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人才价值创造(以用为本释放人才)

在内蒙古朱日和合同战术训练基地,满广志的名字可以说是火得“出圈”,进驻训练基地对抗演习的“红军”口号一度成了“踏平朱日和,活捉满广志”从军事科学院第一个去基层部队任职的全日制硕士到闻名全军的“蓝军”旅旅长,满广志的成长经历充分说明,检验和培养人才的最有效方法就是以用为本,在使用中让人才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最大效能、获得最快成长,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激发人才价值创造?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激发人才价值创造(以用为本释放人才)

激发人才价值创造

在内蒙古朱日和合同战术训练基地,满广志的名字可以说是火得“出圈”,进驻训练基地对抗演习的“红军”口号一度成了“踏平朱日和,活捉满广志”。从军事科学院第一个去基层部队任职的全日制硕士到闻名全军的“蓝军”旅旅长,满广志的成长经历充分说明,检验和培养人才的最有效方法就是以用为本,在使用中让人才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最大效能、获得最快成长。

2021年11月26日,中央军委主席在中央军委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用活各方面人才,坚持以用为本,精准高效配置军事人力资源,确保人才得到最佳配置、发挥最大效能。这是从军队发展的战略高度再次提出对人才建设的要求,人才用起来才有战斗力,用活了才有创造力,这对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人才建设是系统工程,发现、培养、管理人才的最终目的是使用人才,让人才展现才干,推进事业发展。就个体而言,人才在使用中能够获得个人价值的认定,能力会越用越强,信心会越用越足。如果对人才得而不用,或者用未尽才,都会打击人才的积极性,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就整体而言,人才作为一种资源,有其最佳的培养和使用时间。如果早压担子,用当其时、才尽其用,则可以发挥人才的最大效能。

以用为本,能更好激发人才的成长动力。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我党我军都是将人才放在实干中成长、在战斗中成熟,通过不断磨砺积累干事创业的经验。1982年,邓小平同国家计委负责人谈“六五”计划和长期规划问题时就曾指出:“人才,只有大胆使用,才能培养起来。说缺乏经验,只有使用他,才能使他积累经验。”让人才在工作岗位上获得历练,是实现人才能力提升、潜能勃发的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手段。在使用中培育人才、锻炼人才、成就人才,能够不断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人才自身成长的内生动力,促进其提升岗位需求的素质和能力,实现更加快速成长,体现“加速度优势”。

以用为本,能充分发挥人才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人才智慧、知识、心血、汗水的凝聚,在创新过程中所走的路,都是前人没有走过的,所要干的事业,是前人没有干过的。以宽容胸襟对待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为他们搭建平台,用好人才、用在实处,多鼓励、少苛求,就能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让他们感受被重视、被尊重,在实践中建功立业,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实现“不挫有为之才,不赏无功之士”,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聪明才智得到尽情发挥,激励越来越多的人才勇于创新创造。

以用为本,能营造竞相成才的环境氛围。“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伯乐虽能识别“千里马”,但“千里马”也有参差差别,在使用中才能发现人才的长短优长。人才是培养出来的,更是使用出来的。能者上,庸者下,“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在实际工作中,让真正能力强、有担当、善作为、能抗压的人才展现才干,公平地挑选、公正地评价、公开地使用,打通各类人才职业发展和专业提升通道,使每个人的成才之路越走越宽广,实现“条条道路通罗马”,而不是“一条道走到黑”。这样能够营造出更加正向的用人导向,激发人才的上进心,形成竞相成才的局面。

以用为本,能实现人岗匹配的动态优化。“因其材以取之,审其能以任之”,让英雄有用武之地,才能释放人才“红利”。人才发展与事业发展同步,事业发展体现人才价值,事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人才,人才只有在使用中才能找到发挥才干的契合点。没有适宜的岗位平台,人才就无所依附,就无所创新创业。通过搭建平台用活人才,真正把人才的素质能力与岗位实际结合起来,建立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将用人标准与选人方式统一起来,力争把每个优秀人才都放到最合适的岗位,做到动态优化、人尽其才,精准高效实现人才与岗位的匹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