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四字祭文 至善至柔慈母心

至善至柔慈母心

——母亲离世四七祭文

董连辉

母亲走了,我的根断了,离开故乡的游子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不知飘向何方……

慈母四字祭文 至善至柔慈母心(1)

2009年国庆节,母亲在山庄老宅北门村街广场

母子俩生命结缘跨越一个甲子。一位生于民国乱世没文化的20后平凡女性,在物质贫乏年代生下一个70后男孩,且能健康成长为一个有知识的人,母亲创造孕育生命的奇迹。作为老小,姥姥、爷爷在我出生前或没有记忆时去世,奶奶、姥爷在我童年时去世,我基本没有享受到隔代长辈温馨疼爱。如果说有,主要体现在母亲身上。父爱深沉,是我读书后感悟到的;母爱柔情似水,伴随我生命起步。从我记事起,母亲就是慈祥长者形象,至善至柔。不可否认,因年龄差距悬殊,母子俩交流存在代沟,但母子连心的那种心灵感应不需要语言。不懂事时,也曾挑剔母亲身上不足,抱怨母亲不够聪明,厌烦她爱唠叨,但母亲总能包容小儿的一切缺点。

一、母爱柔情似水

母亲的怀抱是我最安全的港湾。不知是否母亲怀孕时受到惊吓,朦胧记得,幼年时晚上,我时常感到莫名恐惧、空间压抑,甚至吓哭,最后总是在母亲的怀抱里渐渐缓解。农村条件差,晚上缺被子盖,孩子入学前一般跟父母睡。作为男孩,我记不清什么时候脱离母亲怀抱,跟父亲睡时,我也挨着母亲,躺在父母中间睡得最踏实。

慈母四字祭文 至善至柔慈母心(2)

2009年国庆节,母亲在山庄老宅后院

小学入学后,回家第一句就喊妈:“妈,我回来了……”夕阳西下,炊烟袅袅,母亲弯腰在灶台前拉风箱烧火做饭的情景记忆犹新。因父母性格不合爱吵架,有时回来发现母亲不在家,我赶紧跑到邻居家找母亲,在邻居家见到母亲那一刻,心里一下就踏实了。母亲爱和对门大妈和娘家同在肖家庄的一位二大妈在一起聊天。记得一年春天一天下午放学回家,发现母亲不在家,找遍邻居家没有,问家里人谁都不知道,我一下慌了,异常担心。傍晚,母亲回来了,我惊喜万分。原来,母亲去肖家庄大舅家给姥爷姥姥上坟了,因与家人闹别扭,她没有告诉别人。

慈母四字祭文 至善至柔慈母心(3)

2009年春节,作者和母亲在山庄老宅北院

母亲疼爱我,容不得我身体受到一丝一毫伤害,但脆弱的她有时无力保护我。童年因头比较大,村民给我起个绰号:“大脑袋”,我讨厌这个称呼,一生气村民更爱逗我。 一个夏天午后,村中一群小青年在对门大妈家门口一棵大杨树上掏麻雀,掏完麻雀后有人逗我,一个愣头青称他手里有麻雀想给我,我追着要,愣头青快步走到小巷丁字路口后,突然右手猛地向地上甩去,原来他手中握的是一块石头,石块撞击到坚硬地面弹起,正好击中我右眼眶太阳穴附近,当即鲜血直流……母亲听到哭声出来吓得不知所措,那个肇事愣头青的父亲是村干部。父亲见我伤成这样即便活下来也残废了,气得不想要我了。后来,在村民劝说下,家人将我抱到五重安乡卫生院抢救,一共缝了七针。

慈母四字祭文 至善至柔慈母心(4)

2008年冬,作者和母亲在山庄老宅北院

医生认为我命大,因为石块稍微往左下偏一点儿右眼没了,往右上偏一点儿肯定没命。我记不清母亲当时哭成什么样子,惊吓、心疼……她会疼晕的。后来,善良的父母选择原谅,没有让肇事青年一家赔一分钱,愣头青的母亲只是拿几个包子来家中看望,母亲则感谢不已。而我伤口拆线后一年后还隐隐作痛,母亲赋予我的相貌童年少年时相当不错,但这次事故给我留下终生疤痕。淳朴厚道的母亲既不会责骂肇事者,也不会到肇事家据理力争讨说法,只是万分庆幸,庆幸我保住右眼,捡了一条命。

慈母四字祭文 至善至柔慈母心(5)

2009年春节,作者和父亲在一起

小儿劫后余生后,母亲最担心就是我的哭声,她对我更加疼爱,哪怕手脚碰破皮她也会吓一跳。母亲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但她再三嘱咐我:“人这一辈子,一定要护好自己的眼睛!护好自己的腿脚……”

二、母亲的牵挂是故乡的魂

母亲的牵挂是故乡的魂。小学毕业后,我考入迁安一中,开始远离母亲。当时,每月有回家周,每年有寒暑假。每次回家,母亲将浓浓的母爱融入我喜欢吃的包子、饺子、油条中,那个年代,清贫家庭能吃上一顿细粮非常不易,母亲宁可一个月不吃细粮,也要等我回家吃。亲戚送给她的水果、蛋糕,为了让我吃一口她经常留烂了。

慈母四字祭文 至善至柔慈母心(6)

2009年国庆节,81岁高龄的母亲在村广场

考入大学离开故乡,父子书信往来频繁,浓浓的母爱渗透在父亲的字里行间。我大一刚入学右臂桡神经损伤在医院治疗一个学期,父亲能够在二姐夫陪同下来学院看我,母亲不能前来看望,在老家无比煎熬。为了供我读书,一年四季,年迈的母亲不辞辛苦喂猪、养鸡。每次离开山庄老屋,母亲拿出一卷又一卷布包包裹的零钱塞给我,那是她攒了不知多少年的积蓄。

慈母四字祭文 至善至柔慈母心(7)

2009年国庆节,母亲在山庄村街广场

工作后,每次回乡走在乡间道上,远远就望见母亲矮小的身影在村西口徘徊。寒冬,母亲为等小儿归来,竟然在寒风中等一个下午。离开故乡,我留下车费后,掏干身上所有的零钱塞给母亲,但她却一分也舍不得花,宁可喝粥就咸菜,也舍不得买一块豆腐吃。母亲知道小儿外债累累,总盼望小儿尽快把债还完。每次离开山庄老宅,80多岁的母亲总要跟在后边相送,怎么劝她也不回去,有时甚至步行数华里跟到邻村乡镇汽车站站牌下,每当客车启动时,看到母亲蹒跚的身影我不禁热泪直流……

慈母四字祭文 至善至柔慈母心(8)

2008年冬,作者回乡给父亲过生日,图为母亲、父亲和二姐在一起

2017年清明节回乡返廊,母亲最后送我离开故乡。那年夏天,我患重症失眠在京城久治不愈,我要求家人瞒着母亲,不知是谁告诉母亲了,母亲知道后心急如焚,她想来廊坊看小儿子却无法成行。不久,母亲突发脑梗塞,身边没人送医抢救。数周后,我回乡发现母亲不认识我,问话没反应,赶紧将母亲送到迁安燕山医院住院治疗两周,迟到的抢救延缓了母亲病程进展,但不可能康复如初。

慈母四字祭文 至善至柔慈母心(9)

2009年春节,母亲和二姐(左)、姨姐在一起

自此,母亲不会再牵挂小儿了,每次回乡只会坐在炕上看小儿痴痴傻笑,留给小儿却是心灵深处的痛……尽管父亲走了,母亲傻了,自己饱尝人生痛苦,工作生活压抑,但回乡的脚步总是步履匆匆,因为母亲在,家就在,母亲在,根就在,母亲在,故乡魂就在。

三、失去母亲的佳节哀伤正浓……

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深受儒家积极入世观影响,总觉得有那份孝心在天涯海角也能尽孝,甚至以“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求得自我安慰。

慈母四字祭文 至善至柔慈母心(10)

2012年春节,母亲在廊坊市区时代广场

远赴他乡打拼,受各种条件限制,我想将母亲带在身边尽孝根本不现实。命中注定,作为离开故乡的老小,我尽孝的方式只能是金钱和物质投入,而我缺的恰恰是金钱。总想等自己物质条件好转、时间充裕了,好好陪伴母亲乐享百年,可母亲知道小儿的沉重负担与身不由己,她不等了,走得决然,连自己仅差一天的94岁生日也不过就走了……

慈母四字祭文 至善至柔慈母心(11)

2012年春节,母亲在廊坊市区时代广场

母亲天赐高寿,一辈子却充满悲情。童年、少年饱经战乱,疼爱她的四姥爷李方州被敌人杀害后,李家厄运不断,二舅、姥姥、姥爷、老姨、二姨、大舅先后离去,除姥爷、大舅活了七八十岁,其他亲人均属早逝。甚至连孝敬母亲的三个侄儿也在壮年陆续离世,失去亲人的打击接踵而至,我不知脆弱的母亲是如何走出哀痛的。母亲青年、中年生儿育9个儿女,最孝顺她的次子盼文哥6岁夭折,她悲痛欲绝,特定年代特殊家庭,母亲没有任何家庭地位,尝尽生活艰辛。本以为苦尽甘来,母亲能享受一下老年生活的人间温馨,但她却陪护患脑梗塞近10年的父亲,自己最后五年饱受脑梗塞与阿尔茨海默症折磨,失去有尊严有质量的生活。尽管如此,我依然盼望苦命母亲将来无疾而终平静离开,却在疫情肆虐的寒冬被病毒夺去生命……

慈母四字祭文 至善至柔慈母心(12)

2012年春节,母亲在廊坊市区时代广场

母亲是我的生命之源,柔情似水的母爱沐浴我长大成人,懂得悲天悯人,看淡金钱与名利。母亲患病前对小儿寄托很大希望,她相信小儿能给自己带来幸福。惭愧的是,小儿倾尽心血却无法保障她晚年幸福生活并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哀伤中,心里略感宽慰的是,迟来的幼子使得父母晚年感情融洽相互体贴,并为母亲的老叔、沉冤70余年的迁安抗战先驱李方州四姥爷追讨回应有的烈士名分。

慈母四字祭文 至善至柔慈母心(13)

2012年春节,作者陪母亲逛廊坊市区

今天是北方的小年,也是母亲的四七祭日,失去母亲的佳节注定与快乐无缘。三九寒天反常飘雨,我想那是上苍为像母亲一样所有被病毒夺走生命的老人洒下泪水。

“妈妈,愿您早日和爸爸、盼文哥团聚,共享节日家庭温馨。来世咱们再续母子情……”

2023年1月14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