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第440课搭讪(说文解字第440课搭讪)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言”部的三个汉字:“訕、譏、誣”。这三个汉字,在现代汉语中,这三个字分别简化为“讪、讥、诬”。其中,“讥”是现代汉语次常用字。三个字的详情如下:

1、訕(讪)。读shàn。《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讪,谤也。从言,山声。”形声字。本义是诽谤;讥刺。《玉篇·言部》:“讪,毁语也。”《论语·阳货》:“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憎恶身居下位而毁谤身居上位的人。《礼记·少仪》:“为人臣下者有谏而无讪。”作为臣子,对国君的过失可以当面劝谏,但不可以背后诽谤。

说文解字第440课搭讪(说文解字第440课搭讪)(1)

(《论语·阳货》)

本义之外,讪还指不好意思;差惭;难为情。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请先生休讪,早寻个酒阑人散。”《红楼梦》第三十四回:“晴雯道:‘或是送件东西,或是取件东西,不然,我去了,怎么搭讪呢?’”

“搭讪”一词,已经成为现代汉语常用词汇,指找寻话头借以开始攀谈,亦谓无话找话进行敷衍或寒暄。“搭讪”并不仅仅限于陌生人,也可以是熟人。近些年兴起的街头搭讪则专指在街头或各类场所主动结识异性。这里的“讪”即用“羞惭;难为情;不好意思”之义,因为搭讪的行为的确需要克服这种情绪。

说文解字第440课搭讪(说文解字第440课搭讪)(2)

(搭讪)

讪的小篆写法如图:

说文解字第440课搭讪(说文解字第440课搭讪)(3)

(讪的小篆写法)

2、譏(讥)。读jī。《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讥,诽也。从言,几声。”形声字。本义是讥刺;谴责。 杨树达认为讥是会意字。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幾声字有微小之义……几又少不足之义。”“讥,从言、从幾者,谓言少不足,故为非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讥之言微也,以微言相摩切也。”《广雅·释言》:“讥,谴也。”又《释言》:“譏,怨也。”王念孙《广雅疏证》:“怨与譏、刺同意。”

说文解字第440课搭讪(说文解字第440课搭讪)(4)

(讥刺;谴责)

《左传·隐公元年》:“称郑伯,讥失教也。”把庄公称为“郑伯”是讥刺他没有尽教诲之责。范仲淹《岳阳楼记》:“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刺、谴责。

说文解字第440课搭讪(说文解字第440课搭讪)(5)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本义之外,“讥”字还有两个用法:

(1)进谏;规劝。《广雅·释诂四》:“讥,谏也。”《楚辞·天问》:“迁藏就歧何能依?殷有惑妇何所讥?”王逸注:“讥,谏也。”祖先携宝迁居岐山,如何能使百姓前来依傍?殷纣已受妲己迷惑,劝谏之言又有何用?

(2)稽查;盘问。《广雅·释诂二》:“讥,问也。”《孟子·公孙丑上》:“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在关卡上,仅是查问而不征税,那么天下的旅客们都会很高兴,从而愿意取道于这样的国家。

讥的小篆写法如图:

说文解字第440课搭讪(说文解字第440课搭讪)(6)

(讥的小篆写法)

3、誣(诬)。读wū。《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诬,加也。从言,巫声。”形声字。本义是说话虚妄不实。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加与诬皆兼毁誉,言之毁誉不以实皆曰诬也。”所谓加,就是把没有的东西添上去。《说文解字》:“加,语相增加也。”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释诬》:“盖巫之为术,假託鬼神,妄言祸福,故诬字从巫从言,训为加言,引申其义则为欺,为诬罔不信也。”

说文解字第440课搭讪(说文解字第440课搭讪)(7)

(诬告)

《墨子·非儒下》:“儒者迎妻,妻之奉祭祀,子将守宗庙。故重之,应之曰:‘此诬言也。’”儒家的人迎娶妻子,妻子要供奉祭祀,儿子要守宗庙,所以敬重他们。答道:“这是谎话!”《红楼梦》第七十八回:“小哥儿十三岁的人,就如此,可知家学渊深,真不诬也。”

“诬”字在本义之外,还有其他用法:

(1)欺骗。《广雅·释诂二》:“诬,欺也。”《孟子·滕文公下》:“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杨、墨的学说不破除,孔子的学说不发扬,就是要用邪说欺骗百姓、阻止仁义的施行。

(2)污蔑;毁谤。慧琳《一切经音义》引《考声切韵》:“诬,加谤也。”《左传·哀公六年》:“遂诬鲍子曰……”于是就污蔑鲍子说。

说文解字第440课搭讪(说文解字第440课搭讪)(8)

(毁谤)

(3)滥施刑罚。《国语·周语上》:“其刑娇诬,百姓携贰。”他滥施刑罚而使民众涣散,因此神灵不佑、民众离心。

诬的小篆写法如图:

说文解字第440课搭讪(说文解字第440课搭讪)(9)

(诬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440,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