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将领和现在对比(三国时期有多少人)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凡王朝标明为“末”的时期,都是老百姓饱受痛苦的灾难岁月汉末三国时期如此,唐末,宋末,元末,明末,清末,无不如此,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三国时期将领和现在对比?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三国时期将领和现在对比(三国时期有多少人)

三国时期将领和现在对比

三国时期到底死了多少人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凡王朝标明为“末”的时期,都是老百姓饱受痛苦的灾难岁月。汉末三国时期如此,唐末,宋末,元末,明末,清末,无不如此。

一棵大树的砰然倒下,不外乎外力的突然摧折,或内部的逐渐败朽。而一个偌大王朝的覆灭,通常是内因在起催死的作用,东汉末年就是这样走向终结的:第一,天灾频仍,民不聊生;第二, 官员贪污,朝政腐败;第三, 奸佞握权,虎狼当道;第四,恶行猖獗,昏天黑地。然后,黄巾遍野,赤地千里,诸侯蜂起,乱世攘争;然后,三国鼎立,征战不止,山河分裂,将近百年。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这是曹操《薤露》诗的后八句,写的是董卓胁帝西迁长安,焚毁洛阳的情景。

人们习惯把汉代分为西汉、东汉,就是因为其首都地理位置所定。从汉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时起,到三国时,已有200多年的经营历史。华宫宏殿,芳园秀苑,繁街闹市,良驷华轩,其规模并不亚于长安。在晋人张衡的《两京赋》中,对洛阳当年富丽堂皇的盛况,很是赞美不绝。可东汉末年董卓的这一把火,令蔚然王气的洛阳,一国之首善之区,曾经有过数十万口人的大都市,只残留数百户人家,岂不哀哉!

凡分裂,必定有战争,凡战争,必定要死人。据钱穆《国史大纲》:“蜀亡时,户,280,000,口,940,000。内带甲将士102,000,占全数九分之一。吴亡时,户,530,000,口,2,300,000。内兵230,000,占全数十之一,吏32,000,后宫5,000。魏,平蜀时,户,663,423,口,4,432,881。三国合计约得,户,1,473,423,口,7,672,881。”钱穆说,“就全史(指中国全部历史)而言,户口莫少于是时。大体当盛汉南阳、汝南两郡之数。三国晚季如此,其大乱方炽时可想。”

曹操在一首题名《蒿里》的诗中,描写了当时中原一带的悲惨景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历史上不止一次出现过野蛮灭绝文明的大倒退,董卓迁都长安而焚洛阳,就是非常典型的一次。“火焰冲天,黑烟铺地,二三百里,并无鸡犬人烟”,这把火比起秦末那位输急了的项羽,在阿房宫放的一把烧了3个月也不灭的大火,可能差一点点,但其残暴程度则有过之而无不及。董卓杀富户,徙贫民,富者获死于非罪,贫者瘐毙于徙途,即或幸免者,也难逃蹂躏践踏的虎狼之军。于是,河洛一片焦土,赤县千里,夷为平地,数劫不覆。

黄巾也好,董卓也好,所有来自文明程度较低、物质状况较差的草根阶层,一旦牧民手里赶羊的皮鞭子换成枪杆子,一旦农民手里耕种的锄把子换成印把子,对于被他们踩在脚下的城市,是绝不留情的。践踏,破坏,焚烧,毁灭,便是他们发泄仇恨的唯一方式。尤其当他们拥有生杀予夺之权力,其作威作福之能量,宣泄性欲之随便,聚敛金银之轻易,那是绝对不会客气、不会谦让的。

每个人的灵魂最隐私处,总是存在着善和恶的碰撞,甚至交战。善控制得住恶,就能成为一个正常的社会人;善若约束不住恶,必定如癌细胞扩散那样,愈演愈烈。而社会不能抑制恶病毒的蔓延,个别人的恶自然要发展为集团性的恶,而集团性的恶又被低智商、低素养、低理性的痞子先锋操控,必然便是一场不可收拾的人间悲剧。

人类最大的恶行,莫过于屠杀。在中国有记载的历史上,有国与国间的彼此残杀,但更多的是一个国家之内,这个集团与那个集团、这个党派与那个党派、这支军队和那支军队的自相残杀,而以这一类的内讧而大开杀戒者,更加血风腥雨,残酷可怕。统治者杀臣下,反叛者杀皇上,镇压起义,必杀无遗噍,荡平官府,定斩草除根。乃至于王子后妃,内宫外府的互杀,军阀诸侯,文臣武将的内战,更是人头滚滚,血染残阳,成了一片天昏地暗的杀场。当事者株连九族,无一幸免外,无辜者波及所至,丧命刀下,那些杀人魔王,杀红了眼,不问青红皂白,祸殃黎庶,像割庄稼地杀将过去,血流飘杵,尸骸遍野,也是常见的事情。

中国文明史的每一次倒退,都是这些破坏力大,报复心强,作恶绝不手软的“勇敢者”所制造的“杰作”。

公元263年,蜀亡,公元264年,魏亡,公元265年,司马炎称帝为晋,中原统一,老百姓总算摆脱了战争阴影。公元280年,也就是西晋太康元年,吴亡,全国统一。此时全国的总人口数为1600万,与现在的上海市、北京市人口相差无几。而在公元156年,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全国总人口已经达到5000万。也就是说,这一百多年的仗打下来,只剩下三分之一的人口!

中国人之命若蝼蚁,动辄以万计、十万计被杀、被坑、被流放、被当作政治牺牲品,而大笔一挥置人生死者,是连眼睛也不眨一下的。不要说公正的审判,甚至良知的谴责也没有。等成为历史以后,一行两行字,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于是,相沿成习,习以为常,在中国长时期的封建社会里,人的价值,在握有权柄者眼里,是无足轻重的。直至今天,也未必所有的人,都懂得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包括把人不当人的,也包括被人不当人的,也都不觉得人之如此无保障为不正常。君不见十年动乱期间,那么多权要,随便被造反派关进牛棚,极尽羞辱之能事,曾有谁吭过一声“否”,敢不乖乖就范的呢?此就是这种千古流毒潜移默化的结果了。

三国内战百年,人口数量百不存一

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应始于中国商周时代,但是中国人口的演变趋势,如果画一个图表的话,那应该是一个反复的曲线图。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次人口大规模减少的时期,从东汉末年至三国,更是这种时期的“加强版”。这段时期中国人口数量下降之大,人民非正常死亡之惨重,在前代后世,恐怕都很难找出第二个时代与之相比。解放初期,一代伟人毛泽东在研读三国历史的时候,也震惊于三国人口减少的惊人局面,发出了“原子弹不如刘关张大刀长矛”的感慨。

但是,三国时期人口减少的原因,难道仅仅是战争这么简单?这样的人口锐减,对中国历史的演进,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在整个东汉王朝,人口数量最多的时期,是东汉和帝、顺帝在位时期,那段时代的中国,人口已经接近了6000万。然而也是从这时候开始,中国的人口开始负增长了,但是下降的幅度并不大。到了东汉桓帝在位的时候,公元157年,东汉政府曾经清查过全国的户口,在这次“人口普查”中,中国的人口是5600多万,略低于汉和帝时代近6000万的最高峰,下降的幅度不是太大。但是经过随后的黄巾军起义以及董卓之乱,中原群雄的相互内战,到了公元221年赤壁之战结束的时候,中国的人口下降,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虽然各类史家列出的这时期人口数字出入比较大,但大幅度下降的情景,却是让人震惊的:唐人杜佑《通典》记录,东汉桓灵时期黄巾之乱始,历经董卓之乱,到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建安初期,当时中国的人口就已经“人户所存,十无一二”。但这时候的中国并没有和平,在这“十无一二”的人口惨景下,又先后发生了曹操与袁绍的争霸战,曹操南下平荆州,战赤壁的统一战争,以及刘备收巴蜀,曹操收河西的兼并战。直到公元221年吴蜀彝陵之战后,中国才进入了一个相对和平期。这期间的战争,场场都是伤亡惨重的殊死之战,人口的减少可想而知。

在“三国”中的魏国建立初期,魏国大臣陈群就曾说,此时魏国的人口,“比汉文景时,不过一大郡”。而“三足鼎立”后的具体人口数字,按照杜佑《通典》里的说法,蜀国在公元221年刘禅登基时,人口是90万,到了公元263年蜀国灭亡时,人口增长到94万,这一年平定蜀国的魏国将魏蜀人口“通计”,中国北方加上四川,一共是537万人。而《晋书》里记载,吴国在蜀国灭亡时的人口,有230万。这样加起来,中国的总人口也不超过800万。这还是三国时代进入了相对和平期后,长期恢复人口生产后才恢复到的数字。甚至在现代,许多研究者提出了更为惊人的结论:史料上的人口数字,依然还是注水的。三国时代中国人口的损失要更大,在《历史不忍细看》中就曾有观点:三国赤壁之战后,中国人口只剩下了140万。如果这样的话,真可以说是“百不存一”了。

三国人口下降幅度之大,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触目惊心的。在三国之后,中国人口下降最快的时期,应该是宋末元初。在蒙古帝国灭金朝与宋朝的战争中,中国人口大约下降了40%左右,这算是近一千年来中国最大规模的一次灾难了。但是和三国时代的情景相比,依然是“小巫见大巫”了。

说到东汉末至三国早期的人口锐减,论原因自然可以总结出很多,有一些是我们今天可以想到的,比如从黄巾军起义开始的全国性战乱。当时的黄巾军起义,采取的是全国各地同时举事的策略,一爆发就是“全面战争”,战争蔓延到了全国。又比如东汉末期出现的枭雄们,都是漠视民力,滥杀无辜的奸雄,权臣董卓在把持大权后,采取的是残暴压榨的统治政策,为了扩充军力更不断抓壮丁,导致大量百姓逃亡。而且当时的北方军阀,喜欢拿老百姓来做挡箭牌,在战争中,经常抓无辜的百姓做为“肉盾”冲在前面,阻挡敌人的进攻。常年的相互战争,也造成了大批城镇被毁,许多繁华一时的州县,都变成了无人区。并且东汉末年至三国的战乱,可以说是全国循环的,让老百姓无处可逃。如北方刚打完官渡之战,南方又爆发赤壁之战,随后西北、西南都爆发战争。汉帝国的疆土,除了边远的西域地区外,几乎都被卷入了战火,没有受战争破坏的地方,可以说少之又少。如上原因,在后来史家的记录中,也不止一次被提起。

然而这时期的中国,人口减少的原因,也有许多被现代人所忽略,首当其冲的,恐怕就是大瘟疫。瘟疫是中国从西汉中期开始,历代政府面临的一个难题。因为与匈奴的战争以及后来南匈奴的归附,产生于北方草原地区的“草原鼠疫病”,在之后的一百多年中,被不断地带到了中原地区。中国的大规模瘟疫,从西汉武帝开始就周而复始,西汉帝国的灭亡,导火索就是山东地区因为瘟疫而激发的农民起义。而且这种瘟疫以当时的中医水平来看,基本属于毫无办法的绝症。即使是西汉灭亡,东汉改朝换代,瘟疫也依然没有收敛,基本是每隔一二十年,就会在某个地方突然爆发。这种情况,基本贯穿了整个东汉时代,一直到东汉末年最杰出的医学家张仲景横空出世,写出了流芳百世的《伤寒杂病论》,大规模瘟疫的破坏力,才从此开始得到遏制。

而另一个原因,就是从东汉中前期开始,中国持续不断的自然灾害。我们今天说到东汉的科技成就,自然少不了说张衡的地动仪,地动仪这个伟大发明的产生,就是拜东汉时期频繁的自然灾害所赐。仅以地震而论,东汉中后期地震发生的频繁程度,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罕见的。比如东汉的陇西地区,在东汉和帝、桓帝、灵帝、献帝时期都曾爆发大规模地震,正是因为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才促成了与地震有关的发明相继涌现。在东汉晚期,还出现了极其反常的大规模蝗灾与旱灾,比如东汉桓帝到灵帝的几十年里,北方大规模的蝗灾出现过5次,其中最严重的1次,几乎波及到整个长江以北的中原地区。这么大范围的蝗灾,在日后的中国历史上,也就是唐朝开元年间以及元朝末年的几次可以相比,堪称是“百年不遇”。与此同时,东汉最后的50年里,黄河有4次发生决口,长江流域的荆州与江东,先后发生了5次水灾。同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居住的草原地区,也连续多年发生大规模旱灾,北方少数民族为了躲灾,纷纷南下到中原地区求内附,中国的人口迁移和流动,在这时期开始渐成高峰。

持续不断的自然灾害,势必造成大面积的饥荒,国家的经济储备会在饥荒中渐被掏空。这时候的东汉帝国,已经进入了门阀政治时期,所谓“州郡记,如霹雳”,世家大族的力量,正日益超过中央。许多地区,中央只保留了名义上的节制权,在正常年景,这样的情况还算和谐,但一旦国家爆发战争和自然灾害,中央控制的减弱,势必造成灾害破坏力加大。毕竟世家大族们都会选择囤积居奇,关门自保,中央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赈济,走投无路的老百姓,也就只能选择造反了。事实上,后来蔓延整个东汉帝国的黄巾军起义,就和持续多年的饥荒有很大关系。黄巾军就是通过布施恩惠,收买人心的措施,迅速聚拢了几十万信徒。而黄巾军起义的结果,是造成了北方大规模战乱。这是一个痛苦的恶性循环,人口锐减,就是其中的代价之一。

这时期中国人口锐减得最惨烈阶段,应该是从董卓进京开始,到赤壁之战结束。这段时期的中国,可以说是天灾人祸并存。“人祸”方面众所周知,权臣董卓本身就是个倒行逆施之徒,他进入洛阳,是整个中原的灾难。他的滥用民力,大兴土木,横征暴敛,让中原大地一度赤地千里。他的“临时政府”不知建设,只知破坏,比如他的士兵每次在洛阳周边巡逻,回来的时候马背上都满载着抢掠来的妇女,所过之处,富庶的村庄尽数被屠杀干净,物资全都被抢掠殆尽。

而这时候,中国的自然天气,也进入了“反常”阶段,中原各地纷纷闹灾,比如豫州的旱灾,按照正史的记载,一次性就饿死了300多万人,数字虽然有些夸张,但在当时,中央政府都自身难保,哪里还管得了老百姓?后来董卓在关东诸侯的打击下逃离洛阳,将整个洛阳的人口全都迁到了长安,结果活着到长安的,只有区区10万人不到,其他大部分都倒毙在路上了。北方糜烂如此,南方也好不到哪里去,江东的孙家,荆州的刘家,都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并不是《三国演义》小说里让人艳羡的世外桃源。后来曹操南下荆州,对长江沿岸的打击也非常巨大。

人口的持续锐减,对那时候的格局,以及各路诸侯的主要政策,都产生了影响。凡是有眼光的政治家,在这场战乱的后期,都开始把人口当作主要的争取对象。曹操在灭掉袁绍后,从户册上发现冀州地区有30万人,竟然让他喜不自胜。刘备在赤壁之战后,之所以不顾孙权有可能抄他后路的危险,一心西进四川,重要的原因就是荆州本地人口凋零,就像庞统在投奔刘备后劝他的那样--“荆州荒残,人物殆尽”,这样的地区,自然不能作为争霸的本钱。在得到四川后,刘备一度势力大兴,也是因为当时的四川有盆地的阻隔,是整个中国受到战乱破坏最轻的地区。四川当地的人口,特别是汉族人,大多属于逃难到这里不久的难民,能够有力气逃难过来的,绝大多数都是青壮年。除了争夺人口之外,许多政权也开始采取恢复人口的政策。

按照南北朝以及唐朝许多史料的说法,建立东吴的孙权,从登基开始,就下了强令婚配的政策,即男子在12岁之前必须成婚,否则就要法办。曹操之所以采取屯田政策,也是由于人口锐减,特别是农民大量减少,军队根本没有足够的粮食。最重要的影响是,我们虽然把赤壁之战当成三足鼎立的开始,但是在赤壁之战后,中国的内战并没有停息。一直到公元222年蜀吴夷陵之战结束后,才真正进入一个和平期。在《三国演义》小说里,夷陵之战双方动用的兵力,蜀国有70万,吴国也有10多万,真实的数字,却是蜀国8万,吴国10万,小说的数字严重“注水”,真实的数字却更值得深思:一场关系两个政权命运的大战,双方只拿出了这么点兵马,只能说人口下降得太厉害。在此之后,三国的历史,进入了一段时期的“和平期”,原因也就很简单了。人这么少,再自相残杀下去,大家都要完蛋。

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应始于中国商周时代,但是中国人口的演变趋势,如果画一个图表的话,那应该是一个反复的曲线图。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次人口大规模减少的时期,从东汉末年至三国,更是这种时期的“加强版”。这段时期中国人口数量下降之大,人民非正常死亡之惨重,在前代后世,恐怕都很难找出第二个时代与之相比。解放初期,一代伟人毛泽东在研读三国历史的时候,也震惊于三国人口减少的惊人局面,发出了“原子弹不如刘关张大刀长矛”的感慨。

但是,三国时期人口减少的原因,难道仅仅是战争这么简单?这样的人口锐减,对中国历史的演进,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在整个东汉王朝,人口数量最多的时期,是东汉和帝、顺帝在位时期,那段时代的中国,人口已经接近了6000万。然而也是从这时候开始,中国的人口开始负增长了,但是下降的幅度并不大。到了东汉桓帝在位的时候,公元157年,东汉政府曾经清查过全国的户口,在这次“人口普查”中,中国的人口是5600多万,略低于汉和帝时代近6000万的最高峰,下降的幅度不是太大。但是经过随后的黄巾军起义以及董卓之乱,中原群雄的相互内战,到了公元221年赤壁之战结束的时候,中国的人口下降,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虽然各类史家列出的这时期人口数字出入比较大,但大幅度下降的情景,却是让人震惊的:唐人杜佑《通典》记录,东汉桓灵时期黄巾之乱始,历经董卓之乱,到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建安初期,当时中国的人口就已经“人户所存,十无一二”。但这时候的中国并没有和平,在这“十无一二”的人口惨景下,又先后发生了曹操与袁绍的争霸战,曹操南下平荆州,战赤壁的统一战争,以及刘备收巴蜀,曹操收河西的兼并战。直到公元221年吴蜀彝陵之战后,中国才进入了一个相对和平期。这期间的战争,场场都是伤亡惨重的殊死之战,人口的减少可想而知。

在“三国”中的魏国建立初期,魏国大臣陈群就曾说,此时魏国的人口,“比汉文景时,不过一大郡”。而“三足鼎立”后的具体人口数字,按照杜佑《通典》里的说法,蜀国在公元221年刘禅登基时,人口是90万,到了公元263年蜀国灭亡时,人口增长到94万,这一年平定蜀国的魏国将魏蜀人口“通计”,中国北方加上四川,一共是537万人。而《晋书》里记载,吴国在蜀国灭亡时的人口,有230万。这样加起来,中国的总人口也不超过800万。这还是三国时代进入了相对和平期后,长期恢复人口生产后才恢复到的数字。甚至在现代,许多研究者提出了更为惊人的结论:史料上的人口数字,依然还是注水的。三国时代中国人口的损失要更大,在《历史不忍细看》中就曾有观点:三国赤壁之战后,中国人口只剩下了140万。如果这样的话,真可以说是“百不存一”了。

三国人口下降幅度之大,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触目惊心的。在三国之后,中国人口下降最快的时期,应该是宋末元初。在蒙古帝国灭金朝与宋朝的战争中,中国人口大约下降了40%左右,这算是近一千年来中国最大规模的一次灾难了。但是和三国时代的情景相比,依然是“小巫见大巫”了。

说到东汉末至三国早期的人口锐减,论原因自然可以总结出很多,有一些是我们今天可以想到的,比如从黄巾军起义开始的全国性战乱。当时的黄巾军起义,采取的是全国各地同时举事的策略,一爆发就是“全面战争”,战争蔓延到了全国。又比如东汉末期出现的枭雄们,都是漠视民力,滥杀无辜的奸雄,权臣董卓在把持大权后,采取的是残暴压榨的统治政策,为了扩充军力更不断抓壮丁,导致大量百姓逃亡。而且当时的北方军阀,喜欢拿老百姓来做挡箭牌,在战争中,经常抓无辜的百姓做为“肉盾”充在前面,阻挡敌人的进攻。常年的相互战争,也造成了大批城镇被毁,许多繁华一时的州县,都变成了无人区。并且东汉末年至三国的战乱,可以说是全国循环的,让老百姓无处可逃。如北方刚打完官渡之战,南方又爆发赤壁之战,随后西北、西南都爆发战争。汉帝国的疆土,除了边远的西域地区外,几乎都被卷入了战火,没有受战争破坏的地方,可以说少之又少。如上原因,在后来史家的记录中,也不止一次被提起。

然而这时期的中国,人口减少的原因,也有许多被现代人所忽略,首当其冲的,恐怕就是大瘟疫。瘟疫是中国从西汉中期开始,历代政府面临的一个难题。因为与匈奴的战争以及后来南匈奴的归附,产生于北方草原地区的“草原鼠疫病”,在之后的一百多年中,被不断地带到了中原地区。中国的大规模瘟疫,从西汉武帝开始就周而复始,西汉帝国的灭亡,导火索就是山东地区因为瘟疫而激发的农民起义。而且这种瘟疫以当时的中医水平来看,基本属于毫无办法的绝症。即使是西汉灭亡,东汉改朝换代,瘟疫也依然没有收敛,基本是每隔一二十年,就会在某个地方突然爆发。这种情况,基本贯穿了整个东汉时代,一直到东汉末年最杰出的医学家张仲景横空出世,写出了流芳百世的《伤寒杂病论》,大规模瘟疫的破坏力,才从此开始得到遏制。

三国人口的回升,是从公元221年开始的。如果说这一年之前,各路枭雄之间的注意力,主要在战争上,那么这之后相当长时间里,就主要在人口上。

在恢复人口的问题上,当时的魏蜀吴三国都有自己的政策,魏国的政策是屯田,大量士兵兵农合一,增加北方劳动力。吴国的政策,一是招抚北方流民,二是向南扩展,同化南方的“原住民”山越民族,孙权甚至还多次组织军队骚扰北方的苏北、淮南地区,主要任务也是抢掠人口。蜀国方面,无论是诸葛亮做“相父”时期,还是“扶不起的阿斗”刘禅亲政的时候,在人口问题上从来不含糊。比如对蜀国和魏国的边境地带,蜀国就多次策动魏国境内的边民逃亡到蜀国,划分土地安置。除了抢对方的人口外,在生孩子方面,三国也唯恐落后于对方,魏蜀吴三个政权,都不约而同地出台了有关奖励生育以及强制婚配的政策。事实证明,中华民族的自我疗伤能力一直都很强,在这场有关人口的“和平竞赛”里,中国的人口总量,开始缓慢地回升过来。

曹操建立的曹魏政权,在人口恢复方面走在最前面,本身中原地区人口的基础就比其他地区雄厚,而且在人口增长方面,曹魏也很重视“科技革命”。曹魏统治时代,是中国农业生产的又一次革新期,如改良水车等新式农具的推广,加快了农业恢复的速度。曹丕登基的初期,大臣杜恕曾说,现在曹魏的人口总数,不及当年东汉的十分之一,这已经是一个比较乐观的数字了。曹魏灭亡蜀汉的时候,曾经把两地的人口做过统计,除去蜀汉地区的人口,曹魏当时的人口,大约有400万了。蜀汉方面,在公元236年,曾经有过人口数量的记载,当时的人口刚刚突破了90万,在曹魏灭亡蜀汉后,以蜀汉方面提供的数字,这时候已经有了95万人。东吴灭亡后,按照王浚清点的吴国政府统计数据,人口已经到达了200万。也就是说,在蜀国和吴国的鼎盛时期,他们两个国家的人口总数,仍比不上北方的魏国,三国归一的最后胜利者,从这一点上或许就可以决定。

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应该是蜀国灭亡后的三国晚期,到西晋太康之治的这段时期。在西晋武帝时代,中国的人口总数,已经回升到了1600万。之所以有此规模,一来经过长期的对峙,三国的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另一个原因,就是三国灭亡后,通过重新清查户口,查出来许多被隐瞒的人口和土地(用来逃税)。西晋早期为了保证国家财政收入,采取了“重新入籍”的政策,即各地原本的户籍作废,重新由政府进行统计,同时减免赋税。许多逃亡的农民,重新入册,这样一来,人口也就大大增长了。东汉末年中国战乱造成的创伤,因此渐渐愈合。

东汉末年至三国人口的减少以及恢复,对中国未来的历史,产生了微妙影响。在常年人口锐减的形势下,三国都注意招揽北方游牧民族入汉地,以增加劳动力,大量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在这时候到达了高峰。同时北方人口的流动,也改变了不同民族之间的力量对比,后来的动乱,与之不无关系。虽然西晋时期中国人口处于回升中,但长期战乱造成的损失,不是短短一二十年就能抹平的。西晋在建国后,采取了错误的统治政策,最后灭亡的结局,也就不奇怪了。

而另一个原因,就是从东汉中前期开始,中国持续不断的自然灾害。我们今天说到东汉的科技成就,自然少不了说张衡的地动仪,地动仪这个伟大发明的产生,就是拜东汉时期频繁的自然灾害所赐。仅以地震而论,东汉中后期地震发生的频繁程度,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罕见的。比如东汉的陇西地区,在东汉和帝、桓帝、灵帝、献帝时期都曾爆发大规模地震,正是因为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才促成了与地震有关的发明相继涌现。在东汉晚期,还出现了极其反常的大规模蝗灾与旱灾,比如东汉桓帝到灵帝的几十年里,北方大规模的蝗灾出现过5次,其中最严重的1次,几乎波及到整个长江以北的中原地区。这么大范围的蝗灾,在日后的中国历史上,也就是唐朝开元年间以及元朝末年的几次可以相比,堪称是“百年不遇”。与此同时,东汉最后的50年里,黄河有4次发生决口,长江流域的荆州与江东,先后发生了5次水灾。同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居住的草原地区,也连续多年发生大规模旱灾,北方少数民族为了躲灾,纷纷南下到中原地区求内附,中国的人口迁移和流动,在这时期开始渐成高峰。

持续不断的自然灾害,势必造成大面积的饥荒,国家的经济储备会在饥荒中渐被掏空。这时候的东汉帝国,已经进入了门阀政治时期,所谓“州郡记,如霹雳”,世家大族的力量,正日益超过中央。许多地区,中央只保留了名义上的节制权,在正常年景,这样的情况还算和谐,但一旦国家爆发战争和自然灾害,中央控制的减弱,势必造成灾害破坏力加大。毕竟世家大族们都会选择囤积居奇,关门自保,中央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赈济,走投无路的老百姓,也就只能选择造反了。事实上,后来蔓延整个东汉帝国的黄巾军起义,就和持续多年的饥荒有很大关系。黄巾军就是通过布施恩惠,收买人心的措施,迅速聚拢了几十万信徒。而黄巾军起义的结果,是造成了北方大规模战乱。这是一个痛苦的恶性循环,人口锐减,就是其中的代价之一。

这时期中国人口锐减的最惨烈阶段,应该是从董卓进京开始,到赤壁之战结束。这段时期的中国,可以说是天灾人祸并存。“人祸”方面众所周知,权臣董卓本身就是个倒行逆施之徒,他进入洛阳,是整个中原的灾难。他的滥用民力,大兴土木,横征暴敛,让中原大地一度赤地千里。他的“临时政府”不知建设,只知破坏,比如他的士兵每次在洛阳周边巡逻,回来的时候马背上都满载着抢掠来的妇女,所过之处,富庶的村庄尽数被屠杀干净,物资全都被抢掠殆尽。

而这时候,中国的自然天气,也进入了“反常”阶段,中原各地纷纷闹灾,比如豫州的旱灾,按照正史的记载,一次性就饿死了300多万人,数字虽然有些夸张,但在当时,中央政府都自身难保,哪里还管得了老百姓?后来董卓在关东诸侯的打击下逃离洛阳,将整个洛阳的人口全都迁到了长安,结果活着到长安的,只有区区10万人不到,其他大部分都倒毙在路上了。北方糜烂如此,南方也好不到哪里去,江东的孙家,荆州的刘家,都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并不是《三国演义》小说里让人艳羡的世外桃源。后来曹操南下荆州,对长江沿岸的打击也非常巨大。

人口的持续锐减,对那时候的格局,以及各路诸侯的主要政策,都产生了影响。凡是有眼光的政治家,在这场战乱的后期,都开始把人口当作主要的争取对象。曹操在灭掉袁绍后,从户册上发现冀州地区有30万人,竟然让他喜不自胜。刘备在赤壁之战后,之所以不顾孙权有可能抄他后路的危险,一心西进四川,重要的原因就是荆州本地人口凋零,就像庞统在投奔刘备后劝他的那样--“荆州荒残,人物殆尽”,这样的地区,自然不能作为争霸的本钱。在得到四川后,刘备一度势力大兴,也是因为当时的四川有盆地的阻隔,是整个中国受到战乱破坏最轻的地区。四川当地的人口,特别是汉族人,大多属于逃难到这里不久的难民,能够有力气逃难过来的,绝大多数都是青壮年。除了争夺人口之外,许多政权也开始采取恢复人口的政策。

按照南北朝以及唐朝许多史料的说法,建立东吴的孙权,从登基开始,就下了强令婚配的政策,即男子在12岁之前必须成婚,否则就要法办。曹操之所以采取屯田政策,也是由于人口锐减,特别是农民大量减少,军队根本没有足够的粮食。最重要的影响是,我们虽然把赤壁之战当成三足鼎立的开始,但是在赤壁之战后,中国的内战并没有停息。一直到公元222年蜀吴夷陵之战结束后,才真正进入一个和平期。在《三国演义》小说里,夷陵之战双方动用的兵力,蜀国有70万,吴国也有10多万,真实的数字,却是蜀国8万,吴国10万,小说的数字严重“注水”,真实的数字却更值得深思:一场关系两个政权命运的大战,双方只拿出了这么点兵马,只能说人口下降得太厉害。在此之后,三国的历史,进入了一段时期的“和平期”,原因也就很简单了。人这么少,再自相残杀下去,大家都要完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