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儿童保护机构(日本儿童公园里的)

中新网11月30日电 日本新华侨报28日刊文称,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命脉日本的未来去向不明,原因依旧是老生常谈的那个“少子化”问题要说日本不重视儿童那是假的,但由于各地方政府的疏忽,在日本儿童每天嬉戏的公园里,就隐藏了很多老虎凳、站笼等“刑具”防止公园里的游乐设施变刑具,不能单靠“有关部门”,作为保护人的家长,也要随时盯大眼睛提高警惕,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日本的儿童保护机构?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日本的儿童保护机构(日本儿童公园里的)

日本的儿童保护机构

中新网11月30日电 日本新华侨报28日刊文称,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命脉。日本的未来去向不明,原因依旧是老生常谈的那个“少子化”问题!要说日本不重视儿童那是假的,但由于各地方政府的疏忽,在日本儿童每天嬉戏的公园里,就隐藏了很多老虎凳、站笼等“刑具”。防止公园里的游乐设施变刑具,不能单靠“有关部门”,作为保护人的家长,也要随时盯大眼睛提高警惕。

文章摘编如下:

有人曾经试算过,日本儿童打从娘胎里就能拿到奶粉钱,4个月以上可申请到42万日元的补助金,0到3岁前可每月领取1.5万日元,3岁到上小学前可每月领取1万日元,升入中学后可每月领取1万日元等。要说日本不重视儿童那是假的,但由于各地方政府的疏忽,在日本儿童每天嬉戏的公园里,就隐藏了很多老虎凳、站笼等“刑具”。

今年4月,大津市的县营公园里,一个12岁的女孩子在荡秋千时,铁链突然断开,致使女孩子从秋千上滚落下来,伤及手腕和腰部。这个秋千从设立到如今已经有18年了,铁链断裂的原因是年久失修。然而负责维修管理的大津市公园绿地协会的业务科长中野茂却说,“每月都会检修2次,但是在检修中没能发现问题。”

今年6、7月份在福岛县和奈良县的公园里,也连续发生多起儿童游乐设施故障,不幸的小孩子被夹住了手脚,还有一个小孩子从高处落下撞破了头。这些还都算轻伤,在过去的6年间,由日本地方政府管理的公园里,因儿童游乐设施故障导致儿童全治需要30天以上的重大事故共发生过45起,其中有10起都是在检修后的2个月内发生的。

比如2014年4月,札幌市公园里儿童游乐设施的铁棒和支柱连接处开裂,导致男童手腕骨折,是发生在检修的5天后,三重县伊贺市公园里的铁棒松动,导致女童骨折,是发生在检修的第二天。试问,检修的意义何在呢?

作为基础设施,日本各大城市里的可供儿童游乐的公园多是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建设,到2013年,日本全国共有10万3919处,公园内有包括秋千、单杠、转盘在内的儿童游乐设施37万2934个,其中有占六成的22万5600个都是20多年前设置的,老朽化非常严重,已经不是什么检修不检修的问题了,早就应该下岗换代了。

这些儿童游乐设施拆除、回收、处理、重建,算下来也要几百万日元,对于地方财政来说,无疑是很大的负担。为杜绝事故撤掉,都市里的小孩子们没地方玩了,不撤掉,这些铁家伙说不定哪天就又会咬住孩子们的小手小脚。

大津市在事故发生后,想出了一条“苦肉计”,请求全体市民监督、批评,在带孩子们去公园玩耍时,如果发现游乐设施上有裂痕或可疑处,就随手拍张照片上传,市政府相关部门看到后会立即派人去现场对应、处理。

防止公园里的游乐设施变刑具,不能单靠“有关部门”,作为保护人的家长,也要随时盯大眼睛提高警惕。

在中国的各大城市甚至各小区内都有儿童游乐设施,那些铁家伙们又是由谁来负责定期检修呢?有没有检修过呢?出了事故上哪儿讨说法呢?家长们发现故障该找谁呢?这些,都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揭日本的短容易,但目的绝不仅为了揭短,而是在换起我们每个人的问题意识,用日本的前车之鉴做我们的未雨绸缪。(蒋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