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人在天津吃饭(那可太有意思了)

外地人在天津吃饭(那可太有意思了)(1)

“天津人活一辈子,为的就是这口吃的。”

当阳光倾洒在天津这座城市的时候,天津人也开始了一天的征途

赶上公交车的打工人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发现今天的公交还是如往常一样拥挤;步履匆匆的社畜穿梭在人潮汹涌的地铁里,只希望能赶在打卡前到达公司...

外地人在天津吃饭(那可太有意思了)(2)

可尽管每一天的开始都如同“困难模式”,但天津人却无暇顾及,大家只有一个念头——今天吃嘛?甚至就连见到朋友同事的问好也离不开吃。

一句“吃了吗?”,道尽了吃对天津人的重要意义。

外地人在天津吃饭(那可太有意思了)(3)

▲ 天津独特的问好方式,每次回答完总想再吃些什么。

烟火天津,众多特色美食养成了天津人挑剔的味蕾,更蕴含了天津人的独特性格

01.

天津人的信仰——煎饼果子

来到了天津卫,把美食尝一尝,

煎饼果子好滋味,名气响当当,

豆面摊成煎饼,鸡蛋色金黄,

抹上面酱红辣酱,洒上葱花扑鼻香,

什么牛排汉堡,什么热狗香肠,

跟咱煎饼果子一比,差着实惠营养

......

与粗粝的天津话和穿城而过的海河一样,煎饼馃子是伴随天津人一生的念想

外地人在天津吃饭(那可太有意思了)(4)

▲ 鸡蛋和馃子是天津早点领域不可分割的黄金搭档

但要说哪家的最好吃?不出乎意料,大家都会说:我家楼下的。

每天天不亮,卖煎饼馃子的姐姐便推起小车,撑起了自家的小摊儿。你不管什么时候去吃,它永远都是那个味儿。

外地人在天津吃饭(那可太有意思了)(5)

“单果子不要辣子,前边儿还几个?”

“就俩人儿。”

“那鸡蛋给您搁这儿,我先去买浆子。”

清冷的早晨,手抓一套刚做好还冒着热气的煎饼馃子,大口咬下去,面皮的清香、鸡蛋的鲜香、果子的酥香、甜面酱的酱香,瞬间唤醒沉睡的脾胃。

外地人在天津吃饭(那可太有意思了)(6)

▲ 早点吃煎饼馃子,这就赢在起跑线了。图/《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

但却不是所有的煎饼馃子都能满足挑剔的天津人。

吃煎饼果子就得自己带鸡蛋,夹得就得是馃子、馃箅儿,酱豆腐、面酱都得抹上几刷子;想在里面加生菜、鸡柳、火腿的,都是“邪教”。这点儿底线天津人一点也不含糊!

外地人在天津吃饭(那可太有意思了)(7)

▲ “介是嘛玩意?也好意思叫煎饼馃子?”。图/纪录片《日出之食》

坚持传统、排外的煎饼馃子,变成外人眼中的“不思进取”,实则是天津人一种不被时代打扰的品味美食的态度。

鲜活、跳脱,永远保持独特调性的天津人,带着点对传统的执拗,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不疾不徐、游刃有余

外地人在天津吃饭(那可太有意思了)(8)

02.

天津人的胸怀——大饼夹一切

“哟,来了,今儿吃点嘛?”

“卷圈,鱼豆腐,再来个鸡排!”

“好嘞,小菜都要吧?番茄酱来点儿?辣子要不要啊?”

......

如果说,小心翼翼维持着“纯正血统”的煎饼馃子,是天津人传统的一面,那不受约束、彻底放飞自我的大饼夹一切,则是天津人的另一个面。

外地人在天津吃饭(那可太有意思了)(9)

在天津,只要是卖早点的地方,都能看到大饼夹一切的身影。

鸡蛋、鸡排、牛排、鱼排、鸡柳、薯饼、火腿、烤肠、里脊、卷圈...管你什么肉,管你什么菜,只要是能吃,就都能往大饼里招呼。

外地人在天津吃饭(那可太有意思了)(10)

对于天津人来说: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卷不进去的,吃上一个月也不会重样。

或炸得焦脆,或咸香多汁,统统被这软乎的大饼裹住,一嘴下去,几层口感叠加涌来,真是对味蕾的极致犒赏。

外地人在天津吃饭(那可太有意思了)(11)

大饼夹一切,什么都能夹的包容,拎着就能走的简单干脆,还有吃一套管半天的扎实

比起严谨考究的煎饼馃子,它似乎更贴近天津这座城市的性格:包罗万象,直爽实在。用句白话说,就是接地气。

外地人在天津吃饭(那可太有意思了)(12)

▲ 大饼夹一切,夹的是人生百味,一切尽在不言中。图/薇薇董_VickyD

03.

天津人的最爱——捞面

逢喜事,娶媳妇、出门子、过生日、聘闺女、乔迁新居...无论什么节日,在天津人的饭桌上总不会少了捞面的身影。

即便是平日,也隔三差五就会吃上一顿。

外地人在天津吃饭(那可太有意思了)(13)

对于天津人来说:再好的饭菜也不如一碗捞面。

不同的食材,制作出不同的卤子,配上不同的菜码...一碗简单的面条,在天津人的手中轻松就变成了一桌宴席。

外地人在天津吃饭(那可太有意思了)(14)

外地人在天津吃饭(那可太有意思了)(15)

▲ 天津人对捞面的态度:一家人忙活一整天,吃面5分钟。图片/贱兮兮

一碗捞面,面条至简,卤料至繁,看似简单的卖相,却拥有丰富的味道,十足的讲究。

正如同天津人一般,该讲究的时候,绝不含糊,表面随意,但心中有数,小富即安的固有印象下,实则满是对生活的热情。

外地人在天津吃饭(那可太有意思了)(16)

04.

天津人的情怀——八珍豆腐

与卤子和菜码是主角、面条是配角的捞面相比,天津菜中的代表——八珍豆腐,仿佛又有些不一样。

每个天津人心中都会有自己情有独钟的一盘八珍豆腐,或是自家做的家常菜,又或是高档餐厅的宴席菜。

外地人在天津吃饭(那可太有意思了)(17)

尽管这道菜的级别完全取决于菜里的“八珍”,但从来不喧宾夺主的豆腐,似乎才是天津人评价这道菜的关键。

虾仁、鱿鱼、海参、干贝、鸡肉、玉兰片...咸鲜味美的八珍,搭配上外脆里嫩、裹满汤汁的豆腐,吃一口就停不下来。

外地人在天津吃饭(那可太有意思了)(18)

而八珍豆腐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大杂烩”,也就是在这一点上,天津人才会把它推为天津的饮食代表。

毕竟,只有天津这座九方杂居、南北包容的城市,才能将极鲜的各色食材与寡淡的豆腐完美结合,赋予其别样滋味。

外地人在天津吃饭(那可太有意思了)(19)

一份八珍豆腐,量大管饱,每个天津人都记得八珍豆腐带来的饱腹感和满足感。无论原料搭配如何变换,但不变的是天津人对务实和包容的追求

外地人在天津吃饭(那可太有意思了)(20)

通过美食,可以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一座城市的魅力与当地人的性格。

在天津这座城市,就无时无刻都能感受到人们在吃上倾注的心思和讲究:食客下馆子舍得花钱;厨师烹饪舍得下料;家常料理,更舍得花时间用心研究。

外地人在天津吃饭(那可太有意思了)(21)

▲ 众多天津美食中的很小一部分

而且天津人也吃得有“规矩”

吃点心就得桂顺斋,酱货就得天宝楼,烤鸭子就得正阳春,还有一句全国人都知道了的“借钱吃海货,不算不会过”…

外地人在天津吃饭(那可太有意思了)(22)

▲ 每年中秋,欣乐门前都会排起长队买月饼

吃得多了,讲究个人情分的天津人也就对常吃的店有了感情,却也总会给外地人留下一种“天津人守旧”的印象。

但其实恰恰相反,天津人是非常包容的,更是十分愿意接受外来的事物。

外地人在天津吃饭(那可太有意思了)(23)

▲ 几乎每个天津人都吃过的起士林

尽管如今,很多人会对这个城市指指点点,有人会觉得他发展落后,也有人觉得他“一成不变”。

但无论外人怎么指指点点,喜欢他的人依旧不会改变

外地人在天津吃饭(那可太有意思了)(24)

▲ “嘛儿钱不钱的,乐呵乐呵得了”是天津人的宗旨。图/《杨光的快乐生活》

想来真切的感受天津这座城市,了解天津人?

烟火恣意,热气氤氲,好好享受天津的美食便足够了。

✍️

今日互动

说了这么多

你最喜欢天津的哪样美食?

为什么?

欢迎留言&分享

小编在评论区等你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