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戈赵丽蓉 就不配听探戈吗

提起探戈,你会想到什么?

是赵丽蓉老师的“探戈它揍是趟着趟着走”?还是与姜文的看不懂系列电影撞名的著名探戈舞曲《一步之遥》?抑或是火热的阿根廷和它的国宝级探戈大师皮亚佐拉?

探戈赵丽蓉 就不配听探戈吗(1)

Yusi在视频节目中,曾多次提到过探戈这种音乐风格。

为什么搞古典的玩不好其它音乐风格?

今天的#造乐神兽#专栏,我们就来全面系统地了解一下探戈的诞生发展过程中,那些动人的人和事。

来自底层社会的狂欢与悲情

上期内容我们说到:爵士乐是出身底层的“混血儿”(回顾)。

事实上,探戈比其更甚。

探戈诞生于阿根廷和乌拉圭天然分界线——拉普拉塔河流域。

1853年,地广人稀的阿根廷为了更广泛地吸收到来自欧洲大陆的文明,制定了充满诱惑力的移民政策,并将之写入了宪法。于是,来自英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以及非洲等不同文化背景的移民蜂拥而至,聚集在拉普拉塔河畔。

探戈赵丽蓉 就不配听探戈吗(2)

但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真正暴富的移民只是少数,大部分人到了这里之后,依然只能在处于社会底层的角色中艰难地求生存,苦闷的移民为了减轻内心的失望与痛苦,转而从音乐和舞蹈中寻求欢乐。

于是,在拉普拉塔河港口的贫民窟中,探戈开始萌芽。

其最早的雏形源于阿根廷牧民男子粗犷的独舞,形成过程中又受到黑人舞蹈的影响,之后西班牙水手带来安达卢西亚“探吉约”歌舞、热那亚人带来意大利小夜曲,高乔人带来民间舞曲“米隆加”…世界各地不同地区的舞曲逐步融合,形成了充满感官刺激与激情的探戈。

很快,这种可以有效纾解移民们内心愁绪的新兴舞曲,风靡当地的酒吧、舞厅以及风月场所。

探戈赵丽蓉 就不配听探戈吗(3)

探戈最初的诞生是充满欢乐、爽朗、幽默的,但大量欧洲移民不得志的生活,使之增加了表达移民怀念故土和思念亲人的愁闷、伤感、苍凉。

探戈赵丽蓉 就不配听探戈吗(4)

上世纪三十年代,阿根廷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南美洲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探戈作为阿根廷的代表文化被传到了欧洲。

一开始,欧洲上层阶级对这种热辣的舞种充满了排斥,但在相对开放的法国,探戈收获了一批热心的爱好者,他们将舞步和动作进行了一部分改良,随后,探戈开始在欧洲逐渐流传开来,甚至受到了上层社会的热心追捧。

如今,这种出身南美贫民窟、融合了无数民间智慧的底层艺术,早已成为一种全球流行的舞种。不论如何流传与演变,探戈那种激情中夹杂着悲情的精神内核,都是它最动人,最美妙的一部分。

探戈赵丽蓉 就不配听探戈吗(5)

探戈音乐的分化与黄金时代的到来

探戈可唱、可跳、可演奏,是一种集音乐、舞蹈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

当然,今天我们不聊探戈的舞姿,只着重来了解一下探戈音乐。

广泛来说,探戈音乐分为可舞蹈音乐和不可舞蹈音乐。

可舞蹈音乐,顾名思义是指探戈舞蹈的伴奏音乐。

最初,探戈音乐是用竖琴、小提琴和长笛来演奏,后来演变为吉他、小提琴和长笛。彼时,这些乐器的组合都是机械的,只是为了满足舞蹈伴奏的基本需求。班多钮琴的出现,为探戈音乐增添了一道最独特的韵味。

班多钮琴起源于德国,20世纪初正式加入探戈乐队,最终和钢琴、小提琴一起,被确定为演奏探戈音乐的主要乐器,探戈伴奏的音乐性也开始得到重视。

探戈赵丽蓉 就不配听探戈吗(6)

中国的探戈乐团:自由探戈乐团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阿根廷经济的愈加繁荣,人们更加注重艺术追求和享乐放松,探戈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一大批阿根廷探戈音乐家走上了历史舞台,其中卡洛斯·迪萨利、胡安 ·达里恩佐、阿尼巴·特罗伊洛、奥斯瓦尔多·普格列斯,是黄金时代的四大代表人物。

他们组成的探戈乐团也被称为黄金时期“四大乐团”,这些乐团火遍了阿根廷的探戈舞会,每场演出都有着极高的上座率。

探戈赵丽蓉 就不配听探戈吗(7)

卡洛斯·迪萨利

而不可舞蹈音乐,则是指脱离于探戈舞蹈之外,又带有鲜明探戈特点的音乐。

卡洛斯·葛戴尔(《一步之遥》的创作者),是最早将探戈音乐从探戈舞中分化出来,并可以进行独立表演的歌唱家之一。

探戈赵丽蓉 就不配听探戈吗(8)

1892年,两岁多的卡洛斯·葛戴尔带着私生子的标签,跟随母亲从法国移民到阿根廷。没有人能想到,这个出身卑微的男孩,日后成为了阿根廷探戈的化身。

他从小就喜欢唱歌,有着一副人见人爱的“金嗓子”。23岁时,卡洛斯·葛戴尔组了二重唱组合,在酒吧开启了歌唱生涯,在此期间,他开始在探戈舞曲的基础上进行创作,最终创造出“探戈歌曲”的探戈音乐类型。

1917年,他的作品《我的伤心夜晚》大卖,葛戴尔在全世界迅速走红。阿根廷国王和英国威尔士亲王都非常喜欢听他的演唱。

探戈赵丽蓉 就不配听探戈吗(9)

就这样,葛戴尔引领一批优秀歌唱家从民间歌手转入探戈音乐圈,并带领探戈走向中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社会尊重与认可。而他在世界各地的演出,也使探戈成为了一种国际性的艺术形式,葛戴尔因此被誉为“探戈歌王”。

皮亚佐拉:探戈风格的延续与发展

如果说卡洛斯·葛戴尔是用歌声让探戈走出了阿根廷下层社会登上了国际舞台,在他之后的阿根廷作曲家、班多钮琴演奏者阿斯特·皮亚佐拉,则通过融合、创新与内心的热爱,为探戈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并将探戈音乐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一种可以和任何其他经典艺术形式相媲美的、真正的国际化艺术。

很多年轻的小伙伴都是通过皮亚佐拉了解到的探戈音乐,他对探戈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皮亚佐拉同样出生于一个贫苦的移民家庭,四岁时,随家人到美国纽约生活。即便生活很艰辛,但幸运的是,他有一个深爱音乐的父亲。

探戈赵丽蓉 就不配听探戈吗(10)

父亲总是买来一些古典音乐(尤其是巴赫的)唱片,这让皮亚佐拉从小就在音乐的熏陶中长大。与此同时,美国流行的爵士乐也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吸引力。

生活并非一帆风顺,皮亚佐拉一家人折返于阿根廷和纽约之间,最终落魄回到故乡。

但正是在这样的奔波中,皮亚佐拉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音乐文化。

他将爵士乐的即兴表演风格与古典音乐中缜密的曲式构思、复杂的和声织体运用到了探戈中,使他的音乐既有优美的旋律线条,又有厚重的、多种乐器配合的和声织体。并由此创立了“新探戈音乐乐派”,成为音乐史上当之无愧的“探戈之父”。

值得一提的是,皮亚佐拉曾加入黄金时代阿尼巴·特罗伊洛的探戈乐团,1944年,皮亚佐拉成立了自己的探戈乐团,演奏更前卫、更实验的音乐。

上世纪五十年代,由于探戈的歌词开始表达政治观点,导致这种艺术一度被禁止演出,直到三十年后,一档名叫《阿根廷探戈》的节目在法国播出,探戈才重新得以复苏。

时间进入21世纪,探戈音乐依然在融合与创新中不断发展。

荷兰超级探戈五重奏乐队,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在演奏探戈乐曲时,并非简单重复之前的探戈曲调,而是加入了手风琴和萨克斯的韵律,用探戈主韵律将古典、爵士融为一体,带来独特的听觉感受。

探戈赵丽蓉 就不配听探戈吗(11)

另一支法国电子乐团Gotan Project(Gotan反过来就是Tango) ,则基于对探戈的热爱,将电子音乐与探戈融合在一起,同样对探戈音乐做出了颠覆性的发展与创新。

探戈赵丽蓉 就不配听探戈吗(12)

很多人认为,探戈音乐中有太鲜明的民族色彩和异域风情,因此很难被理解。但事实上,不管是从它的诞生还是发展过程中,我们都能发现,探戈和其他所有音乐一样,是一种纯粹的、情感的表达。

正如阿根廷探戈舞者卡洛斯·加维托曾经说过的:那些说如果不是阿根廷人就不能“探戈”的人错了。探戈是一种移民音乐,因此它并没有国籍。它唯一的通行证,就是感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