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萨卡之行(前往心中的伊萨卡)

前两天,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一篇博士论文的致谢辞在网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和共鸣在文中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叙述了他是如何从一个小山坳里,通过上学,一步一步艰难来到了北京,取得了博士学位,最后来到腾讯工作的心路历程,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伊萨卡之行?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伊萨卡之行(前往心中的伊萨卡)

伊萨卡之行

前两天,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一篇博士论文的致谢辞在网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和共鸣。在文中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叙述了他是如何从一个小山坳里,通过上学,一步一步艰难来到了北京,取得了博士学位,最后来到腾讯工作的心路历程。

其中,作者在文中是这样开头的“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字里行间都可以看到,作者一路走来,走得艰辛,走得崎岖,走得漫长,走得冒险,走得精彩,走得奇迹,走得丰盈。他的伊萨卡岛之路,是漫长,充满奇迹,充满发现的。

作者在文中写道:“人后的苦尚且还能克服,人前的尊严却无比脆弱。这些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不是考试后常能从主席台领奖金,顺便能贴一墙奖状满足最后的虚荣心,我可能早已放弃。”他还写道:“身处命运的漩涡,耗尽心力去争取那些可能本就是稀松平常的东西,每次转折都显得那么的身不由己。”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品了多少贫苦艰难,尝了多少人间冷暖。大概正如作者自己所说,如果不是心中那常存的小小的满足,他可能早就中途放弃了。下定决心,动身出发,作者克服了畏惧和羞愧,收获了成长和智慧。

记得一本叫《致加西亚的信》书中写道一位名叫罗文的年轻人。美西战争爆发之时,罗文临危受命,在不知道反抗西班牙的古巴起义军首领加西亚身处何处之时就接受了美国总统交给他的任务—把一封信尽快地交给加西亚。在信里美国总统请求加西亚全力配合美国攻打西班牙。在罗文把信交给加西亚的过程中,他经历了丛林,经历了大海,经历了徒步穿越敌国。如果只有一个人可以成功的把信送给加西亚,那这个人一定是罗文。

不管是最终取得博士论文的寒门学子还是成功送达信件的罗文,在他们通往他们的伊萨卡岛的旅途中都收获了历练,磨难,成长,坚韧,勇气和智慧。比起最终的结果,这些更帮助他们破茧成蝶的关键。

现在的人们总是喜欢读一些立志的文章,让自己心安;喝心灵的鸡汤,一碗接一碗,总也喝不够。究其原因是因为人们内心是追求和向往破茧成蝶后的自己,没有谁甘于平庸无为。人人心里都有属于自己的伊萨卡那座美丽的岛屿。虽然通往它的道路漫长,充满奇迹,充满发现,但我们只要坚持,这一路收获的风景都是人生的财富和智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