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龄临死前不能放下哪三个男人(宋美龄憧憬大英雄)

感谢您阅读此文,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宋美龄临死前不能放下哪三个男人(宋美龄憧憬大英雄)(1)

宋美龄刚从美国留学归来

初回国内的宋美龄并不是很适应中国的环境,种种落后的情形和未曾开发的民智都让美龄觉得烦躁,她忍不住向父亲宋耀如埋怨这一切。

宋耀如对女儿的话感到震惊,也感到痛心,然而,女儿已经成人,有自己的思想和独立性,父亲也只能苦口婆心地规劝她不能用一个美国人的眼光来指责祖国的现状。后来他半真半假地对朋友说:“不要送你的孩子出国,不然他们回国后会觉得国内落后至极,极力想改变一切。”

美龄喜欢穿西式服装,即使回国后穿旗袍,她也会巧用心思进行改造,将普通的直筒旗袍剪裁得十分合体,出现在公共场合也十分引人注目。同时,美龄还是第一个在公共场合穿着短上衣和便裤的女子,新颖的打扮和秀丽的容貌,宋家三小姐一时间成为最受瞩目的人。

美龄的外表虽然十分的女性化,行为知十分大气,对政治话动也很是热心。在上海她一直致力于公益事业,热心各种外交活动,也时时在父亲面前直言自己的政治见解。使宋耀如惊诧的是花朵似的女儿主张的居然是强权政治,她认为:现在民心换散各行其是,。必须有铁腕人物出米实行强权政治!要有强大的政党,党员必须绝对服从领袖,才能凝集社会精英;要组织强大的军队保证强权政治的顺利实施;更要有强大财力来支持政治活动。可以看出,这些想法有许多和蒋介石的想法不谋而合,或许这也是促成两人后来结合的一个因素吧。

不过,一向主张民主思想的宋耀如对女儿的见解自然不能赞同,他觉得“三女儿是个比男子汉还要有胆有识的杰出女性,但也令人恐惧和不安”。

转眼间,美龄已经年过20,按当时的标准来说,已经是老姑娘了。未婚夫刘纪文梦想着有朝一日成为她直真正正的丈夫;父系宋耀如也为她张罗着相亲;无数年轻子弟也梦想着得到美丽的宋家三小姐的垂青。

但是,美龄心中有数,暂时,她还不想结婚,团为她还未遇到梦中的英雄。不过,这“英雄”马上就要出现了。

1922年,在上海孙中山寓所,蒋介石初遇宋美龄。当时将介石不仅有在家乡的结发妻子毛福梅,还迎娶了妾室姚治诚和陈洁如。

尤其是陈洁如,不仅年轻貌美,而且中、英文俱佳,在社交场上也应付自如,当年蒋介石为了追求她也曾以切掉手指来表明心迹,可谓颇费心机。

然而,即使是新婚不到一年的陈洁如,在光芒四射的宋美龄面前也黯然失色,蒋介石对宋美龄一见倾心,很快展开了轰炸烈烈的追求行动。

其实,蒋介石之所以追求美龄,除了为她的美貌倾倒,美龄那广泛的社交能力,宋家的庞大财产,更重要的是,美龄是孙中山的小姨子,如果和孙中山成为连襟,取得孙中山的信任,还用担心自己的政治前途吗?

《大公报》的创始人之一胡霖对蒋介石向宋美龄求婚的举动做过精辟的分析:

“蒋介石再婚是一个深谋远虑的政治行动。他希望做他们的妹夫,以便争取孙中山夫人和宋子文。当时蒋介石也开始想到有必要得到西方的支持。以宋美龄做他的夫人,他便有了同西方人打交道的‘嘴巴和耳朵’。另外,他很看重宋子文这个金融专家。不过说将介石不爱宋美岭那是不公正的。将介石显然认为自己是英雄,在中国历史上,英雄难过美人关。”

蒋介石下定了决心,很快向孙中山表明了自己的心迹:“我已无妻室,请问先生,宋小姐能受您劝说与我结婚吗?”

孙中山并非对蒋介石的风流韵事一无所知,他含糊地回答:“等等吧。”

果然,当孙中山将这事告诉宋庆龄时,庆龄愤怒地说:“我宁可看到美龄死,也不愿看到她嫁给那个自称没有妻室的人!”很显然,庆龄十分清楚蒋介石的风流史。

蒋介石找的第二个人是宋子文,不过,他仍然找错了人。宋子文一来了解蒋介石的为人,二来和刘纪文是好友,怎么可能去帮他。

宋美龄临死前不能放下哪三个男人(宋美龄憧憬大英雄)(2)

蒋介石为了博得芳心,不辞劳苦奔波于此,求助于彼

不过,蒋介石并不灰心,第三次,他找的是宋霭龄,事实证明,他这一步走得十分英明,宋霭龄果然帮他达成了愿望。

霭龄是宋家最精明的一个。

霭龄精确地计算出,在孙中山去世后,这个一直在中国政坛上翻云覆雨的军人绝非等闲之辈。如今,中国情形难以预料,宋家虽然有自己的一方势力,可是如果没有靠山,未来依旧难以预料。现在看来蒋介石虽然未必从混战中胜出。但是,如果有了宋家的支持,他胜算就大得多了,如此一来,宋家大有政治前途,美龄也成了举足轻重的人物,一举几得,何乐而不为呢?

霭龄很快说服了子文,孔祥熙一向对妻子言听计从,自然没有不支持的道理,剩下的,就是说服美龄了。

这天,美龄和刘纪文看完了电影,漫步朝霭龄家走来。要说此时美龄并没注意蒋介石,那是假的,这个人很可能让她当上中国的“第一夫人”呢;但是,美龄和刘纪文毕竟已相爱多年,感情很深,再说,已届中年的蒋介石怎么比得过英俊潇洒的刘纪文呢?

认识蒋介石后,美龄一直脚踏两只船,拿不定嫁人的主意。

今天大姐霭龄要美龄来一趟,说有要事,美龄拉着刘纪文一起来了,可是霭龄寒暄几句后却把刘纪文留在客厅,只拉着美龄谈事去了。

一进卧室,霭龄开门见山说出蒋介石正式提亲的事,美龄急了:“大姐,你是我的大姐,你能看着我跟40多岁的人结婚?我才30岁呀!谁都知道姓蒋的作风不正、害杨梅疮弄得发脱齿落,我,我……”美龄急得哭了。

霭龄却并没有被眼泪搅得心慌意乱,她看着满脸是泪的妹妹,笑妹妹的幼稚,哪一桩婚姻纯粹是为了爱情呢?

她用生意人的精明分析其中利弊:“姓蒋的乱找女人,那是过去的事了,只要他以后不乱来就行了。你别看刘纪文有钱,今后姓蒋的找钱比呼吸空气还容易!何况你今后是中国的第一夫人无论名誉、地位、财产,都比刘纪文强多了!你真傻,肥肉到嘴边你还推开!告诉你吧,要不是我已经同你姐夫结婚,我非抓住这个姓蒋的不可!”

听了这一番话,美龄沉默了,泪也不流了。第一夫人是很诱人,二姐庆龄已经是第一夫人,小妹怎么就不能做?再说,蒋介有虽然是个当兵的。可也算的上仪表堂堂,又是黄埔军校的校长,叫他“英维”也不为过。自己不就是要嫁给英维?更何况他对自己一直穷追不舍,看起来十分多情,只是有一点,蒋介石的病怎么办?

霭龄一看她有些松口,马上加紧攻势:“万一你生了病,我陪你到纽约找医生,怕什么,姓蒋的不会要儿子,你也已经在纽约扎起了输卵管,不必担心生儿子有先天梅毒,这个问题怕什么!”

“姓蒋的已经有了三个老婆,而且到处玩女人,”美龄嫩撇嘴,“我再嫁给他,不……”

霭龄马上保证让蒋介石离婚,正式迎娶美龄。美龄毕竞没有大姐的心计,害怕蒋介石今后干涉自已的行动,霭龄轻蔑地一笑,谁不知道宋家和美国的关系,蒋介石现在满心渴望着取得美国的援助,今后只有蒋介石离不开宋家的份儿,还怕他干涉美龄的行动吗?

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美龄似乎已经决定结婚了,但是,又不无担心地问了一句:“大姐,纪文怎么办呢?他要是知道我变了心,他会自杀的!”她想起了刘纪文说过的话:“我诚心诚意地爱你,如果你跟旁人结婚,我就死在你面前!”

熟谙世事的霭龄哈哈大笑,她太了解男人了,刘纪文不会寻死的。

心情凝重的美龄走出霭龄的房间时,刘纪文已经等得不耐烦了,他嗔怪地看了她一眼。两人并肩走出大门,外面已经是漫天星斗,入夜的雾气悄俏迷漫,两人间的沉默在美龄清脆的高跟鞋声中越发显得沉闷。

刘纪文忍不住了,美龄一定有什么心事,他直觉地想到了自己爱情的前途。

果然,当刘纪文问起时,美龄抽泣起来,这些眼泪是真心的,对刘纪文,美龄有着许多不舍和留恋。

刘纪文猜到了,带着怒气问:“是不是你大姐又给你介绍了一个?”美龄含着泪点了点头。

宋美龄临死前不能放下哪三个男人(宋美龄憧憬大英雄)(3)

刘纪文和蒋介石

刘纪文也不是傻瓜,蒋介石对美龄的追求,他早就知道:“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早几天,蒋介石还在日本时,就有人放风。我只不过听了没当回事。我也相信你不会这么做的。”刘纪文说出这样的话来安慰自己,几年刻骨铭心的感情,他不相信美龄会轻易地放弃。

美龄又抽泣起来。她实在不知道如何向刘纪文说出一切。

刘纪文越发急了,他要秘密结婚,先斩后奏,美龄赶紧截住了话头:“我要是依了你,那老蒋心狠手辣,他会整死你的!你还不知道,今后这天下是他姓蒋的天下,胳膊拧不过大腿呀!”

刘纪文噎住了,是啊,自己一介书生,斗得过那个手握重兵的流氓吗?

良久,他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实在不行,我们就分手吧!”话刚出口,泪流满面。

美龄哭得更厉害了,漫漫长夜,两人相拥在泪水中度过……

不过,流过泪之后,刘纪文清醒了,他不能就这么白白放弃,他要求给自己补偿。美龄许诺蒋介石婚后不干涉两人的来往,刘纪文要求蒋介石任命自己为南京市市长或是给自己100万现金作为赔偿,美龄代蒋介石答应了。

看小妹这么顺利便解决了刘纪文,霭龄高兴极了,她马上通知了蒋介石的媒人张静江,接着霭龄在记者面前宣布:“蒋将军将同我的小妹结婚。”

消息传开,远在莫斯科的宋庆龄伤心地落泪了,她想不到,自己离国未久,心爱的小妹就同这个风流成性的兵痞结婚了!

美龄在解决刘纪文时,蒋介石也没闲着,他也有许多风流事要了结,首当其冲的就是陈洁如。为了让昔日的爱侣尽快离开,蒋介石亲自出马,说服陈洁如母女,劝说陈洁如出国求学。陈洁如无计可施,只好含泪赴美。

姚治诚和蒋同居不久就因性情不投而遭遗弃,此时蒋介石宣布和她脱离关系,并将她移居苏州,由自己负担生活费用,姚治诚没提出异议。

剩下的就是原配毛福梅了。

毛福梅是蒋介石母亲王采玉亲自做主为他娶的妻子,而且两人生下了蒋经国。蒋介石和毛福梅虽然并无感情,但是,母亲在世时蒋并不敢怠慢毛。如今,母亲已经去世,蒋介石自然毫无顾忌。他亲自回家乡溪口逼迫毛福梅离婚,遭到了毛家和蒋家族人的一致反对,最后,两方达成协议,毛福梅离婚不离家,依然是蒋家大宅的主持者,蒋经国依然是正宗嫡嗣,记在毛福梅名下。

最后的手续是,拜见未来的岳母倪桂珍。倪桂珍起初是非常反对美龄和他的婚事的,但是,蒋介石在这次见面中表现得谦恭有礼,而且表示婚后将皈依基督。笃信基督教的倪桂珍料到无法挽回此事,又见蒋态度诚恳,终于同意了。

宋美龄临死前不能放下哪三个男人(宋美龄憧憬大英雄)(4)

(宋美龄的出现,不仅让蒋介石赢得美人归,同时他的政治生涯也有了得力助手,蒋介石自是春风得意。)

1927年12月1日,美龄和蒋介石的婚礼在上海隆重举行。倪桂珍希望美龄能够在宋耀如的教堂举行,可是牧师调查后认为,蒋介石的离婚是没有法律依据的,不符合“圣节”,于是拒绝为他主持婚礼。

最后,宋家只能请来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助会总干事余日章主持婚礼,此人虽然是个虔诚的基督徒,却并非正式的牧师。

婚礼上,蒋介石穿着条纹裤子、尖鞋、燕尾服,打着银色领带,脑袋剃得光亮,不时满脸笑容地向来宾致意,美龄则由哥哥子文带进场,她穿着白色长裙礼服,披着白色乔其纱,银白色的皮鞋小巧玲珑,整个人就如同一只刚出水的白天鹅,引起来宾的阵阵赞叹,蒋介石笑得越发开心了……

莫干山寺院的清晨是静谧而又美丽的,尤其是梅花盛开的季节。白云在山腰萦绕徘徊,似乎也为这场曼妙的风景而沉醉,无数粉白鲜红的梅花瓣在云雾中或隐或现,时时有不怕寒冷的鸟儿婉转啼鸣,一声声清脆入耳——新婚的甜蜜在如诗如画的山中古寺里显得越发耐人寻味了。美龄的浅笑中充满了新娘的妩媚,就连蒋介石也时时为妻子的美貌而惊叹,在外人看来,美龄的婚姻似乎美满得令人陶醉。

嗅着若有若无的梅花清香,美龄想起了蒋介石写给自己的一封情书:

余今无意政治活动,惟念生平倾慕之人,厥惟女士。前在粤时,曾使人向令兄姐处示意,均未得要领,当时或因致治关系,顾余今退而为山野之人矣,举世所弃,万念灰绝,曩日之百对战疆,叱咤自喜,迄今思之,所谓功业宛如幻梦。独对女士才华荣德,恋恋终不能忘,但不知此举世所弃之下野武人,女士视之,谓如何耳?

这是蒋介石8月份下野的时候写给美龄的,真可谓情深意切。想到这里美龄无声地笑了,眼睛里都是甜蜜,虽然夫婿下野,看起来已不是炙手可热的人物,让新婚的气氛里多少有点遗憾,可是他对自己的这份情意,可真是难得啊!

一阵稳健的脚步声传入耳中,美龄知道,是蒋介石来了。果然,蒋介石的欢乐的声音很快打破了山中的寂静:“Darling,快收拾行李,我们要立即回上海。”

美龄略微有点惊愕,怎么,蜜月的第一天刚刚开始,就要离开这美丽的地方了吗?她禁不往略带责备地说:“回去?Darling,今天可是我们新婚后的第一天啊。”

看到美龄眼中的不满意,蒋介石觉得自己更幸福了,他明白,自己马上就能让妻子强烈的不满被甜蜜的幸福取代。压抑着声音里的兴奋,蒋介石一边收拾文件,一边轻声说:“Darling,我要让你很快当上第一夫人了,你懂吗?”

“真的?他们要请你出山?”美龄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果然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中国的政坛,果然离不开自己嫁的这个“英雄”呢!

“对了,亲爱的夫人,我的政敌们要请我复职了!”蒋介石的每根神经都浸透着笑意。

"Darling!太好了!”此时的美龄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幸福来得太快,除了欣喜,还能有什么感觉呢?……

新婚的第九天,将介石恢复了总司令的职务,接着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即委员长。1928年10月10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了国民政府,宋美龄成了名正言顺的“第一夫人”,“非英雄不嫁”的誓言终于实现了。

参考资料:

1.张宪文主编:《宋美龄与近代中国研究》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官方网站

2.虞萍《我所见到的蒋夫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第6期

3.《宋氏三姐妹》项美丽

4.《在宋美龄身边的日子》张紫葛

5.《宋美龄传》杨树标、杨菁

6.《宋家皇朝》史特林·西格雷夫

7.《百年风流宋美龄档案照片》章文灿、玉英

8.《宋美龄与蒋介石》王朝柱

9.《跨世纪第一夫人:宋美龄》林博文

10.《美丽与哀愁:一个真实的宋美龄》王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