则谏;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见记曲礼。号,户高翻。〕安有守高祖之业,为天下之主,不忍母之残酷,遂弃国家而不恤,纵酒色以伤生!若孝惠者,可谓笃于小仁而未知大谊也。【按:对吕后只是一句残酷就过去了,而将主要的问题砸在了汉惠帝身上。总之,都是儿子不对。皇帝也不行。所以,在古代说中国皇帝是至高无上的,这句话其实是要打个很大的折扣的。张爱玲说历史不能像小说那样完整,但是在通鉴里,故事的完整性是作者给以了高度的重视的,可以说尽可能给以完整性。戚夫人和如意这就是 个例子。不写,其实也无关大局。但是还是写了,因为前面写他们母子是因为涉及到了我们说的路线之争,涉及到争夺帝位。可以说写这母子的结局,也是写前面竞争的最终结果。是从反面写吕后母子的胜利。是刘邦晚期政争的结果。完整性也是历史的一个内在因素。不能认为小说有整体性,而历史没有完整性。

②徙淮阳王友为赵王。〔高祖十一年,封友于淮阳。〕【按:开始占领新的政治真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