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一事长一智的后一句(经一事长一智下一次遇见)

文/时光

经一事长一智的后一句(经一事长一智下一次遇见)(1)

人活一世,最怕的其实不是摔跤吃亏,而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在同一件事、同一个地方吃亏。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错乃人之常情,更何况世道险恶,人心难测,人与人之间的套路总是一层又一层,你把自己管得再好,也阻止不了别人的恶。

所以,太多时候,人吃的亏,都是哑巴亏。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能自己把难过咽到肚子里,吸取教训,谨记于心,避免再次被带到坑里。

经一事长一智的后一句(经一事长一智下一次遇见)(2)

人之初,性本善。

这个“善”字,是不是单指善良尚有争议,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人天性的“善”,包括了与人为善的“善”。

小孩子总是被教育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不要跟陌生人走。

但是,每年还是有许多的幼童被拐卖,这其实一方面是因为人贩子的诱骗手段层出不穷、防不胜防。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孩子本身就是单纯无邪的,会轻易相信他人,尤其是那些看起来和蔼可亲的成年人。

这种对他人的轻信,会一直保持到进入社会前,等到走入这看似美好的花花世界后,天真这块软肋会很快在社会的毒打下慢慢消失。

经一事长一智的后一句(经一事长一智下一次遇见)(3)

在从小接受的教育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真诚原本是被提倡和赞扬的。

但是事实教会我们的东西,却恰恰相反。信任与真诚,的确是好的,只不过越好的东西,就越是珍贵和难得。

交付信任,更像是在交付筹码,而人与人的交往,则是一场赌局。

你以为输赢全看机率,公平公正,你以为只要自己拿了一手好牌就可以稳赢,然而事实上根本就没有公平可言,你在老实出牌,别人却都在出老千。

生活就是这样,现实就是如此。

我们读着童话长大,放下书本才发现,面对的是最黑暗的世界。

经一事长一智的后一句(经一事长一智下一次遇见)(4)

人虽然不能一直活得顺风顺水,但是可以吃一堑长一智,既然改变不了世界,那就改变自己,让自己去主动适应,而不是像长不大的孩子一样,一样坐等别人来将就你。

没有谁生来看人接物的眼光就是毒辣的,都是在吃亏与受骗中积累起来的经验。

一个看起来风轻云淡的人,背后经历过的风云变幻却是外人无法想象的。

把吃过的亏当作人生经验,下一次遇到的时候,就能更好的规避风险。

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的人,不知该说他是天真还是真傻的傻。

经一事长一智的后一句(经一事长一智下一次遇见)(5)

人生最无用的两样东西:一是不假思索的轻信,二是优柔寡断的心软。

轻信让人无知无觉的踏入陷阱,以为自己遇见的是一片真情,等到被困进罗网,才知道这不过是表面的假意。

心软让人卡进没有尽头的死循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被伤害时伤心欲绝,对方随便装装可怜,挤几滴鳄鱼的眼泪,你就把刚吃的亏忘在脑后,自欺欺人地告诉自己做人就要大度,将无谓的仁慈放在错误的人身上。

别人说吃亏是福,指的是吃亏之后积累了人生经验,不是真的说吃亏是件好事。

别人说要感谢那些伤害过你的人,指的是要感谢你从中得到的成长,而不是真的要你去感谢、原谅那些伤害你的人。

经一事长一智的后一句(经一事长一智下一次遇见)(6)

劝慰人、勉励人的话,总不能太过直白,总是带着一些委婉的,你如果拿着一半意思就开始做出一副醍醐灌顶的样子,那么只会重蹈覆辙,只不过比起之前,你摔跤前的姿势更加自信了一些,摔倒后的样子也更加狼狈了一些。

人生路漫漫,一步一步走来,你最应该感谢的,是扛过了这些苦难的自己,而不是那些带给你苦难的人,你应该原谅的,是从前那个傻乎乎的自己,而不是那些欺骗你的人。

放下某个人,不是说要原谅某个人,而是完全不在乎那个人,无喜无悲无怒,更没有重归于好。

他好或坏,都与你无关,即使某一天突然再见,也不会在你心上掀起半点波澜。

就像亦舒在《我的前半生》里写那样:“最佳的报复不是仇恨,而是打心底发出的冷淡,干嘛花力气去恨一个不相干的人”。

书里的子君用十三年青春,终于看明白了婚姻的真相,现在用冷淡去报复带给她伤痛的史涓生。

经一事长一智的后一句(经一事长一智下一次遇见)(7)

说到底,报复一个人的最好办法,不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而是将他给你挖的坑变成跳板,在下沉过后加速弹起,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等到你进入了下一个领域,站在更高的台阶上,拥有更多东西时,再低头去看往日那些人,你会发现他们的存在微如蚁虫,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人往高处走,水才往低处流。

不要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人绊住了脚步,经一事长一智,只要你还在前进,犯些错也无伤大雅。

等到下次再相遇,权当不认识这一号人,于己于人,都是好事。

你总要学着和过去告别,和那个让你吃大亏的人说再见。

唯有放下过去,才能迎接新生。

其实没那么难,你可以轻描淡写的对他说一句:“经一事长一智,下一次遇见,就当不认识你”。

然后潇洒转身,君若无情我便休,自此山水不相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