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处机见成吉思汗的真实原因(成吉思汗三请道士丘处机做国师)

史学家一直未解成吉思汗攻占北京后挥师欧洲之谜,被丘处机一语点破。丘处机,道教全真宗龙门派开山鼻祖。

自幼父母双亡。寄寓兄嫂,九岁读书,言“读书事为穷理,非为功名”一语惊人。

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丘处机离家寻道。恰逢王重阳受吕洞宾点化从终南山到宁海传道;丘处机立即前往拜师。重阳祖师赐名“处机”,号“长春子”。并紧随重阳祖师“闭关”修道于昆嵛山烟霞洞,直至祖师仙化于汴梁城。

丘处机见成吉思汗的真实原因(成吉思汗三请道士丘处机做国师)(1)

十九岁,丘处机晋身“全真七子”。

二十三岁时,丘处机开启“苦修证悟”之旅。日乞一餐,出入蓑衣蔽体。人称“蓑衣先生”

宋孝宗淳熙七年,在陇州龙门山娄景洞“寒空独坐,淬炼苦根”,猛然“净心弃形”,证悟大道。

那一年,丘处机三十三岁。

丘处机见成吉思汗的真实原因(成吉思汗三请道士丘处机做国师)(2)

丘处机正处在宋金战的乱世,与传统道家闭门修炼不问时世不同,丘处机以全真道法断黑白。积极参与到社会事务当中。一时间,全真教,百姓拥戴,趋之若鹜。

甚至金世宗亲自迎丘处机主持“万春节”祭祀;丘处机“剖天人之理,演道德之宗,甚惬上意”而名震江海!

成吉思汗十年(公元1215)年,蒙古大军攻克北京。终于回望射雕处,万里暮云平。

成吉思汗,一生戎马。策马扬刀得天下,似乎已没有挑战。但是,武力征伐终归不得人心。中原如何半部论语治天下?才是成吉思汗内心深处的渴望与焦虑。

如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国师辅佐自己问鼎中原,文治天下。那将是捷径通天。

成吉思汗自然想起了全真教主丘处机,简直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丘处机见成吉思汗的真实原因(成吉思汗三请道士丘处机做国师)(3)

史载:

成吉思汗十一年(公元1216)诏请丘处机,不赴。

成吉思汗十四年,遣使来请,同时请长春子出山的还有南宋,均不赴;

成吉思汗十五年,五月。丘处机七十三岁。再不出山可是等一年少一年了。

成吉思汗命蒙古大文学家耶律楚材和汉人刘仲禄带着自己的亲笔书信一同诏请丘处机。

东征西讨,生灵涂炭,皆为“天下”二字。丘处机深知其中的厉害。也正因为此。丘处机终于出山。    

山东莱州昊天观那天热闹非凡,丘处机携十八弟子十五护卫从此出发,等待他们的是横穿西域的万里西行之路。

这一去,再也没有回来。

丘处机见成吉思汗的真实原因(成吉思汗三请道士丘处机做国师)(4)

怀着“悲天悯人”之心,一路并不孤寂。

长春子行程所到之处。广善化施,以全真之道悬壶济世。沿途无论官员百姓皆威仪拥戴。尤其在西域早已闻名遐迩,子民更是箪食壶浆“恨不一见”。。。。。。

成吉思汗十五年(公元1222)冬月,丘处机终于抵达邪米思干(今阿富汗兴都库什)。时年75岁。

成吉思汗喜出望外,在塔里寒行宫亲自设坛拜师,问道丘处机。

一直身处漠北却对中原文化心向往之的成吉思汗,似乎把过去几十年的压在心底的问题一股脑地抛给了恩师。

然而在丘处机的眼里,这些所谓的机锋不过是人性的常态。

丘处机见成吉思汗的真实原因(成吉思汗三请道士丘处机做国师)(5)

关于生命

有无长生之药?

有卫生之道,而无长生之药。

关于治国

敬天爱民为本,清心寡欲为要。

丘处机把西行沿途所见所闻道于成吉思汗面前,豁然开朗。

丘处机见成吉思汗的真实原因(成吉思汗三请道士丘处机做国师)(6)

关于战争

丘处机对战争形势的判断完全不像方外之人。寥寥数语,几乎改变了成吉思汗的战略方向。甚至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蒙古固然占领北京。

南宋是中原王朝。固然宋朝文官当政。但是因为文化的固守一定会誓死抵抗。文化本身对民族有极强的凝聚力。

从此以后,不与大宋交恶。似乎成了成吉思汗一贯的原则。

所以很多史学家一直不能解开蒙古攻占北京以后军事方向之谜,被丘处机一语点破。

为什么蒙古军团战胜女真金国,攻下北京大都后,竟然挥师欧洲?直到成吉思汗去世也没有进犯中原。

为什么南宋抵抗蒙古最为坚决和持久?前后四十年,金灭了,辽灭了,西夏灭了,大理灭了。宋还在?!

【史海探秘按太多的国人误读了大宋啊!】

丘处机见成吉思汗的真实原因(成吉思汗三请道士丘处机做国师)(7)

耶律楚材《玄风庆会录》记载,成吉思汗心服口服,当众尊丘处机为“神仙”,这种举动对成吉思汗而言实属罕见。同时命文官以蒙汉两文做了详实的记录。

无论如何,丘处机与成吉思汗一段雪山论道,止戈为武。

成吉思汗二十一年(公元1226年,宋理宗宝庆三年)京师大旱,民不聊生。

燕京行省诏请丘处机设醮祈雨。丘处机为民立命,自知不可违天命而为之。

开坛祈雨当晚,天雷大作,片刻倾盆。。。

然而,也许是“逆天”而为,公元1227年七月初九,长春真人在葆元堂留下四句《遗世颂》“一念不起,万缘皆空。拂袖而去,明月清风。”

驾鹤仙去。时年八十一。

巧合的是,三天后,七月十二,成吉思汗逝世。

这是后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