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家的九个弟弟 林徽因叔父林觉民

阅诗书悲欢,写暖心文字,欢迎关注:春深读书。

林徽因家的九个弟弟 林徽因叔父林觉民(1)

导语:

提起“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就不能不说到英雄林觉民。面对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他立志力挽狂澜,参加广州起义受伤被捕后,慷慨陈词,英勇就义。

留下一封《与妻书》,字字句句柔情入骨,流尽男儿泪,让后世知道,革命英雄同样有血有肉,有刻骨铭心的爱情。

林觉民出身书香世家,父亲林孝恂是清朝进士。他弟兄三人,大哥林长民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林徽因之父。

林觉民牺牲时年仅24岁,因此很多人并不知道,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嗣女,后代也有了不同的选择和命运。

林徽因家的九个弟弟 林徽因叔父林觉民(2)

林觉民

少年夫妻,琴瑟和鸣

林觉民天生聪慧,少有大志却无意功名,曾参加科举考试,在考卷上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七个大字,潇洒离去。他在意的,是用先进的思想改变旧世界,“为天下人谋永福”。

1905年,18岁的林觉民与17岁的陈意映结婚,少年夫妻,琴瑟和鸣。两人结婚后,林觉民曾在家乡办女子学校,让妻子和家族中的女孩子一起读书识字。

他还在家族中宣扬男女平等的先进论调,鼓励自己的姐妹们把小脚放开,解放思想。在自己的小家里,他对待妻子也丝毫没有当时男人的大男子主义,总是关心备至,夫妻俩十分恩爱。

可惜如此深情,在乱世里终难美满。为了改变“遍地狼吠”的旧世界,使更多人能与所爱之人安宁生活,林觉民从未因一时的安逸放弃自己的革命理想。

在《与妻书》里,林觉民追忆与妻子难忘的幸福生活:

“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

夫妻之间志趣相投,心心相映,让人想到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和她的丈夫赵明诚。

情到深处,林觉民这位信仰革命的无神论者,甚至希望世间真有鬼神,这样自己死后,“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灵魂还能够时时陪伴爱妻,让她不至于太孤单悲伤。言之切切,情之依依,豪杰英雄的柔肠百结,令人不禁泪目!

林徽因家的九个弟弟 林徽因叔父林觉民(3)

影视剧中的林觉民与陈意映

就义前的最后一面:英雄掩泪强欢笑

林觉民很早就接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留学日本期间,他加入了中国同盟会,很快成为骨干会员,志在通过民主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和平民主的新社会。

1911年1月,黄兴、赵声等人在香港策划广州起义,林觉民闻讯回国参加起义,在广州、香港两地奔波,负责组织护送起义人员的往来。

4月24日,起义的前三天,林觉民回到家里,看望父母妻子最后一面。家人对他的举动一无所知,一直以为他还在求学。此时并不是学校的放假时间,他突然回家,父母妻子都很奇怪。为了不让家人担心,林觉民撒谎说学校放了樱花假,他特意回家探亲。

妻子陈意映此时已怀有身孕,她沉浸在与丈夫久别相聚的喜悦里,并不知道此时的林觉民是抱着必死的信念来见自己一面,心里有多少不舍。

林觉民想把自己参加起义的事告诉妻子。因数年前自己不告而别,妻子哭着说“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他也答应了,但是看到妻子隆起的肚子,他欲言又止。此去或是永别,哀痛能晚一分到来也好,因此他还是什么也没有说。

回到香港的深夜,林觉民在灯下追忆和妻子数年来的相濡以沫,“泪珠与笔墨齐下”,在手帕上写下《与妻书》。将自己的爱意和不舍,理想和决心,通通写进这封信里。

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爆发。林觉民在黄兴领导下,率先攻入清政府总督衙门,转战途中与大批清兵展开激烈巷战,受伤力尽被俘。

面对清政府,林觉民毫无惧色,壮烈陈词:“只要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能使国家安强,则死也瞑目!”显示了英雄革命党人的大丈夫气概。他在狱中进行绝食抗争,不久在广州被枪杀,英勇就义。

林徽因家的九个弟弟 林徽因叔父林觉民(4)

胡歌在电影《辛亥革命》中饰演林觉民

遗腹子由祖父抚养长大,并未走上革命道路

《与妻书》中,林觉民提到“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吾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幸甚,幸甚!”

他的后代是否如他希望的那样,子承父志,继续革命事业呢?

得知林觉民被捕的消息,林家如遭雷击,举家悲恸。为了躲避清政府的报复,保全林觉民的血脉,林觉民父亲带着一家人仓皇出逃,搬到福州市鼓楼区一处老宅里,这处宅院曾是作家冰心幼年生活的地方。

林徽因家的九个弟弟 林徽因叔父林觉民(5)

林觉民、冰心故居

不久,有人悄悄给林家人送来一个包裹,里面是林觉民的绝笔信和遗物。来人告知他们,林觉民已经壮烈牺牲。

看到《与妻书》“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为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的语句,陈意映头晕目眩,剧烈的悲痛使她想立刻跟随丈夫离去。

家人看出了陈意映的异常,苦苦哀求、劝解她,希望她能看在一岁的大儿子和肚子里的小生命上,坚强地活下去。林父还做主,让林觉民大哥的女儿林暖苏过继给陈意映,全家人都特别照顾她们孤儿寡母。陈意映强忍悲痛,将小儿子林仲新生了下来。

1911年5月19日,陈意映因过度悲伤导致早产,生下二儿子林仲新。此后,她一直没有从失去丈夫的痛苦中走出来。《与妻书》中,林觉民曾忆及自己与妻子闲谈时说的悄悄话:“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闲谈中,林觉民说希望妻子能死在自己前面,因为妻子是那样柔弱,他不忍心让她承受失去丈夫的悲伤,宁愿由自己来做留下来的那个人,独自承受伤痛。

也许,他是太了解妻子的深情,知道她必然不能独活。一言成谶,在林觉民牺牲两年后,陈意映被悲痛拖垮了身体,也撒手人寰,留下两个孩子,与祖父林孝恂相依为命。

林徽因家的九个弟弟 林徽因叔父林觉民(6)

林觉民的大儿子林伯新(即与妻书文中的“依新”)九岁那年不幸夭折,林父又一次遭受重击。这位坚强的老人在苦难岁月里,历尽艰辛,将林觉民的二儿子林仲新抚养长大。

在民国政府的关照下,林仲新得以读书识字,上了上海光华大学。毕业后,林仲新曾受到父亲老朋友、国民党高官林森的照顾,做了国民党官员。

虽然是烈士的后人,林仲新对政治却并没有太大兴趣。从小经历了太多离散,他更想好好生活,度过平凡的一生。虽然没有继承父亲的遗志,林仲新也同样正直善良、学有所成。也许这就是对英雄最大的安慰吧!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没有忘记烈士后人,一直关注着他们。林仲新和家人在福建漳州生活。特殊年代里,他曾因身份问题被误会,下乡劳动一段时间。后来做了漳州市粮食局副局长,之后的生活平和安定,直到1983年因病去世。

林仲新有三个孩子,一子二女。他们都生活得非常低调,不愿过多受人瞩目,也不想借着林觉民的名气得到实惠。这,未尝不是最好的选择。

林觉民的嗣女林暖苏走上了艺术道路,她毕业于上海美专,擅长写意花卉的创作,曾任福建省美术协会会员以及福州画院的画师。

林徽因家的九个弟弟 林徽因叔父林觉民(7)

林觉民和家人

结语:

历史剧和课本上,我们看到的多是革命英雄的顽强不屈和大无畏精神;在《与妻书》里,才更能感受到革命党人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他们也有温暖的家庭和美好的爱情,也有挚爱和不舍。

但是在国家大义面前,因崇高的革命理想,舍弃生命,痛失吾爱。正因为如此,这样的大爱和英勇才更令人感怀、敬佩!

林觉民希望后代能子承父志,继续他未完成的革命事业。他的后人虽然没有在政治领域有所建树,但在新中国领导的关怀下,生活安定,事业有成,相信英雄九泉之下也会感到欣慰!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春深读书#,希望得到大家的关注哦!喜欢就点个赞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