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数学系史上最年轻教授(浙大数学家朱良璧先生逝世)

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3日发布讣告:

我学院退休教师

数学家朱良璧

于11月20日晚八时因病医治无效

在杭州逝世

享年108岁

南京大学数学系史上最年轻教授(浙大数学家朱良璧先生逝世)(1)

迄今唯一在《数学年刊》发表过论文的中国女数学家

浙大数学科学学院公布了她的生平,出生于上世纪初的朱良璧,曾在国际顶级四大数学期刊皆发表过论文,也是迄今唯一以独立作者身份在《数学年刊》发表过论文的中国女数学家。

曾随浙大西迁辗转颠簸,见证祖国科技的一步步追赶,在教师岗位上“春蚕到死丝方尽”。

她为祖国培养出一位院士、几代数学家,其优秀的家风学风至今遗泽后人。

朱良璧,女,1913年11月出生,上海金山人。193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并留校任教,1977年退休,曾在国际数学顶尖期刊《数学年刊》(Annals of Mathematics)发表论文。

作为1936年按学制时间如期毕业的6名学生之一,朱良璧在数学基础研究领域造诣颇深。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她毅然追随浙江大学踏上西迁之路,与浙大数学风雨同程,在缺衣少食的艰苦环境中,潜心治学、科学报国,产出了一系列优秀成果。

南京大学数学系史上最年轻教授(浙大数学家朱良璧先生逝世)(2)

1937年浙江大学数学系师生合影(前排左3为朱良璧)

多年来,她一直默默耕耘在教学一线,从事公共课《高等数学》的教学工作,为学校不同学科培养了大量优秀的数学人才,一届届同事和学生,总是记得她的温厚和体贴。

淡泊名利,心宽有天地

1943年9月,朱良璧与陈建功在湄潭结婚。四十年代,朱良璧已被聘为讲师。1952年院系调整,朱良璧调入复旦大学,担任讲师。1958年,陈建功到杭州大学担任副校长,朱良璧随之到杭州大学,还是担任讲师。她主讲《高等数学》,对各个系开放,相当于现在的公共课。一届又一届学子和相关各系新老同事,总记得先生的温厚。淡泊名利,心宽有天地,是朱良璧老人给学生、后辈留下的长久印象。

此后的岁月里,朱良璧先生、陈建功先生用对彼此的真挚感情,谱写下两位数学家平常又不凡的婚姻家庭生活。

1962年后,陈建功兼任杭大教师升等委员会主任,领导全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主张以学术水平为唯一标准,使教师升等真正成为激励教师奋发向上的良性机制。为避嫌,在夫人朱良璧升职一事上,陈先生把朱先生“雪藏”了。

“原来在我们那个时代朱先生就已经在国际顶级数学期刊《数学年刊》中发表了论文。”“如果把这个成绩放到现在,她或许可以申报成为院士了。而这一切都是为陈先生牺牲的。”在同事们记忆里,“从未在朱先生那里(因职称等事情)听到一句抱怨”。

陈建功先生曾与苏步青先生约定要把浙江大学数学系办成第一流的数学系,改变我国科学落后面貌,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数学学派。在两位先生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享誉世界的浙江大学学派,又称“陈苏学派”、“浙江大学微分几何学派”,为浙大数学培养出了程民德、谷超豪、夏道行、王元、胡和生、白正国、郭竹瑞、石钟慈、沈昌祥等一批杰出人才。

南京大学数学系史上最年轻教授(浙大数学家朱良璧先生逝世)(3)

纪念陈建功先生诞辰100周年时的合影,前排左二为朱良璧。

陈先生热爱祖国、坚持真理、不谋名利、提携后辈,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一名爱国主义科学家的伟大情怀。而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朱良璧先生的全力支持和默默付出。

喜欢吃小虾仁炖水波蛋

有子孙绕膝,静听花开花落,坐看云卷云舒

在儿女孙辈的眼里,朱老淡泊名利,遇事从容,历经过风雨艰辛而始终保有一颗平常心,“不见大喜大怒”“三餐规律清爽,顶喜欢小虾仁炖水波蛋”,是一位以心性养生长寿的老人家。

朱先生是浙江大学目前全校最高寿的老人。社区医院的医生说,身体各项指标都还保持得不错,包括她的肺功能。考虑到曾有过骨折不良于行,几位子女就妥帖安排轮值陪住。子女儿孙数年如一日,体贴照顾老人,从没有因此生出什么计较或嫌隙,而且还慢慢摸索了一套适合老人居家养老的科学护理措施,从用药、敷贴、饮食到床铺角度,全家知晓、“规范执行”,为邻里交口称赞,或者可以称为老人的另一个长寿“秘诀”!

追求极致的数学世界,归于简朴的烟火生活。在朱良璧、陈建功夫妇携手抚育众多子女的岁月里,身教重于言传,老实做人、踏实工作、与人为善,彼此尊重爱护已然成为家风。子女们各人不论经历如何、际遇如何、成就如何,从事职业如何各异,都彼此友爱,拥有平实而美好的生活,更因为父母影响,学会了发自内心呵护照顾自己的母亲。

在浙江大学数学中心副主任许洪伟看来,朱良璧一家的故事如果拍成电视剧,那一定是非常丰富、非常精彩的。她的先生陈建功是我国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三子陈翰馥于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其余子女也在数学领域颇有建树,如次子陈翰麟是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小女儿陈翰坤是杭州师范大学数学系教师等。此外,其孙子也是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丘成桐的徒孙。

“朱先生以一生践行了

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

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树立了榜样。”

许多学者、学生自发悼念、缅怀她

近年来,受学院委派,我曾几次探望朱先生,尤其是百岁生日时的场景至今难忘。朱先生音容笑貌,言犹在耳。她与陈建功先生对国家社会和浙大数学学科的发展所做的贡献,值得我们后辈终身学习和永远铭记。先生风骨,吾辈楷模!再次向朱良璧先生致以最深切的缅怀和最崇高的敬意。

——浙大数学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党委副书记盛为民

朱先生为人正派、严谨踏实,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其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以及对工作的负责态度体现了老一辈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她的辞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良师挚友,一位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的好先生,她的师德师风镌刻在我们心中。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们要努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继续攀登科学的高峰。

——浙大数学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陈庆

初秋跟陈庆书记约好春节一起去探望朱先生的,遗憾没早点去,朱先生在陈建功先生艰难时期出现,结为生活和事业上的伴侣,她是一道彩虹。

——浙大数学科学学院求是特聘教授蔡天新

我是陈建功先生的研究生,朱良璧先生是我的师母。朱先生在学生时期就是一个勤于钻研的好学生,曾在国际顶级数学期刊发表论文,是一名优秀的数学家。后来也是陈先生的贤内助,家里家外、一手包揽,使陈先生可以心无旁骛投身学术研究,产出大量优秀成果,极大推动了浙大数学学科的发展。我们作为学生,由衷地尊敬、钦佩和爱戴我们的好师母朱先生,为她的去世感到深切的悲痛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永远的怀念!

——原杭大数学系副系主任、数学科学学院退休教师郑士明

作为数学家,她潜心基础研究,一片赤诚报家国;作为教师,她耕耘三尺讲台,桃李芳菲遍天涯;而作为妻子,她始终坚守相伴,奋楫笃行话担当。朱先生的一生可谓大道至简,和光同尘,以一颗平常心创造了一段不平凡;身为青年党员的我们,理应传承先辈们不朽的精神薪火,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用智慧和汗水奉献伟大中国梦的新征程。

——浙大数学科学学院团委副书记周佳豪

致敬!缅怀

先生千古,一路走好!

来源:浙江新闻综合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何冬健 通讯员 柯溢能、橙柿互动、“浙江大学”微信公众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