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了宇宙之后觉得人生没意义了(和宇宙相比最复杂的)

1.宇宙未解之谜VS人性

宇宙未解之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一层一层地揭开,我们越是了解宇宙,越是沉迷于这种神秘。

但实际上,和人性相比,宇宙甚至都不值得一提。宇宙固然复杂,但“人性”更是难以揣摩。

这一切,都要从刘慈欣的《镜子》这部小说说起。

了解了宇宙之后觉得人生没意义了(和宇宙相比最复杂的)(1)

2.《镜子》:水至清则无鱼

很多时候,我们很难看清楚一个人。这个人,可能就在我们身旁,身居高位,慈眉善目。《镜子》作为一部中篇小说,既写出了人性的复杂,又附带为我们引入了新的科技文明——镜像模拟技术。

通过镜像模拟软件,我们就能够模拟出,不同的宇宙,从创世纪到后来所发生的一切。只需要输入不同的创世参数,我们就能洞悉宇宙中的不同角度。

白冰正是凭借着这样的高科技,对首长进行了敲诈。作为一篇科幻小说,它竟然还有着本格推理的意味。整篇小说,扑朔迷离,情节紧张,甚是吸引人。

宋诚被捕,白冰探望。他们两个的对话,引出了精彩的故事。围绕着首长和陈继峰,我们发现官员腐朽之深,宋诚见证着自己的底线被踩碎。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人性复杂,如果动念间,都能被察觉的话,也着实可怕。腐败不可取,可镜像技术的推广的危害,却也应该引起重视。这种技术是非常可怕的。白冰敲诈的目的没有达到,反而牵扯出一系列的案件。

了解了宇宙之后觉得人生没意义了(和宇宙相比最复杂的)(2)

《镜子》这部作品,针对人性的幽深和科技的绚丽,给出了详尽的描述。然而,对于镜像模拟软件被发明之后的内容,却说得很少。这中间,尤为值得我们反思。如果普通民众只能接受被监控的命运,如果我们人类没有一点的隐私,这对于社会文明的进步,无疑是具有毁灭性的意义的。

在《镜子》中,刘慈欣对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但这批判不仅仅止步于官场的腐败,更指向科学对人类的戕害。这种状况,很容易让人联想到《1984》,当思想被当局者控制,世界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活力。

而作为腐朽头子的首长,他预见到了这一点。也正因此,他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毁掉这项技术。

然而,在五个月后,普林斯顿大学的宇宙学实验中心,克里斯托夫博士,也发现了镜像技术!

3.善恶搏斗后,走向蜕变

“中国科幻名家典藏系列”,这本《镜子》以刘慈欣的作品作为开端,为我们引入了一个奇幻的世界。这个世界,是架构在科学之上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人性的光辉。

了解了宇宙之后觉得人生没意义了(和宇宙相比最复杂的)(3)

这中间,我们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到各种博弈中,但总有一些人性的闪光点,是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的。陈虹羽的《回归》,让我们获得濒死的体验,王晋康的《黄金的魔力》以及《一掷赌生死》,都深刻地揭露了人性的某一个层面上的问题。

这里面,更有一些我们不太熟悉的作家作品,凌晨所写的《潜入贵阳》以及赵海虹的《桦树的眼睛》,读来却也让人心神颤动。

作为科幻小说,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当然会读到炫酷的科技,但与此同时,更难得的地方在于,我们在科技背后,又重新审视了人性。这样的审视,相当有意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