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青蓝与火焰蓝橄榄绿(从橄榄绿到藏青蓝)

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文章,还可点击右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

又逢一年建军节,在这样一个神圣伟大的日子里,让我们把目光转向公安队伍中的退伍转业军人群体,向那些永远保持一颗赤胆忠心、在卫国为民路上不断前行的最可爱的人致敬!

吕建江、高宝来、汪勇,这样一些响彻大江南北的名字是警营中军转干部群体的杰出代表,是整个公安队伍学习的榜样,是引领社会正能量的时代楷模。军装的绿和警服的蓝,在他们身上散发出同样的光彩,这光彩下面包裹着同样的赤诚之心与满腔热情。

从共和国的子弟兵到人民警察,他们脱下橄榄绿穿上警察蓝,但一颗忠诚于党的初心不曾改变,一腔报效祖国的热情丝毫不减;从军旅到警营,他们转业不转志、退伍不褪色,在守卫国家安全、守护百姓平安的道路上继续发光发热;从“咱当兵的人”到“人民公安向前进”,他们踏着铿锵有力的步伐,高歌前行,传承着不变的信仰、履行着新的使命。

不曾离去

你忠于职守、一心为民的身影

吕建江,一个带给无数人温暖与感动的名字,一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旗帜。

2004年,吕建江脱下绿军装,放下军医身份,转业来到石家庄市成为一名社区民警,开启了他的警察生涯。留村村民张画芳至今还记得吕建江初来乍到时的样子,“无论去留村哪个地方巡查,他都随身背着‘两件宝贝’——血压计和听诊器,遇到上岁数或者身体不舒服的,就帮着量量血压、听听心肺,讲点医疗知识。”

凭借着服务百姓的真情,吕建江在百姓的心中扎下了“根”,成为大家信赖敬重的“老吕”,也因为总是为了百姓的事不厌其烦地叨叨,而被称为“叨叨警”。

为了更好地服务百姓,吕建江建起了网上警务室,开了名为“老吕叨叨”的微博,在7年半的时间里共发布了17357条微博。他曾通过“老吕叨叨”微博上挽救过意欲自尽的女孩,救助过在送医路上急需“绿色通道”的病人,找到过ATM机旁数千元遗落现金的主人。

吕建江总说:“人活着就要做点事,咱为老百姓做点实事,不就是咱人民警察的价值所在嘛!”这样一句朴实的话道出了吕建江的从警之本。

藏青蓝与火焰蓝橄榄绿(从橄榄绿到藏青蓝)(1)

2017年12月1日,吕建江因长期劳累、积劳成疾,突发心脏病离开了我们,年仅47岁。在他走后的第5天,他曾经战斗过的石家庄市公安局桥西分局安建桥综合警务服务站正式更名为吕建江综合警务站,这是河北省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警务站。在他走后的1个月,警务站的同事重启“老吕叨叨”的微博,继续开展网上便民警务,让“老吕叨叨”永不下线。

从不曾离去,你加班加点为民排忧解难的身影,你一心为民鞠躬尽瘁的精神正带领“吕建江们”继续造福人民,你那张面对群众时的笑脸定格成百姓心中最美的表情。

吕建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的同学付云川在谈起“老吕”的一生时感慨:“建江虽然倒下了,但他始终本色不变、军魂不变。15年的军旅生涯、13年的警营历程,他走得坚实、走得出彩。他的生命虽然缺少了长度,但是有厚度、有高度,更有温度!”

藏青蓝与火焰蓝橄榄绿(从橄榄绿到藏青蓝)(2)

为有牺牲多壮志!在公安战线上,还有一支不可或缺的队伍——警务辅助人员。在这支队伍中,有很多优秀的代表是退伍转业军人,他们心怀保家卫国、服务百姓的壮志豪情,继续着不畏艰险、甘于奉献的军人作风,在协助公安民警守护社会安定和百姓平安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藏青蓝与火焰蓝橄榄绿(从橄榄绿到藏青蓝)(3)

“群众已转移!王永良!请归队!”然而,再深切的呼喊也没能唤回他消失在洪水中的背影。

今年7月22日,宁夏贺兰山中北段突降暴雨,沿山多处暴发山洪,5000多名群众受洪水威胁。银川市公安局西夏区公安分局镇北堡派出所辅警王永良在抗洪救灾中为挽救群众生命财产被洪水冲走。26日,经过90个小时的全力搜救,王永良的遗体被找到,令人心痛。

从部队退伍脱下军装,王永良舍不下“制服情结”,成为一名警务辅助人员,而这一干就是18年。在王永良看来,能在家门口干自己喜欢的工作,和街坊邻里打交道,解决老百姓的烦心事,是自己的福气。

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甘于奉献,这些在部队中就淬炼出的精神品质在王永良身上一直延续着。他的生命最终定格在解救群众于危难之中的英雄壮举中,他把毕生的热情和精力都献给了他所深深热爱的事业和人民。

今年7月1日,年仅25岁的辅警兄弟——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公安分局交警大队辅警李志永远的离开了。2018年6月26日,在疏导交通过程中,为防止发生事故,李志在拦停一辆严重超员的面包车时被冲撞并卷入车底,经过6天抢救无效不幸牺牲。

当过8年兵的李志有着军人特有的执着坚韧,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虽然肩上没有“星星”内心却包含热血、闪耀着不朽的光芒。

其实,在辅警队伍中还有很多的“王永良”、“李志”,他们用血染的风采彰显出这支队伍的血气方刚,用一切为人民书写着无限的忠诚与奉献。

从未改变

你冲锋陷阵、一往无前的姿态

千钧一发,总有一些人选择逆行。即使前方危险重重,也必将以一往无前的姿态冲锋向前,这是他们历经千锤百炼的精神特质。

藏青蓝与火焰蓝橄榄绿(从橄榄绿到藏青蓝)(4)

在吉林省吉林市公安局,有一名“拆弹专家”,他叫朱建民。1999年从部队转业后加入公安队伍,从事排爆工作。从警后18年时间中,他先后成功拆除各类炸弹40余个,转移销毁各类危险爆炸物品80余个,参加重大安检搜爆任务210余次,他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把社会平安的“生命导线”牢牢地攥在自己手里。

排爆就是与死神争分夺秒。为了不让妻子担心,朱建民瞒了妻子整整10年。他一次次把背影留给家人,把胸膛面向危险,那逆行的背影书写着无限的忠诚。

很多人问过朱建民:“排爆工作是与死神共舞的职业,如果再有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你还会做这样的选择吗?”每一次朱建民的回答都铿锵有力:“只要人民需要,我责无旁贷!”

藏青蓝与火焰蓝橄榄绿(从橄榄绿到藏青蓝)(5)

李世忠当年抗震救灾纪念照

在河南省新乡市公安局,有一名抗震救灾的英雄,他叫李世忠。10年前的汶川地震中,李世忠还是一名解放军战士,他用身体挡住了落石救下了一名男孩。如今,当年那名被救下的叫强天林的男孩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今年5月10日,他找到了当年救他的解放军叔叔、如今的警察叔叔——李世忠。

2009年,李世忠转业到公安队伍,对他而言,军人与警察是血脉相连的,都是守护人民的平安卫士。怀着一颗为公安工作挥洒热血的赤诚之心,他坚守在刑侦一线,一干就是近10年,2016年以来,他侦破各类案件78起,抓获30余名嫌疑人。

从抗震战士到铁血刑警,李世忠还是那名直面危险、敢于担当的硬汉,他用肩膀扛起了地震中一名男孩生的希望,也用肩膀扛起了一方百姓的平安幸福。

藏青蓝与火焰蓝橄榄绿(从橄榄绿到藏青蓝)(6)

特警张林

在山东省莱芜市公安局,有一名特警精英,他叫张林。他曾是一名武警特战队员,在部队期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练就了一身过人的本领,2012年张林参加全国特战队对抗竞赛,经过七天六夜的魔鬼周训练,成功斩获了武警部队最高荣誉“勇士勋章”,在服役的8年时间内先后4次荣立三等功。

2013年退伍后,张林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进入莱芜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从警以来,多次主动请命参与各类急难险重任务。 2016年2月,莱芜发生一起持枪劫持人质事件。情况危急,张林带领一名特警队员,佯装路人慢慢靠近房屋,翻过院墙,迅速拽开房门突入房间,趁嫌疑人还没反应过来,张林就冲上前一个锁喉将其摔倒制伏,人质被成功解救。

一次次的冲锋向前源于他不变的初心与赤子情怀。 有人问他,为什么在脱下军装后选择穿上警服?他说,是因为那颗不变的“守卫家国”的初心,原来是“保家卫国”,现在是“保一方平安”,这就是他的使命,从一而终。

分毫未减

你默默奉献、献身使命的热情

默默无闻,总有一些人于平凡中孕育出伟大。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是他们的工作准则,义无反顾、从一而终,是他们对献身使命的注解。

藏青蓝与火焰蓝橄榄绿(从橄榄绿到藏青蓝)(7)

“时代楷模”汪勇走访群众

走万里路、进千家门、解百家难,这是“时代楷模”、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韩森寨派出所副所长汪勇给自己制定的“万千百计划”,“有事就叫我,随叫随到”,这是汪勇对群众的承诺。

汪勇曾在英雄罗盛教、邱少云生前所在部队当兵。17年的军旅生涯,他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一名营职干部,更铸就了绝对忠诚的信念和吃苦耐劳的作风。

告别军营,步入警营,汪勇踏上社区警务这个普通而广阔的舞台。他说:“自己就像一滴水融入了一片海、化入了老百姓,也深深爱上了辖区的父老乡亲。” 在多年的社区警务工作中,汪勇始终怀着真诚,一次次带着微笑登门,一次次满怀真情入户,为此,他曾一年穿破8双鞋。这些年来,汪勇走遍了社区的每个角落,更赢得了辖区百姓的高度赞扬。

对半身不遂、无人愿管的老黄,他像亲儿子一样给老人洗脚、剪指甲;对突发疾病、子女在外的徐老太太,他二话不说,背起老人、冒着大雨冲向医院,争取了宝贵的抢救时间……社区许多老人把他当儿子,许多年轻人都爱叫他“汪哥”。

从山里的娃到参军入伍,从普通战士到光荣入党,从转业军人到公安民警……汪勇一步一个脚印,他在平凡之路上走出了令人敬仰的伟大,他把忠诚于党的信仰与一心为民的情怀铭刻在灵魂中、融化在血液里。

藏青蓝与火焰蓝橄榄绿(从橄榄绿到藏青蓝)(8)

在江苏省张家港市的双山岛上,有一名驻守在这里30余年的老民警,他叫杨春才。1984年12月,杨春才退伍成为当时江苏省沙洲县(现张家港市)公安局双山镇保卫科的“合同民警”,不久,双山岛成立了派出所,杨春才通过考核成为一名公安民警。

如今的双山岛可谓“菁菁沙洲,人间锦绣”,然而30多年前这里可谓一片荒凉。30多年来,周边的同事来来去去,就连岛上的居民也不断“离岛上岸”,但杨春才一直守在小小的警务室。

发生刑事案件时,他是刑警;交通拥堵时,他是交警;宣传防火知识时,他是消防员;村民忘带钥匙,他是“锁匠”;半夜需要渡船,他是“船工”;村民发生纠纷,他是“老娘舅”…… 每天,杨春才在不同的角色中自如切换。

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杨春才用30多年的不变守候,守着小岛、守着乡亲们、守着这一方水土的平安。

藏青蓝与火焰蓝橄榄绿(从橄榄绿到藏青蓝)(9)

“警察爷爷”高宝来护送孩子过马路

高宝来,几千名孩子心中的“警察爷爷”,他风雨无阻护送孩子们上下学的身影,如同一棵树扎根在那,撑起一片天,为孩子们遮风挡雨。

1976年,19岁的高宝来怀着报效祖国的理想应征入伍。4年的军旅生活,锻造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作风,更铸牢了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根基。

在光荣退伍后,许多机关单位向高宝来伸出橄榄枝,但他毅然选择当一名人民警察,“我舍不得这身制服,当警察是我延续人生理想的最佳选择。”

从警后,他所负责的信息采集、档案管理、信访接待等工作,样样完成出色。2011年1月,高宝来被选为北京市公安局首批驻区民警之一。期间,为了孩子们上下学的平安,他和每天清晨的阳光同步,为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的孩子们开启平安的一天。

5个春夏秋冬的风雨无阻,高宝来一直坚守着,用身躯为孩子们建起“流动安全岗”。

2015年5月22日,高宝来因罹患肺癌去世。高宝来走了,在他身后200余个“高宝来爱民服务岗”遍布在全市交通、治安环境复杂的学校和幼儿园门前。“上不愧党,下不愧民”,这是高宝来常说的一句话,这一情怀与使命伴随着他军旅、从警生涯的始终。

因为一种情怀,他们在脱下军装后又穿上了警服,保持着同样敬礼的姿势;因为一种信仰,他们不曾忘记原本的梦想与追求,在献身使命的道路上奋勇前行;因为一种精神,他们在历经千锤百炼、风雨沧桑后,依然不曾懈怠丝毫不减曾经的热情。

(转自:中国警察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