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表达内容(非暴力沟通爱的语言)

《非暴力沟通》(爱的语言)

1、区分观察和评论

不区分观察和评论,人们将倾向于听到批评。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我们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说出观察结果。非暴力沟通并不要求我们保持完全的客观而不做任何评论。它只是强调区分观察和评论的重要性。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人们将倾向于听到批评,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负面标签的消极影响很明显——例如用“懒惰”和“愚蠢”这样的词来形容人。然而,正面或中性的标签也会妨碍我们全面了解一个人,例如用“厨师”一词定义人。

注意:“每次”“曾”等词语在以下句子中表达的是观察结果。

例如:

我看安迪打了几次电话,每次都至少打半小时。

我不记得你曾写信给我。

“总是”、“从不”等词语在以下句子中表达的是评论。

你总是很忙。

在需要她的时候,她从不出现。

如果我们的表达言过其实,别人就可能产生逆反心理,而不愿做出友善的回应。

“经常”和“很少”这样的词语也可能混淆观察和评论。

例如:

你很少配合我。

我最近组织了三次活动,每次你都说你不愿意参加。

他经常过来。

他每周最少过来三次。

小结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别人就会倾向于听到批评,并反驳我们。非暴力沟通是动态的语言,不是绝对化的结论。它提倡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进行,并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

例如:“欧文在过去的5场比赛中没有进一个球。”,而不是说“欧文是个差劲的前锋。”

2、体会和表达感受

你越是留意自己内心的声音,就越能听到别人的声音。

区分感受与想法,用具体的语言如实陈述自己的感受。

示弱(陈述感受)有助于解决冲突。

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是感受。心理学家罗洛·梅认为:“成熟的人十分敏锐,就像听交响乐的不同乐音,不论是热情奔放还是柔和舒缓,他都能体察到细微的起伏。”然而,根据罗洛·梅的叙述,大多数人的感受“像军号声那样单调”。

1)下列词语可用来表达我们的需要得到满足时的感受:

兴奋,喜悦,欣喜,甜蜜,精力充沛,兴高采烈,感激,感动,乐观,自信,振作,振奋,开心,高兴,快乐,愉快 ,幸福,陶醉,满足,欣慰,心旷神怡,喜出望外,平静,自在,舒适,放松,踏实,安全,温暖,放心,无忧无虑……

2)下列词语可用来表达我们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的感受:

害怕,担心,焦虑,忧虑,着急,紧张,心神不宁,心烦意乱,忧伤,沮丧,灰心,气馁,泄气,绝望,伤感,凄凉,悲伤,恼怒,愤怒,烦恼,苦恼,生气,厌烦,不满,不快,不耐烦,不高兴,震惊,失望,困惑,茫然,寂寞,孤独,郁闷,难过,悲观,沉重,麻木,精疲力尽,萎靡不振,疲惫不堪,昏昏欲睡,无精打采,尴尬,惭愧,妒忌,遗憾,不舒服……

使用以下表达方式时,我们可能就已经忽视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

1)只提及相关的事情。——“公司海报出现拼写错误使我很生气。”“这件事令我心神不宁。”

2)只提及他人的行为。——“我生日那天你没打电话,我很伤心。”“你没有把饭吃完,妈妈很失望。”

3)指责他人。——“我很伤心 ,因为你说你不爱我。”“你很生气,因为老板说话不算数。”

我们可以通过“我(感到)……因为我……”这种表达方式来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例如:

1)“看到公司海报出现拼写错误,我很不高兴,因为我重视公司的形象。”

2)“你没把饭吃完,妈妈感到失望。因为妈妈希望你能健康成长。”

3)“老板说话不算数,我很生气,因为我想有个长假去看弟弟。”

非暴力沟通表达内容(非暴力沟通爱的语言)(1)

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表达自己最深的感受和需要,因此,我们有时也许会发现运用非暴力沟通是富有挑战性的。然而,通过倾听,我们将意识到他人的人性以及彼此的共通之处,这会使自我表达变得容易些。我们越是倾听他人语言背后的感受和需要,就越不怕与他们坦诚地沟通。我们 最不愿意示弱的时候往往是因为担心失去控制想显得强硬的时候。

在一个生气的人面前,永远不要用‘不过’‘可是’‘但是’之类的词语。

为什么会自责?

经常责备自己、强迫自己将使自己“更像椅子而不像人”。非暴力沟通认为,对他人的指责反映了我们遇到挫折——他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需要。如果我们指责的那个人恰好就是我们自己,那么言下之意是:“我的行为不符合我的需要。”我相信,如果我们专注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得到怎样的满足,我们就更有可能从自我评价中获益。

一旦发现自己正在做获益的事情,我们的挑战是如何对需要和价值观保持清醒的认识,以使我们的转变1)符合我们的心愿;2)出于对自己的尊重和爱护,而不是出于自我憎恨、内疚或羞愧。

消除自身的戾气

关于如何表达愤怒,非暴力沟通和其他沟通方式有着显著的区别。通过探讨非暴力沟通表达愤怒的过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非暴力的区别。

我想说的是,杀人太肤浅了。在生气时,杀人、打人、骂人都无法真正传达我们的心声。如果真的很生气,我们就需要找到强有力的方式来充分表达自己。

听到这样的观点,许多人松了一口气。他们受到压迫和歧视,生活痛苦不堪。“不要生气”“接受现实”之类的话,他们已经听得太多了。那些话听起来就像是在教训他们。他们没有兴趣再听一些高谈阔论,而是想学一些实用的知识,来减轻痛苦。幸运的是,非暴力沟通并不主张忽视或压抑愤怒,它认为,通过深入地了解愤怒,我们可以充分表达内心的渴望。

为什么我们会生气?

充分表达愤怒的第一步是我们不再归咎于他人。如果我们认为“他让我很生气”,那么,我们难免就会指责他人。然而,实际情况是,我们的心情并不取决于他人的行为。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生气呢?我们从第五章了解到,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有四种选择:1.责备自己;2.指责他人;3.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4.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当我们选择第二种反应时,我们认为别人就当认错或受罚——我相信这就是我们生气的原因。

当我们选择第三种反应时,我们专注于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们用心体会着自己,而不再分析别人犯也什么错。我们越是用心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们也就越能留意到自己的心理活动。

假定我们约了个人,时间到了,她却没来。如果彼此的关系处于比较微妙的时期,我们可能会忧心忡忡。如果我们看重的是诚实守信,我们也许会觉得烦恼。反之,如果我们想休息一会儿,我们可能就不会介意她来晚了。因此,同一件事情,不同的需要导致不同的感受。一旦意识到自己的需要——不论是友谊、诚信还是休息,我们就可以更加体贴自己。我们可能会有强烈的情绪,但不再生气。可是,如果意识不到尚未满足的需要,一心考虑别人的过错,我们难免就会生气。

除了专注于自身的感受和需要,我们还可以选择去体会对方的感受和需要。此时,我们也不会感到生气。我们无须压抑愤怒,只要我们专注于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愤怒也就不再存在。

这也许需要一个过程,但通过不断地实践,我们将会有意识地用“我生气是因为我需要……”来取代“我生气是因为他们……”。

非暴力沟通表达内容(非暴力沟通爱的语言)(2)

3、如何表达愤怒

首先,停下来,除了呼吸,什么也别做。我们避免采取行动去指责或惩罚对方。我们只是静静地体会自己。接着,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们生气 了。例如,无意中听到某个人的谈话后,我们认为由于种族的原因自己遭到了排斥。这时,我们体会着愤怒,并留意脑海中盘旋的想法:“这太不公平了!”“她这是种族歧视!”我们知道,像这样的想法是尚未满足的需要的可悲表达。于是,接下来,就是去了解自己想要满足的需要。如果我把某个人当作种族主义者,我的需要也许是接纳、平等、尊重或怜惜。

为了充分地表达自己,我们现在需要张开嘴,说出我们的愤怒——怒火此时已被转化为需要以及与需要相联系的情感。然而,表达此时的感受也许需要很大的勇气。对我来说,生气并冲着人们嚷“你们这是种族歧视”是很容易的。事实上,我甚至还会觉得高兴。但是,倾听心底深处的感受和需要却很可能引发不安。为了充分表达愤怒,我们也许会对那个人说:“你走进房间后,和其他人打了招呼,却没有和我说话,现在你又在议论白种人,注意到这些,我的胃有些不舒适,而且很害怕,因为我很看重平等。我想请你告诉我,听到我说这些,你的感觉怎么样?”

先倾听他人

然而,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在表达自己之前,我们需要先倾听他人。如果对方还处于某种情绪中,他们就很难静下心来体会我们的感受和需要。一旦我们用心倾听他们,并表达我们的理解,在得到倾听和理解之后,他们一般也就会开始留意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我不希望他听到指责,因为我想提醒他我的痛苦。指责别人是很容易的。人们常常觉得自己受到了指责,有时他们自己也同意,并开始恨自己——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改变自己的行为。在另外一些时候,他们痛恨我们称他们为种族主义者或别人——当然,他们也不会改变他们的行为。一旦我们注意他们认为自己受到了指责,或发现他们在责备自己,我们也许就需要暂时停下来,并去理解他们所经历的痛苦。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