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岁一个月四千块钱(不到十四岁的我五天挣了1200元)

家附近有三个场镇,本镇距离家十五公里,初中之前没去过县城。

1994年,初三刚参加完中考,回家没什么事了。村子里很多楠竹,最近家家户户卖了很多竹子,剔下来的楠竹的枝条可以用来做成扫帚,很结实耐用。

二十四岁一个月四千块钱(不到十四岁的我五天挣了1200元)(1)

平时有人来少量收购楠竹枝条,4毛左右一斤,这次村子大量卖了竹子,家家户户枝条积压,一毛钱一斤都卖不出去,村民也不愿意卖。

这天,老爸做了二十个扫帚,准备第二天拿去另一个场镇去卖,换点零花钱。

我从没去过那个场镇,放假了,也准备第二天跟老爸一起去见识见识。

第二天很早,老爸扛着做好的扫帚,我空手跟在后面,走了半小时多的山路,又吭哧吭哧走了四五十分钟公路,终于到达在那时候的农贸市场,找了个空位,把扫帚放下来摆好。

老爸要去买锄头,还要买点其他农具,让我看扫帚摊子,我看周围也有其他卖竹枝扫帚的,一般就是两元左右一把。

坐等顾客上门,起码过了一个多小时,问价的人都没有,看看不远处的同行,同样的无人问津,好歹对方有叶子烟吧嗒吧嗒抽着,不会显得没生意的尴尬,我没什么掩饰自己,只能盯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偶尔有人过来看一下,没等我招呼,人家就走了。

等老爸拿着买好的东西回来,看我一把也没卖,就说再等等,实在没卖出去,就放在他认识的人家里去,就不用大老远又扛回去了,然后他又去采购其他东西去了。

快中午了,对面同行看没卖出去的希望了,早早收摊走了,挨着我卖菜的也卖完收摊走了。

二十四岁一个月四千块钱(不到十四岁的我五天挣了1200元)(2)

又过了大约十几分钟,过来两个人,在我摊子前停下来。

我连忙招呼:“要扫帚吗?两块钱一个”。

他问我一起有多少个,我说刚好二十把。

他说全要了,又问我家里还有多少,我知道家里应该有起码有两百斤。

我问他,你要多少?

他说自己是县里的刘主任,需要四千斤以上,多一些也可以,用不完可以放着。

我说有的,你什么时候要?

他问了我家地址,知道我们离县城有五十公里左右,就说自己平时也忙,约定让我搬到离我家最近的公路上,周末他喊车来拉走。

我说这20个扫帚呢?今天要不?

他说先拿走。

随后,他问我竹枝价格。

我心想,最近村子里的竹枝卖不出去,我上门去收,一毛钱很多不愿意卖,堆放着又没用,我一毛二,一毛四收应该没问题。

就对他说,你应该知道价格,竹枝四毛钱一斤,你要这么多,就算三毛五。

他同意了,我让他付定金,他说付两百,我说你现在拿我这20个扫帚,还是算两元,毕竟扎好了的。加这40元,一起付四百定金,他也同意了并给我四百块钱。

那时候没电话,没联系方式,就凭诚信,约好四天后星期天中午,他叫车到约定地方拉货付尾款。

等老爸回来,那两人已经拿着扫帚走了。我把这个消息告诉老爸,并且说赶紧回家,今天就开始挨家挨户去收竹枝。

我俩匆匆忙忙赶回家,又匆匆忙忙吃过饭,叫上老妈一起,从最近的人家开始,挨个以一毛四一斤的价格,把竹枝称好重量,又去下一家继续收。

二十四岁一个月四千块钱(不到十四岁的我五天挣了1200元)(3)

当天天黑前,总算把二十多户人家的竹枝称重完成,并记下重量,金额,约定下周给钱。

第二天一大早开始,我们一家三口,又开始挨个去把竹枝捆好,我和老妈用背篼背,老爸用担子挑,一趟花一两个小时,搬到公路边放着,又继续下一趟。其实第一趟我就搬不动了,咬牙坚持着。

经过几天艰苦奋战,直到星期天下午,终于把五千斤竹枝背完了。我每趟大概背五十斤,几天下来,脚疼,腰疼肩膀疼,双肩全是乌黑的血印。

我坐马路边一大堆竹枝上,想着这几天的辛苦劳动,感觉挣钱太不容易了,生活太艰难了。

拿出本子,再一次一一核对着账单,确认无误后,安心等着客户来取,每经过一辆车,我都看是不是来装货的,一直等到下午四点,还是不见人影。

我心里开始有点慌了,着急了,看看老爸老妈,他们似乎比我着急,如果人家不要了,除了定金得亏好几百啊。我强装镇定,心想,实在对方不要,我拉县城去,也想法能卖够本来。

一边安慰着他们,说应该对方有事,或者车坏了,那时候路况差,经常有车子坏在路上。

直到下午六点多,看到一个小货车冒着黑烟开来,我也不抱希望是来装货的车,又特别希望是。

车子来到我们这里停下来,我一看副驾驶,坐的正是哪个客户,心里总算一块石头落地了。

他跳下车来,解释说这辆车今天拉其他货去了,耽误了,回来就马上赶来。

然后我们帮忙,几人一起装车,装好后,我把单子递给他看。

他看了看单子,就说了句相信我,就掏出钱,一分不少数出来给我。然后他们上车开着走了。

看着小山一样满满的一车渐行渐远,我早忘记了这几天的疲惫,心里乐开了花。

第二天上午,我拿着本子,挨家挨户把欠的钱结算了,晚上,我把剩下的,也就是利润,一共1200百元递给我爸,我爸又递给我妈。

别问为什么利润有1200,问了我也不会告诉的。

直到现在我经常想一个问题,这次比较成功的商业案例,不知为什么,居然没影响到我往后从事商业,失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