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作文范文押题2022(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高考语文作文范文押题2022(同声相应同气相求)(1)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求同声,亦听万籁

刘桐彤

常听人说,我们这一代孩子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网络让我们彼此发声亦彼此听见,算法则帮助我们数据之海中能与喜欢的人与事“同声相应”。而谁知,眼界开拓的同时也暗藏作茧自缚的危险,“同气相求”的背后也有误入歧途的隐忧。学会选择与学会包容,是我们这一代“原住民”的必备素养。

互联时代,百家争鸣。我愿在此中,既学会求同声,亦懂得听万籁。

互联时代首先要学会的是“选择”。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不是生来就完整,而时刻都收外界的塑造。而网络正是他人影响的放大器。起居坐卧,工作休闲,现代人手机不离身,小小的屏幕里直播着别人的生活,分享着远方的信息,真是“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然而正因信息如此庞杂,选择也变得尤为重要。但如果只是盲目接受信息,必然迷失其中:早上转发“警惕消费主义陷阱”的文章,晚上又在带货主播的“买买买”声中激情购物;信息过载的背后也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看到幼儿园小女孩学着“蛇精脸”的网红主播涂脂抹粉时的不安,正来自对“榜样”泛滥化、低级化的焦虑。史铁生写道:“所谓知道了善与恶,其实就是对生活有了价值判断,对生命的的意义有了要求。”面对嘈杂的网络环境,学会分辨优劣,与善者同行,同声同气,才是从互联网的被动使用者走向主动使用者的第一步。

然而,我们自认的“则其善者”,或许也只是“则其同者”。算法推送给我们带来了寻找“同好”的便利,也在无形之中编织着我们的“信息茧房”:我们看到的往往只是相同的观点,那些异己的内容在算法的筛选里被无声地过滤了。我们自以为代表着真理,其实可能只是在不知不觉里加深了偏见。而为了打破“茧房”,成为一个更成熟的互联网时代公民,学会包容异见、听得“万籁”,更尤其重要。

“求同声”的背后必定要有“听万籁”的支撑。不先见万物,就圈地为牢者,只是井底之蛙。

在快手的宣传片《看见》里,“奥利给大叔”满怀深情地说:“不要冷漠地走入普通人。那些不假思索,就说这里不够潮的人,应该亲自来这里看看:有人在大山里起舞,有人在菜地里高歌,有人潜入最深的海底,有人登上最高的山峰……”是的,世界本来的样貌正是千姿百态,这也正是五彩生活的幸福源泉。我们不应走向饱含冷漠与偏见的“党同伐异”,而是要在选择与包容中学会“求同存异”。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包容、认同,非一日之功, 亦非一己之力。可技术的进步,给更多人提供了看见的可能。”学会在信息洪流中有所分辨,亦要学会在“求同声”依然能听见“万籁”共鸣,恐怕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必修课。

破“茧”成蝶

谢譞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往往会因为性格、兴趣、观念上的相似而彼此吸引、集聚,在群体交往过程中不断磨合,产生群体凝聚力,在兴趣和观点上越来越趋于一致。这本是社会人际交往的必然规律。

在互联网时代,这样的群体集聚现象表现得更为明显。一方面人们越来越依靠朋友圈、群组、关注,主动获取与自己观点类似的信息,另一方面人们在网络上被算法的自动化推荐被动“投喂”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选择性的信息获取和社会交往可以让我们不被泛滥的信息所淹没,节约处理信息的时间。然而,这样的志趣相同、气味相投在不知不觉间,却为我们自己建起了一座“信息茧房”。

“信息茧房”是指在网络信息传播中,公众在信息选取时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只关注自己想看的、使自己愉悦的信息领域。久而久之,人们会沉浸在自己关注的人和事上,只看自己想看到的世界,只听自己想听到的声音。这样的认知也影响了人们的交往方式。偏向性强的新闻往往传播更快,更能获得公众的关注;在对事件的报道中,人们也往往坚信自己了解到的一个部分,而事实的澄清往往石沉大海;在社交网络上遇到不同的声音时的“零容忍”,导致谩骂、举报甚至人肉,压制了观点的自由表达;疫情期间世界上建起了一道道因种族、性取向、国家、立场而划分的围墙,思想越来越极端、割裂……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既为我们插上翅膀,赋予探索更广阔的世界的自由,却又让我们的认知被媒介所操纵,为自己套上一道信息的枷锁。

或许我们该静下心来想一想,因友情而为朋友点赞,因亲情而为家人转发,因崇拜而为爱豆应援,因信服而为“意见领袖”分享,这是否就是所谓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呢?我认为并非如此。在庞杂的信息中匆匆掠过、不假思索地点赞、转发、分享,看似让我们与世界的连接更加紧密,实则这样流于表面的“相应”、“相求”却让我们陷入惯性思维,逐渐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真正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是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是王羲之的曲水流觞,是管鲍之交的知人善任……尽管互联网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相比于追求名利的攀交、附庸风雅的虚交,在当代知音依然难觅。知音并不意味着兴趣、观点的绝对相似,而是两个有趣的灵魂的相遇,两个深邃的思想的碰撞,这是网络时代复制粘贴般的齐声附和所无法取代的。身处“信息茧房”中的人,看似找到了自己的“同类”,但灵魂却僵化而孤独。

在人类逐渐被机器取代的时代,人类因不盲从、不趋同的思想而散发着独特而夺目的光芒。科技在“异类”的灵光乍现中不断发展,文明在观点交锋中不断进步,世界在求同存异中走向联结。与其缩在自己的“信息茧房”中作茧自缚,做狂热而偏执的“乌合之众”,不如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多看看缤纷多彩的世界,多听听不同的声音,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感受纷杂社会中的五味杂陈,拥抱形形色色的有趣灵魂。

信息时代塑造着我们,而我们也可以反过来改变这个信息时代。破“茧”成蝶,拥有没有边界的思想,拥有独一无二的灵魂,拥有未来的无限可能。

道与路

复旦大学19硕 中文 蒋晴

禅宗有一段公案如下。学禅的人问道:“如何是道?”,禅师回道:“车碾马踏”。这看起来是次答非所问的对话——问的人想问的是形而上、涵天地的大道,答的人说的却是人间随处可见的路——却让我想到了些事:太多时候,求道的人和行路的人离得太远了,这不是件好事。

求道的人,我想用来指代衣食无忧、追求精致生活、常在仰望星空的人,受过教育、知道如何发声如何维权,你可以在网络上看到很多;行路的人,我想用来指代背朝黄土面朝天、一双手赚血汗钱的人。这群人也是很多的,总理说过,在今日之中国,尚且有六亿人月收入不到一千元。只是他们不知道如何为自己境遇说话,所以总有人假装他们不存在。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陷阱。当人或者群体只接收他喜欢看到的、与自己生活相关的信息,只和同一阶层的人交流、交往时,他会以为身边就是世界。这就是所谓“信息茧房”,人们“作茧自缚”,活得愈发以自我为中心。所以无需去同情,也无需去上进;所以这两类人在各自的圈子中生活着:前者对人间疾苦的感受来源可能不过是《骆驼祥子》,于是心安理得地沉浸在城市的高楼和夜景里,常常是不由自主地活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后者仰望着新的世界,在高速发展的科技和经济前不知所措,不曾理解新的道德和规则。歌颂时依旧爱说“万岁”,觉得媳妇娶来是一定要生男娃的。前者批评后者粗鄙、不爱干净、重男轻女、没有理想,后者觉得前者矫情、自私、傲慢、不近人情。

所有人都该走出信息舒适区,走出回声壁,去看看圈子之外的所在。

求道的人该去看看夏天的工地食堂,像韩愈去一回潮州。工人们打着赤膊,黝黑的后背滴着密密麻麻的汗,被阳光炙烤地黑红相间。衣服搭在肩膀上,可能是十年前花五块钱买的。午饭主食是一大碗米饭或者几个馒头,配菜是时令菜里最便宜的,谈不上味道,只够填饱肚子。再去看看他们的眼睛,盯着你,皱纹里也都是汗,是毫无意味的既麻木又冷淡的打量。没有劳动合同,没有底薪,没有高温补贴。十块钱一小时的体力劳动也有七十多岁的老人抢着要做。这是真实的他们正在走的路,是钢筋水泥能成为摩天大厦的秘密。

行路的人该试着打破那些过去的、陈旧的想法,像吕蒙不甘居于吴下。能得到好工作肯定是因为托了关系——都四十几岁了还穿红扮绿的一定是在搞不正当男女关系——这家媳妇生了三个女娃了真的不争气——读书有什么用,读完出来了还不是给没读过书的大老板打工——小孩子不听话就打,老古话,棍棒底下出孝子!身边人纷纷响应。

道其实就是路,没有高下,也不应区分,那么傲慢和自卑也就无从谈起。开篇那段禅宗公案,在我看来其实就是海德格尔的“存在即此在”的意思,仰望星空的人学会脚踏实地,而处在淖泥中的人,也该尝试着看看璀璨群星。唯有如此,双方才能达成理解,社会发展的道路才能继续向前。

19 临八 李蔚怡

“是否启用‘取消推荐’功能?”

“是。”

忍无可忍,你终于做出了这个决定。虽然在全息智能时代,这么做相当于自讨苦吃——直面未经过滤的信息无异于精神污染,为了避免此等大无语事件,牺牲一点无足轻重的心理倾向以换取身心清净安宁,何乐不为?

你昨天刚向朋友吐槽了脱发问题,今天朋友圈里就赫然弹出了满屏的生发剂广告——你突然发现这功能是个阴谋:以信息过滤法则将用户隐私赤裸裸大白于算法的刀斧,用越来越同质化的信息筑起围城、织就软茧,再刀削斧凿、抽丝剥茧出一个个“新人”,把他们安置在数据网格中,就此为其定下生命的坐标。

算法为刀俎,信息为鱼肉。你不想被人左右,更不愿意被冷冰冰的算法定义,你要做一个自由的人,不被人窥视的人,不被数据化的人。你暗暗告诫自己,绝不能满足于惯性思维,绝不能偏听一家之言,绝不能向大数据屈服!如果别人是规整排布在正态曲线上的点,那你就是不服从分布的那个例外!总而言之,你不再被同类信息围追堵截,你可以自由挑选你中意的故事了。

多么美妙的感觉!手机提示音不再响个不停,与你有相似心理侧面的人再也不会被推送到“可能认识的朋友”中;脱发广告虽然还会出现,但只是夹杂在其他广告中,再也不会集中火力狂轰滥炸;购物网站首页多了许许多多你从来没听说过的商品,琳琅满目,令人应接不暇;新闻速递中,你所关心的国内外最新动态仿佛有所减少,娱乐花边新闻却层出不穷,一些不知所云的营销号文章也不时飘过你的首页,原本清爽的页面突然热闹了起来,像是开起了狂欢的派对。

大千世界,竟然还有这么多新鲜的东西待你探索!你洋洋得意,觉得自己的选择简直不能更明智了,如果囿于“推荐”的一隅,如何得观人间百态呢?你饶有兴致地点开一篇某微博大V的精品帖子,准备拜读一下,这篇文章有个夺人眼球的标题,图文并茂…可惜逻辑好像不太清楚,作为校队的最佳辩手,你觉得这篇文章滑坡严重、强加因果、无中生有,不过梗倒是挺多的,你扯起嘴角笑了笑,将进度条直接拉到底——啊,怎么没有参考文献!他用了那么多数据,不太可能全是自己做的调查吧…有待商榷。你又看了几篇其他的,但你发现你还是喜欢原来的那些:严谨有料、逻辑圆融、妙趣横生。

你有些失望,但依然对自己的选择抱有信心,那交个朋友吧。你打开“扩列”,找到一个名为“宁静致远”的网友,聊了一会儿发现他是个想向你推销茶叶的大叔;“森九”则是一个五年级小学生,完全聊不来。你终于明白什么叫做“话不投机半句多”,这都是你以前从没有的体验,可是,感觉并不好。

你又坚持了几天,愈发感到束手束脚,你安慰自己这是脱离舒适区的正常反应,绝不是什么斯德哥尔摩效应。这时,你妈妈突然问道:“你上次给我买的那个面膜挺好用的,啥牌子啊?”

那是首页推荐的,你看着评价不错,直接买了,牌子未知。你顺手打开了“购物推荐”,却发现里面一无所有。

“是否启用‘取消推荐’功能?”

“否。”

生活立刻回到正轨。

于是,你忘记把它改回来了。

闭塞的信息与敞开的人生

19 新闻 曾颖苗

在信息高速流动的时代,闭塞是不可想象的。正如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所讲述的,一个人阅读晨报时,就能知道大西洋彼岸的另一个人被挖掉了眼睛。上帝的瞳孔大开而漆黑,俯视下世。而探照灯般的媒介显然成为了当世的上帝,纵观所有信息,又把信息送到千家万户。然而,人生而有涯。信息爆炸时代的人,依然只能收取到世界全貌的只言片语。因此,人用自己的生理认知基模和后天的智能化推送,用自己的喜好和兴趣构建了自我的信息茧房,为自己设下定义与束缚。

在个体对知识的获取过程中,为了对方便信息的抓取,人形成了认知的基模,以分类信息,搭建框架,构造知识体系。而人脑中的知识体系,即为人所喜爱的信息集合,也定义了人本身。日本学者稻叶哲郎认为,在处理新信息的时候,人会利用“知识的束集”,去抓取有效信息,将获得的含义与已有的基模结合起来;或是构建新的基模,为下次知识的集锦作准备。

认知基模意味着当人们看到喜爱的事物时,其传达的信息与脑中基模的预期相似,会自然地接近这些信息,更加期待对这些事物的接触,也不断对这样的行为进行合理化。因此,人的认知基模为人们接触同类信息提供了生理基础,人在抓取喜爱的事物的同时,也框定了自己。

而在网络时代,当人被微缩为传播的一个节点,个性化推送的媒介技术进一步发展,人接触同类信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人也被数据裹挟而进一步框定了。美国学者桑斯坦在《信息乌托邦》中提出,人们容易对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和领域进行了解,从而形成特定的阅读习惯,吐丝自缚,构造出一个自我的信息茧房。而在网络媒体的大数据推送下,这样的茧壳只会越缚越紧,隔离外界的知识,让人对现实生活的认识模糊甚至失真。这样的现象在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信息传播平台上尤其常见。在智能推送的影响下,微博用户的关注和取关都被密切监控,当微博后台对个人的喜好了如指掌时,其内容推荐自然愈加符合用户口味,不仅提高了用户粘性,也降低了用户的戒备。于是,人被标签化,一个立体的人变成了电子数据中的零和一。人变成了自己选择的兴趣爱好关键词本身,人被异化。

然而,人无法始终处于束缚中,人可以被定义,被关键词化,但是人首先是人本身。所谓兴趣爱好,所谓同好同气,都只是人的附丽,人始终是高度不确定的。个人层面的生命体验、情绪情感,都填充了人,人主动形成了自我的认知基模,人在媒介技术下被自己吐出的丝网越栓越紧,但人绝不可永远如此。在认知基模中形成的极端刻板印象,在媒介技术捆绑下塑造的信息茧房,限制了人的认知,软化了人的思维。个体,要适当地打破自己的认知框架。正如萨伊德对知识分子的定义中所提到的,跳出中心的视角,也往边缘望一望。因为,无论在什么时候,人都有无限可能。

正如罗兰巴特所言,“世上还没有过任何终了了的东西,世界的最后结论和关于世界的最后结论还没有说出来;世界是敞开的,是自由的”。定义后,要去打破;闭塞时,要学会睁开眼。生命之河从来不是可以随意切断的固体,它是流动的,绵延如山海。也许水流会进入自我限定的容器,展现出各式形态,但是水流自是水流,无法被容器束缚。水是自由的,人的生命也是。敞开的世界,需要用敞开的人生去关照。

互联网时代,如何构造我们的知识

16 数学 冯雅颂

前几天朋友圈曾有一篇写近期南方水灾的文章被广泛传播,热度很高。这篇文章火爆的原因之一是它独特的角度:开篇列举了如美国疫情等关注度高,但与我们距离有些遥远的时事新闻,以及一些近来占据微博热搜的娱乐新闻,随后指出受互联网媒体和自媒体影响,人们只能关注到上述这些要么离我们很远,要么只有娱乐价值的新闻,而忽视了就发生在中国大地上,已经影响了数千万人生计的暴雨和水灾。

文章后有许多评论,有些读者感叹自己确实被熟悉的信息环绕,看了这篇文章才知道国内正在发生如此严重的灾害,但我的感受与他们不同:我从几天前长江上游连续暴雨、三峡今年首次开闸泄洪开始就在关注这次水灾。在我看来,这篇文章从内容到表达手法,反而更有欺骗性和煽动性。联想这两种不同的感受,我们自然发现一个问题:某些读者读完文章后,认为自己的知识被熟悉的领域所塑造和限制,并将这个现象归咎于互联网媒体和自媒体的信息推送策略;而在我看来,这类人的观点恰恰也是被这篇文章错误地塑造和限制了。那么,我们是否能够让自己的知识跳出这种被错误限制的处境呢?我们可以从上面的例子出发来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是承认自己的无知。显然,即使跳出被熟悉信息塑造的处境,我们也不可能全知全能。北方水患不多,我对水灾的理解来源于八九年前席卷北方的一场暴雨,当时北京、石家庄、太原等华北大城市出现严重内涝,造成数十人死亡。可以想象,如果没有曾经的实感,我也很难通过新闻感受到水灾的严重性。像这样的无知在过去现在都是广泛存在的,唯一不同的是互联网使我们不需实感就可以对灾难产生虚拟的“体验”,从而产生“如此严重的灾害我却一无所知”的落差感。因此,认识并承认自己的无知,可以帮助我们消去不必要的迷茫感。

其次是增加信息获取的路径。我对这次水灾的关注,主要是通过新华社公众号和新闻节目。这次水灾在互联网媒体和自媒体上热度不高,但很多传统的专业媒体进行了持续深入的报道。通过它们,我了解了长江上游连续暴雨、三峡大坝本年首次开闸泄洪等许多与水灾相关的信息。所有传输信息的通道都有其侧重点和选择性。从更多途径获取信息,是我们构造自己的判断,防止被熟悉信息限制的基础。

我们还需要更可靠的知识作依托。我们获取到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的信息后,如果不进行有意识的判断,难免陷入越有煽动性的信息越容易胜出的尴尬局面。例如,在转基因技术的讨论领域,我们只要具备基本的基因科学知识,就能辨别出很多谣言和阴谋观点。诚然,这种判断受基础知识的影响很大,错误的知识甚至可能导向完全错误的判断,但我们所追求的并非判断的绝对无误,而是尽可能增大判断的合理性,防止被某一类信息错误地限制。因此,有意识地根据自己的知识做判断,并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反过来对已有的知识加以思考和改进,是有益且必要的。

在互联网时代,如何构筑我们自己的知识,防止自己的认知被熟悉或煽动性强的信息塑造、限制,是生存在这个时代的每个人必须面对的挑战。我们必须首先承认,互联网技术不可能改变我们本质的无知,在此基础上,我认为以上的做法会有所助益。

不要未经审视地走入普通人

18 管院 张翼

我们是世间的尘埃,也是自己的英雄。

当快手、抖音逐渐在每个人的手机里占据一席之地时,很多人对此不屑,甚至恐惧。他们从中看到了低俗,看到了搞怪,看到了落后。然而,这些持批评意见的人,甚至很多都没有打开过一次这些软件。他们未经审视便走入了普通人之中,以高高在上的姿态评头论足。

从偏见出发的认识,是不能反映真正的情况的。

当我们选择不以任何预设的方式来看待世界,开始随心地浏览,真心地点赞,我们就能看见,看见那些平凡的、普通的、沉默的大多数,那些在农田里辛劳耕作的、在工地上奋力拼搏的、在大山里起舞的、在车库里创造的普通人。他们或许一生都生活在同一个地方,但是技术给了他们被看见的机会,使得他们的生活通过镜头与屏幕与千千万万个同样普通的生活相连接。一个人的精彩由此被展现在世界面前,一个人的快乐也由此被放大千万倍。镜头之外,他们或许毫不起眼,但在镜头之中,一切平凡的都不再平凡,一起普通的都不再普通,一切沉默的都不再沉默。

戈夫曼认为人生就是一出自生至死的无间断戏剧,每个人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若从史书中去看待这一场数十亿人一起演出的大戏,那么能留下只言片语的都是英雄人物,普通人往往就被简单的“民”、“乡里”所概括。然而,历史终究是由全体人民书写。一个普通人或许是社会大戏中的配角,却在自己的生活里是当之无愧的主演。

技术的进步,使人们有机会看到与自己一样的普通人在如何生活,看到和自己一样的平凡者在如何劳作,看到自己这样的普通人也可以拥有广阔丰富的生活。同样,人们也可以分享自己的点滴,让更多人看到普通人的力量,看到平凡者的精彩。

一个举手之劳的赞,一句真心实意的评论……无数人从网络平台收获并付出着鼓励与善意。他们从这些激励中汲取着精神力量,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苦痛。

朝阳冬泳怪鸽便以自己略带夸张的变现方式,在短视频中向观众传达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而他本人也更是将这些价值观贯彻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他的表演或许荒诞怪异,甚至有人看来是恶意搞怪、哗众取宠,然而他的豁达与乐观确正藉由此而得到了更好的表现。他的一系列语录,也成了很多年轻人为自己加油鼓劲的话语。而像他这样的普通人、平凡者,还有许多。

他们是我,他们是你。他们或许终其一生都在果壳宇宙之中,但仍旧是无限空间之王。通过网络,普通人彼此相连,彼此激励。而这,只需要我们不未经审视地走入普通人。

打破网络的高墙

18 物理 朱哲渊

在智能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可以在各种平台上看到各种多姿多彩的内容。但是人们也不难发现,抖音、快手、b站、微博等这样一些公共平台,常常会根据每位用户的历史记录来将一些更容易受到用户喜欢的内容推荐给用户,这样子用户才会不断的愿意刷下去。然而,这样的一种推送方式,却也在无形之中在不同的人群之间树立了一堵高墙。

在这样的高墙之内,每个用户都有着相同的喜好,人们彼此之间的一次点赞或是一次转发,都进一步激起了用户继续参与这个社群的意愿,如此良性循环,便使得用户们找到了认同感和归属感,成为了这个群体的一员。例如在知乎这样一个群体之中,虽然被调侃成“逼乎”,但是在这样一个群体之中,用户们可以自由的互相交流知识与观点,又可以学习到不同领域的大佬们深刻独到的见解,不断产出的一些优质的内容在带给用户们收获的同时,更是让用户们想要继续留在知乎。

但是一旦高墙被打破,便会引起不同社群之间的矛盾,从蔡徐坤担任NBA形象大使,到全民一起为周杰伦打榜,再到肖战粉丝举报AO3引发众怒。这样的一些事件,都是由于出圈的行为触犯到了另外的高墙内的人群的喜好。由此可见,出圈这件事情,由于不同高墙内的人们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与习惯,因而想要被别的人群所接收是尤为困难的。

但是出圈的困难并不意味着智能互联网时代的人群只能被困于高墙之内,要想打破高墙,一方面需要高墙本身在不破坏外人利益的情况下主动放下身段,去努力的展示自己,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高墙内的文化。比如奥利给大叔黄春生原本只是流传于土味和鬼畜,然而一场关于看见的演讲,却让不少未曾听说过他的后浪们也认识了这位冬泳怪鸽,纷纷被他圈粉。

而另一方面,也需要人们怀着尊重与宽容的心态,去走入另一个圈子,见识更多元的文化。毕竟倘若一直呆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那未免也是太过狭隘了,也不利于个人的发展。正如奥利给大叔所说的:“参差百态,才是幸福之源。”在智能互联网时代下,我们应该善用互联网的资源,去看见更加多元的世界,而不是反被互联网所限制,局限了自己的格局与世界观。

来源: 复旦人周报; 清华大学清新时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