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包可以用来做什么游戏(80后的你们还记得)

80后的你们还记得沙包游戏吗?,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沙包可以用来做什么游戏?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沙包可以用来做什么游戏(80后的你们还记得)

沙包可以用来做什么游戏

80后的你们还记得沙包游戏吗?

出生在八十年代朋友们,是否还记得我们小时候最喜欢的玩具“沙包”呢?

这里要特别感谢闺女幼儿园的老师们,让孩子们的玩具回归童真,沙包、哇哈哈高跷,沙包这项活动让已经三十对多岁的张先生和我,找到了童年的乐趣。

小时候,我们沙包里装的是玉米或者小麦,小麦的比较柔和,而玉米的砸起来人比较疼,但时间长了,整个玉米粒会被我们玩成玉米渣,这个时候的沙包就比较舒服了。

我给闺女缝制的沙包选择了大米,自从张先生上次玩过一次后,就乐此不彼了,现在只要张先生在,只要出去玩,只要去公园,沙包是必带的玩具。

1

我们三个人玩的是“砸人”游戏,即一个人在中间,两个人在两边。

轮流向中间的人投掷沙包,中间的人或者躲避沙包,或者接住沙包,躲开游戏可以继续,接住则多了一条命,可以多玩一次;

如果没躲开也没接住,则游戏结束,换投掷沙包的人在中间躲避沙包,如何接住了,则中间的人可以多一条命。

闺女在中间的时候,我跟张先生比较仁慈,刻意让她接住,或者投掷的很轻。一旦轮到张先生或者我,我们俩恨不得将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不砸疼对方誓不罢休,有点有仇报仇,有冤报冤的感觉。

每每此时,我不知道我砸疼张先生没有,反正我是被他砸疼了,每每这时,我会选择走到他跟前狠狠的砸两下才行,不能吃亏不是。

2

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依然喜欢这个游戏呢?

细细想来,它不仅锻炼了身体,在躲避的时候锻炼了身体协调能力,更是锻炼决断力。

每一次迎面而来的沙包,你要判断是躲避还是伸手去接,而且必须保持精神高度集中,这样才可能比较长的时间待在中间。

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玩法。

另外一种印象比较深的沙包玩法是“蜗牛”,即用粉笔在空地上画一圈圈蜗牛壳一样的线,所有参加游戏的人分成两队,一队从蜗牛壳的出口站立,另外一队分立蜗牛壳两端。

分立蜗牛壳两端的人向站在蜗牛壳里的人投掷沙包,跟上面的玩法一样,躲避或者接住。

唯一不同的是,躲避的人要顺着蜗牛壳跑圈,跑到最里面然后再跑出来则可以得一条命,在被砸中时或救队友或自救。

直到一队人员全部被砸中,则游戏结束,换另外一队人员上场。每次的课间十分钟,我们玩的可起劲了,在上课铃响时,要用笔画出自己跑圈的位置,下一个十分钟再接着玩。

如今如果有人告诉我,你只有十分钟休息时间,那么我肯定是选择坐在位子上不动或睡觉,而童年的我们,课间十分钟对我们来说很长,从二楼跑下来,跑到操场,玩一会。

上课铃响了,再已最快的速度跑回去上课,那个时候的十分钟真是太高效了,有点想了解现如今小学生的课间十分钟了。

3

还有一种是画五条线的,投掷到不同的格子,单腿跳过去用双脚夹起沙包一格一格的运送到顶端,用脚将沙包摔到初次投掷的地方,然后再单腿跳回去捡拾沙包,回到起点,开始投掷第二格,以此类推。

在此期间,不可以撞线,更不能让沙包去到它不该去的地方,负责就换下一个同学玩。

还有将五条线换为房子的,玩法同上。

当然了,把两个沙包在一只手上,轮流向空中投掷也是很好玩,如今这项功能还会在闺女面前炫耀,还有三个沙包双手轮流丢的,只是这个我技术不行。

当然还有其它衍生的玩法,每一项都让那时的我们玩的乐不思蜀。

除了沙包之外,还有瓦砾做的石子,还有橡皮筋,这三样陪伴了我们整个童年,也是我们的乐趣所在,现如今,各式各样的玩具应运而生,但感觉他们的童年没有我们快乐。

作为80后的我们,如果你有孩子,不妨教会他们我们小时候玩的游戏吧!跟孩子一起找回曾经的童年,一起找回简单的快乐!


作者简介:雨晴,生活在南方的北方女子,有女汉子的性格,也有南方女子的细腻。爱好写作的工科女;热爱环保公益的志愿者,爱好阅读、朗读的性情女子。

PS1: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可以走? 等会,我跟爸爸还没吵完架呢?那你们快点吵,反正你们吵架跟我没关系,什么时候走才跟我有关系?

PS2:肯德基吃饭中,错误估计了量的大小,明显点多了。突然想到可以分享给旁边的人,正好闺女再跟同桌的一个小孩玩,随即决定将还未动的一部分分享给邻桌正在点单的一家,分享之后的部分,我跟闺女正好吃完了,自从学了金刚智慧,与陌生人分享不再成为一件难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