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历史上真实的唐僧(现实版西游记)

大家好,这里是爱读历史的星空浪客。今天给大家带来一篇关于“西天取经”的历史故事。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

是不是脑海中已经响起歌声了?这首《敢问路在何方》作为86年版西游记的主题曲,随着电视剧的爆红而广为流传,可谓是上个世纪的洗脑神曲。

西游记历史上真实的唐僧(现实版西游记)(1)

唐僧师徒

不得不说,《西游记》不仅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在现代也被充分挖掘,赋予了新的内涵,形成了影响甚广的IP。

依托着西游的背景、人物,一大批的动漫、小说、影视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如“大圣归来”、《悟空传》等,引起了不小的社会反响。

事实上,作为古典神话小说的《西游记》也是有原型的,比如唐僧的原型是唐代著名的高僧玄奘,他西行至西竺(古印度),翻译了大量的梵文佛经,这一点已经广为人知。但是,笔者接下来要介绍的,是一位比玄奘更古老的西行者,他又缔造了怎样的传奇呢?

□法显要取经

西游记历史上真实的唐僧(现实版西游记)(2)

法显

东晋时期,有一位高僧,法号法显,他出生于现在的山西襄丘,未剃发前名龚。

当时时局混乱,后赵、冉魏、前秦等势力纷争不休,中华大地生灵涂炭。但佛教却自汉代传入之后,逐渐发展壮大。法显的兄弟尽皆早夭,父母害怕哪一天这个孩子也步兄长后尘,于是便把年幼的法显送入仙堂寺当了小沙弥,希望能够得到佛祖的护佑。

在寺庙里的生活虽然贫苦,但至少不用担心饿死,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法显十分刻苦地钻研佛学。几十年后,法显成为了一位高僧,对佛学的研究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然而,当法显想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之时,却发现了一个问题。

他发现现存的经书有很多的矛盾与残缺之处,于是推测这可能是传入中原地区的佛经存在问题。此外,因为戒律经典的缺乏,一些所谓的佛教“高僧”穷奢极欲,过着十分“极乐”的小日子。

若说一般的僧侣,看到佛经有问题,那就有问题吧,又不是自己一个人看,反正自己已经取得了如此高的成就,何苦跟几本经卷过不去呢。但高僧就是高僧,年过古稀的法显为了维护“真理”,矫正时弊,由此产生了一个震惊世人的想法——去西天取真经。

□西行路漫漫

某一天,确切地说是东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三月,年已六十二岁的法显带着四位志同道合的僧人,从长安动身,开始了漫长、艰辛的西行路。

公元400年,一行人到达了张掖,在这里又有一批僧人加入了他们。之后,这支壮大的队伍得到了敦煌太守的资助,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西出阳关,进入了白龙滩大沙漠。

据法显后来在《佛国记》中所载:“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知所拟,唯以死人枯骨为标帜耳。”这段艰苦的沙漠行军足足持续了十七个昼夜,行程约1500里,或许真的有佛祖护佑,他们最终走出了这片死亡之海。

随后,法显一行人进入了一些散布在沙漠边缘的绿洲城市,这里曾是楼兰古国的故土,同时,城中还有一支流亡而来的贵霜人,他们带来的北印度文化让一众僧人耳目一新。

僧人们继续前进,他们来到了茑夷国,却因为信仰问题而被当地人所冷落,他们踏入了龟兹古国境内,得到了一支前秦遗族的帮助,最后,他们进入了另一片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法显在回忆这一段经历时,用相似的笔触写道:“行路中无居民,沙行艰难,所行之苦,人理莫比。”显然,这是一段比白龙滩大沙漠更加艰难的路途。

西游记历史上真实的唐僧(现实版西游记)(3)

法显西行图

或许,在某个群星璀璨的夜晚,劳累不堪的众僧人围坐在一起,他们生起篝火,诉说着路途的见闻,谈论着佛法的精髓,对于这些在信仰之路上踽踽前行的人来说,一切的苦难,似乎都是值得的。

终于,东晋元兴三年(公元404年),历经艰险,穿越无数死亡之地和古老国度的法显一行人,来到了西行路的终点。这里位于中天竺,传说是佛祖释迦摩尼居住最久的地方,是印度佛教的发祥地。

这一年,正是法显踏上西行取经路的第六个年头。

□归来传真谛

在异国经过了六年学习和探索之后,法显踏上了归国的征程。此时,他孤身一人,曾经的同伴有的身死在来时的路上,有的选择留在此地继续钻研佛法。

法显选择走海路回国,他登上了一艘商人的船只,一路上经历了暴风、海盗等磨难,丝毫不比来时容易。

最终,佛祖保佑,法显带着他辛苦得来的经卷,平安地在青州长广郡(今山东即墨)登陆。之后,法显又被当时庐山东林寺著名高僧慧远接到南京讲经和译经。历时六年,法显共翻译了佛经六部,共六十三卷,超一百万字,极大地促进了中原佛教的发展。最后,已至暮年的法显迁往荆州,于北宋武帝永初三年(公元422年)圆寂,享年八十六岁。

法显的故事虽然已至末尾,但他的精神依然激励着后世。同是南北朝时期,一位名叫昙无竭的僧人也踏上了西行取经之路。(话说这是成为了一种风尚吗?)

这位名叫昙无竭的僧人就职于幽州龙翔寺,和法显一样是佛学界的“三好学生”,但他觉得现在的佛经还是残缺不全。(法显:?)于是在永初元年,他带领着二十五位僧人,向着西方前进,而这,又是另一段传奇故事了。

总之,法显和昙无竭两位僧人作为西行先驱者,他们为了信念义无反顾,为了真理一往无前的精神,永远值得称颂。

感谢阅读,撰稿不易,请关注我每日获取更多有趣的历史知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