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新丰县城市规划(城乡蝶变绘新景)

焕然一新的墟镇小区、精心雕琢的美丽乡村、紧密联结的城乡经济、日益美好的百姓生活……深秋时节,漫步新丰各城镇,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大道畅通四方、一间间门市人来人往,发展中的小城处处充满活力,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彰显新活力、新亮点。新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满怀激情地演奏着城镇建设变奏曲。

韶关新丰县城市规划(城乡蝶变绘新景)(1)

一江两岸的美丽精致。

近年来,新丰县切实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事关新丰城乡长远规划布局、事关新丰经济高质量发展、事关新丰人民群众民生福祉的重要任务来抓,通过过加快实施以“推进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积极推进以县城和区域中心镇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加快落实城乡融合发展五项重大任务,促进城镇乡村协调发展、互促共进。

促“广度”升“温度”

奏响城镇品质“提升曲”

如今,漫步在新丰江县城段两岸新建成的亲水步道上,伴随着习习江风,一江两岸的美丽精致不断映入眼帘:路边绿化四季常青,慢行步道平坦舒适,亲水观景设计新颖别致,还有一张张供行人休息的长凳和一盏盏明亮的路灯……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更新步伐加快,城市设施不断完善,广大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韶关新丰县城市规划(城乡蝶变绘新景)(2)

随着新型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新丰宜居宜业宜游水平不断提升。

此前,为全面推动县城品质提升,新丰实施了一江两岸改造工程,主要对新丰江县城段两岸路网进行完善和提升,包括新建双子东桥、西桥,对沿江东、沿江西和滨江西路等路段进行改造升级,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同时,统筹推进一江两岸环境整治和慢行系统建设,全线新增了灯光亮化、园林绿化、慢行步道、亲水平台及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 ,总投资约1亿元。整治提升工程全面完工后一江两岸,成为了新丰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一江两岸”整治提升全面实施并赢得良好的社会反响,是新丰县立足新型城镇化发展大势,不断拓展空间格局,城镇品质和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的生动诠释。

近年来,新丰县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实施“一主两副双轴四区”发展规划,大力推行“南扩、北控、东调、西进”中心城区发展战略,立足于拓展城乡建设的“广度”,先后启动实施了城市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县城提升“439”行动,助推县城扩容提质。“一江两岸”全线贯通,文体广场、风度书房、后山公园、碧水公园等民生工程先后建成投用,丰城大道、新龙公路、双龙路等主干道路升级改造项目完工,交通更加顺畅,城市品质和形象也大幅提升。

不仅如此,新丰县在新型城镇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用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来标注民生“高度”、凸显民生“温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把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作为重要抓手,让农业转移人口“进得来”。其中,全面放宽城镇落户条件,以进城务工人员、农村户籍大中专学生、农村籍退役士兵等为重点,推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制定实施非城镇户籍人口在城镇落户方案,进一步简化落户程序,缩短审批时限,畅通迁移通道,实现具备基本落户条件的外来人口“落户无门槛、迁入无障碍”。城镇化率从2015年的50.42%提升到2020年的53.35%,其中,2020年便增加2071人,县城中心城区龙头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此外,新丰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着力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的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问题,提升幸福指数。一是大力推进保障房建设,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运营,重点解决已稳定就业并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的住房问题。近年来相继建成保障住房477套,在建101套;同时,积极鼓励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购买自有住房,探索推进对缴纳的“房屋维修资金”给予全额财政补贴,每年带动至少5万平方米的购房需求。二是保障教育,着力解决学位不足问题,大手笔投入,相继建成县城四小、县城四幼,新设新丰一中实验学校,新增幼儿园5所,“十三五”期间新增各类学位2100个。三是保障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

环境改善、服务提升、要素集聚……新丰的新型城镇化功能不断增强,城乡和区域之间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不断汇集,越来越多的社会经济活动向城镇聚拢,城镇经济发展的势头越发强劲。

增“高度”强“力度”

奏响空间布局“优化曲”

坐落于新丰江畔的的马头墟镇,曾因设施落后、环境杂乱不堪而让居民和过客诟病。如今,格调清新的民居外立面,宽敞顺畅的街道,规范有序的市场,古色古香的公园,还有停车场、绿地、健身设施等基础设施,令人惊艳。

韶关新丰县城市规划(城乡蝶变绘新景)(3)

整洁美观的马头镇墟镇。

脱胎换骨的墟镇,道路整洁顺畅,环境风貌焕然一新,不仅提升了本地民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进一步放大了周边美丽乡村的魅力,吸引更多外地旅客来观光游玩,带动餐饮业和农产品销售。“墟镇提升后,我家的生意比以前好多了。节假日基本每天都有五六桌,以前客流量比较少,节假日每天都是一到三桌。”“这些芋头是很粉的,还有毛瓜、南瓜、萝卜、豆角,每天来都卖得完,很多珠三角的游客特地自驾车过来买。”当地村民和饭店老板告诉笔者。

作为《韶关市乡镇(镇街)提升五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首批试点乡镇之一,如何才能破除积弊陋习,使马头墟镇成为提升区域中心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城镇就业安家需求的承载平台,从而更好地发挥区域中心的综合带动作用,培育产业、增加就业,与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

立新必须先破旧。为彻底转变落后现状,马头镇起步之初便痛下决心,拿起整治这把“手术刀”对老旧街区进行外科手术式治理,大刀阔斧向旧貌和积习开刀。共计清除陈旧垃圾340吨、河涌淤泥71吨;清拆原铁皮棚市场等违章建筑5600平方米,清拆广告招牌52个,清理违规堆放杂物800平方米,整治占道经营店铺320处,清理乱拉乱挂2600米,并完成主街道约2公里的“三线”下地。

马头镇党委书记谭展如告诉笔者,以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乡镇为目标,该镇紧紧抓住“139”乡镇整治提升这一契机,全面落实各项整治任务。据悉,该镇的乡镇提升建设项目预计投资4404.57万元;至今已完成投资3459万元,建设九项基础设施工程项目17个。

马头镇墟镇的“大变样”,赢得了当地群众和各地来客的口碑,也给了新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更强信心和充足底气,新丰决心进一步褪掉“土气”,坚定走向新型城镇化的“诗和远方”。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部署,新丰县在2020年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2.54%基础上,研究制定《新丰县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构建“1 6 2 (1个实施方案、6个实施细则、2个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政策体系,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同时,围绕“四区”发展定位建设特色片区,以抱团发展和单点发展相结合,进一步明确了各镇(街)发展定位。即中部度假休闲与综合服务发展区(中心城区、梅坑镇)、北部生态旅游与观光农业发展区(黄磜镇)、东部绿色工业与文化体验发展区(马头镇)和西部特色工业与现代农业发展区(回龙镇、遥田镇、沙田镇) ,推动镇域经济特色发展。

有了县委、县政府高规格规划和马头镇的示范引领,其它镇也是“马不扬鞭自奋蹄”,三项整治工作在各镇常态化开展,垃圾入眼可见、污水四处横流,“六乱”现象屡治不止的情境逐渐消失,生活在越来越好的环境中,享受各种便利的设施和服务,人们都发自内心地感叹“有幸赶上了这个大时代”。

路在变宽、街在变靓、楼在变多、景在变美、空气变清新、河水变清澈,一幅幅宜居、宜业、宜游的城镇新景象在新丰江源土地上陆续显现。

树“厚度”加“速度”

奏响产城联动“推动曲”

产业发展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内生动力源泉。产业兴则城兴,一座新城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发展,而“产城融合”也成为新城建设的普遍共识。

“近年来,新丰县域发展水平虽有提升,但产业结构不优,后续增长乏力,与城镇发展的融合度不高,对新型城镇化的带动力不足,严重制约着新丰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县委书记郑伟平表示。

韶关新丰县城市规划(城乡蝶变绘新景)(4)

韶能生物发电厂。罗新巧,摄。

如何突破新型城镇化中产业建设项目“先天营养不良”的尴尬局面?新丰牢牢抓住韶关融湾南部平台建设新机遇,以打造“湾区”工业产业转移、“湾区”农副产品供给、“湾区”旅游休闲康养三大主阵地为抓手,奋力打造韶关绿色高质量发展融湾先行区。一方面,坚持以产兴城,聚力做特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以产业支撑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另一方面,突出产业特色,高标准打造“两核两轴七园区”产业发展格局。在相关职能部门的多番努力下,创新园、回龙园、马头园、紫城园主导产业已初具规模,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显现。

当前,新丰融湾产业平台建设正大踏步推进。其中,万洋众创城项目首期招商中心4月底开工建设,6月底建成,并于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落户新丰县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年产值超12亿元的韶能生物质发电项目已全面建成投产,成为目前亚洲装机容量最大的生物质电厂,为当地企业升级扩能提供更坚实的能源保障……

生态是新丰的最鲜亮底色,立足于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新丰县委、县政府坚持把生态休闲旅游产业作为推进城镇化进程和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方向。围绕“聚人气、增财气、集商气”的目标,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温泉康养、森林旅游、户外越野等旅游业态。2020年,获评广东省首个“中国岭南避暑胜地”称号,大幅提升新丰的知名度;云天海、森涞大丰茶叶庄园、樱花峪、岭南红叶世界等景区景点先后建成迎客,深受大湾区游客喜爱。持续多年坚持举办枫叶节和越野挑战等体育赛事,越来越多湾区居民走进新丰城乡、品味地道美食、享受高品质生态。

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新丰始终把农业产业化、现代化作为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支撑,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成功培育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个、“粤字号”农业品牌24个,越来越多新丰农产品走进“湾区”;培育了万鸿、每日鲜、城丰蔬菜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黄磜镇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现代精细农业发展势头强劲。

接下来,新丰将围绕打造全市镇域经济综合发展示范区、全市县域新型城镇化引领示范区、韶关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优先发展桥头堡,成为全市县域经济和产业高速发展新标兵的目标,坚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双轮驱动”,切实做优县城、做特乡镇、做美农村,努力推动新丰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秋日胜春朝。十月的新丰,到处一派生机勃发的景象——一个个项目落地生根,一项项工程如火如荼,一个个特色产业遍地开花……随着新型城镇化的脚步加快,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魅力画卷已然徐徐展开。

【全媒体记者】范永敬

【通讯员】邹方筱 黄小广 陈志佳 陈欣欣 邓晓璐

【作者】 范永敬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