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36章解读感悟 道德经-连载424守柔守弱

道德经第36章解读感悟 道德经-连载424守柔守弱(1)

大家好,感谢您持续关注《道德经》系列连载。

今天,我们将继续第76章《处柔处弱》第六层面的分享。

这部分主要讲,本章的中心论点是谈刚性和柔性的辩证关系:凡是强大的必处于下方,凡是柔弱的必处于上方。


道德经第36章解读感悟 道德经-连载424守柔守弱(2)

首先,守柔守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老子说的“是以兵强则灭”,表示兵强则不胜,即军队强大了却不会取得最终胜利——不胜的原因是失道寡助,取胜的原因是得道多助。

不管军队多么强大,如果失去了百姓这一坚强的后盾,其最终结局必定是要失败的。军队强大却不能获胜的原因,往往是在强大的背后隐匿着将骄兵惰、滋生着腐败堕落。

所以,戒骄戒躁,戒逞戒强,抑强扶弱,杀盛济衰,守柔守弱,这样才能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道德经第36章解读感悟 道德经-连载424守柔守弱(3)

其次,刚性与柔性的辩证智慧可以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老子通过“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的世间常见现象,来启迪人们认识:刚性与柔性的辩证智慧可以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企业管理中,如实施了严密的监督控制与刚性管理,则团队氛围会死气沉沉;而实施人性化与柔性管理的话,团队气氛则会朝气蓬勃。

  • 刚性管理,则管理者对员工强硬、严苛,那么员工的抱怨与怒气就会增多。因此,刚性管理缺乏弹性,容易激发矛盾,会造成管理层与员工层之间的对立与冲突。
  • 而柔性管理,则管理者对员工柔和,那么员工的不满与牢骚怪话就会减少。柔性管理,灵活性强,适应性强,可以维持管理层与员工层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

道德经第36章解读感悟 道德经-连载424守柔守弱(4)

在公司中,一线员工是公司生产的主力大军,他们做的都是最辛苦的体力活,他们的主管是他们唯一可以依赖的人。

所以当员工在日常中遇到困难,此时倘若主管可以放低姿态主动去关心、帮助他们解决,那员工会觉得受到了公司的尊重,会更心甘情愿地为公司工作。

因此,管理者如果都能有处下处柔的姿态,就可以更好地激励员工,团队会有更好的凝聚力。

道德经第36章解读感悟 道德经-连载424守柔守弱(5)

普天之下,柔弱的东西中没有能超过水的,而攻坚克强也没有能胜过水的,水是天下最柔弱但也最强大的,所以管理要深谙水性,以水的性格来替代豺狼虎豹之性格。

弱小能战胜强大,柔软能克服刚强——能够承受企业所受的屈辱,这才是企业的主人;能够承受企业的灾祸,这才是企业的老板。

高明的管理者,在团队中施恩而不自恃,成就功业而不自居,这也是老子所说道的“无为而无不为”。

道德经第36章解读感悟 道德经-连载424守柔守弱(6)

所以,关于做人处事上的处下柔弱,不是表示着懦弱,不是意味着忍声吞气、无限度地容忍别人的一切,而是要学会以“弱者”的姿态退一步看这个世界,不再硬撑坚强,不再拼死抵抗,适当地退让,给别人一些余地,给别人一点空间,就是给自己余地和空间。

虽说“坚强处下,柔弱处上”,但更重要的是学会在强大与柔弱之间的角色转换:

  • 强大的人,要学会适当的示弱,学会把自己变得柔软;
  • 而柔弱的人,则要学会在必要时把自己打造得坚强,至少也要能抵抗住一定的风浪、挫折和失败。

道德经第36章解读感悟 道德经-连载424守柔守弱(7)

再次,本章的重要核心思想就是“柔弱胜坚强”。

但在很多人内心深处对这个“柔弱胜坚强”的思想是不以为然的。

比如,我们现实中看到更多的是刚强的恶霸们为非作歹、恃强凌弱,而“柔弱者”则受尽欺凌,即使能够活下来,也只是像缩头乌龟一样苟且偷生,这难道能算得上是“胜”?所以更多人认为“柔弱”是一种软弱的表现。

但柔弱的真实含义,从五千言《道德经》整体思想的内涵上看,可能用“灵活”来解释会更贴切——这里的“柔”代表灵活,这里的“弱”代表处下、不争先等,所以“柔弱”实际上代表的是一种以静制动的生存智慧和竞争谋略。

以静制动只是本,目的是要到达后发制人的境界,所以“弱”就不只是一种被动地等待,而是一种蓄势、观察的状态。

道德经第36章解读感悟 道德经-连载424守柔守弱(8)

那么,进一步如何蓄势?蓄什么势?积累什么?

按《道德经》的思想,最高境界当然是达到一种“道”的状态。

“道”是什么?老子在第八章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第七十八章中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是告诉我们,水可以变换为各种形态,可以无限小,也可以无限大;可以气化,也可以固化,还可以各种方式和其他物体结合在一起。

可以说,水的品质是最接近道的品质的。


道德经第36章解读感悟 道德经-连载424守柔守弱(9)

总而言之

守柔守弱的状态,是和开放型的大宇宙时刻保持能量交换的状态;是我们在清静为天下正的“守母”状态。

“守母”就是《道德经》第二十章中所说的“贵食母”,表示人的身体是远古的身体,人体内有一套硬件系统,更有一套可以直接从大自然中得到本源能量的无形软件系统。

所以“守母”的状态,就是知道自己是大自然的儿女,尊重大自然母亲,守护好大自然母亲;所以“守母”的状态,是守护好我们这个属于天下大众的身体,正确地使用好自己这个神奇的身体,愿意为和谐社会、和谐身心做出最高的担当。

这样,我们就是按下了联接宇宙不同空间智慧与力量的“确认键”!


道德经第36章解读感悟 道德经-连载424守柔守弱(10)

今天的分享先到这里。

明天,我们将开始第77章《天道人道》第一层面《道德经-连载425:任何事,只要过分,就会受到自然之道的裁决》(可直接点击浏览)的分享。

欢迎您持续跟随《道德经-连载》,我们明天再见哦。


道德经第36章解读感悟 道德经-连载424守柔守弱(11)

更多有趣内容(可直接点击浏览):
  • 磨难是无人报考的大学,能毕业的都是强者(道德经与打坐~第57章)
  • 学道是来学规律;修行是要修智慧(道德经与打坐~第56章)
  • 学道不是学神奇,而是学因果(道德经与打坐~第55章)
  • 给人亮化品质的天地,比给什么都重要(道德经与打坐~第54章)
  • 没有了道的精神,我们什么都不是(道德经与打坐~第53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